誰能想象,被寄予厚望的電子寵物“機器狗”竟然被黑客入侵了。
機器狗馱著醫療包還在吭哧吭哧跑馬拉松,那邊就爆出了宇樹科技Go1機器狗存在后門漏洞的傳聞。意味著,黑客可以篡改用戶設備數據和程序,進而實現對設備的操控并訪問視頻流。
官方回應:對,這是安全漏洞,但也是黑客非法獲取的。隨后表示,2021年發布的Go1機器狗現已停產兩年,后續版本不受影響。
以前去寵物醫院:我家狗生病了,未來去寵物醫院:我家狗被黑了。一戶一機器狗的幻想還沒實現,機器狗可能淪為“監聽工具”的風險先照進現實。
千禧年之后人類總是對“電子寵物”情有獨鐘。夢想擁有一只機器狗,體驗人造生命的“奇幻感”。回想一下,20多年前我就擁有第一只電子寵物。
上個月名創優品與拓麻歌子的聯名又火了。大家對“拓麻歌子”可能比較陌生,但一說起二十年前小賣部的電子寵物機,想必大家都有印象。蛋形機身還沒有巴掌大,三個按鍵就能伺候吃喝拉撒睡,把一個蛋從孵化拉扯到老。
圖源:小紅書@上班的克洛伊
二十年前,拓麻歌子是最時興、最炫酷的玩具,脖子上掛一條電子寵物機那是至高無上的榮耀。
但現在機器狗肩能抗腿能踢、智腦聯網問答自如還能被入侵,對比之下,這款黑白像素格、按鈕操作和聯網都困難的游戲,顯然有些落后于潮流。
為啥現在還有那么多人,愿意為二十年前的電子寵物買單?
謎底就在謎面上。
拓麻歌子的傻瓜操作,完美符合便宜、持久,成本與責任低,卻能收獲極高情緒價值的電子寵物定義。
二十年前的頂流到現在依舊能打,拓麻歌子在名創優品一上線,聯名玩偶與盲盒就被一掃而空。“二三十歲,終于有機會全款拿下童年夢想。”
為啥是玩偶和盲盒賣得最快?大家興致勃勃沖到線下店,一看電子寵物蛋售價人民幣179,突然覺得童年變味了,“小時候這玩意兒也就二三十塊”。還是有懂行的網友提醒:“那是因為你小時候玩的是盜版。”
黑白像素機賣到三位數,我的童年啥時候這么值錢了?
都說是童年回憶又殺回來了,但人家拓麻歌子從未退出過市場。
作為萬代的主要IP,拓麻歌子二十年來聯名不斷。前腳和基德聯名出特別款皮膚,后腳和三麗鷗聯名養Hello Kitty,拓麻歌子全球銷售額逐年遞增,就這樣摸到了發財的路。
賣得這么好,卻依舊是萬年不變的蛋形機、三按鈕加格子像素。或許唯一的迭代是進化出了彩色電子屏版本,但很多玩家仍然熱衷于最古早的黑白像素格。
就連聯名款在指甲蓋大小的屏幕里也是一團模糊,談不上什么可愛,只能說是有眼睛有嘴的。
不是,這二十年前的電子寵物機到底有啥魅力?
拓麻歌子的玩法其實很單調,這點是玩家認證的。
為了防止大家一時腦熱買下電子寵物機,又后悔差評,很多玩家在新手入坑貼就會強調:“這是一個很無聊的游戲”。
開局一個蛋,讓人期待的點在于開出不同人物。但養的過程很麻煩,時不時要按一下按鈕喂東西,不然容易死。如果你的初衷是養個省心的電子寵物,那最后你會發現這玩意比活的寵物還麻煩。
“拓麻歌子成了我的鬧鐘,每天早晨七點一定要叫一叫,不搭理就一直叫,關聲音又怕它死。”幼年體甚至無法靜音,讓我想起當年上課時不時傳來電子寵物機的怪響,最后無一幸免,都被老師無情沒收。
圖源:小紅書@Anlin.
在二十年前,拓麻歌子可能只是個簡單的電子寵物機,玩的是一個樂趣。但現在,二十年前的東西成了千禧年的回憶,掛在脖子上叫態度。
千禧年的老物件翻身一變,成了時尚icon的新寵。
美國說唱歌手 A$AP Rocky 將拓麻歌子項鏈帶上音樂節,日本女團XG在千禧風專輯時大膽將拓麻歌子作為首飾。Supreme、日本潮流教父藤原浩和法國品牌 Coperni 先后推出聯名,拓麻歌子身價水漲船高。
千禧年局限的電子科技感,高飽和度的顏色,以及古靈精怪的圖案設計,讓拓麻歌子在時尚圈混得如魚得水,疑似y2k風潮最直接受益者。用拓麻歌子改造千禧感項鏈,也一度成為互聯網的流行。
也沒有人再問為什么買個電子寵物機要300塊了。奢牌一條金屬項鏈動輒上千,一兩百的拓麻歌子極具性價比。畢竟,它還能玩呢。
都說拓麻歌子路走寬了,其實像這樣能夠隨意地掛在包包、戴在脖子上,是拓麻歌子最早設計出來的初衷——一個便攜而隨時隨地能陪伴的寵物。
拓麻歌子1996年面世,這樣一個簡陋的按鍵電子寵物機,在上市前兩年就帶來超2億美元的銷售額。
所以,永遠不要低估人類對于養寵的執念。
上班上學沒有時間精力,累得趴在桌子上還要發帖問:有沒有能養在桌子上方便的寵物?后面附加條件都是好養活、能互動、不費錢、味兒不大。
“不如養堆炒瓜子,挺香的,餓了還能磕一磕。”
電子寵物的偉大之處,便在于除了價格,沒有門檻。
對于養啥死啥的百草枯體質,電子寵物起碼不會死;養石頭養瓜子都是死物,電子寵物可以互動提供更多情緒價值;哪怕跟網上云養大學生的比,大學生會畢業,但電子寵物永遠在那里。
人們對電子寵物的追求一直存在,細數電子寵物流行趨勢的變化可以發現,或許每個人都曾養過一只電子寵物。
比如人生第一只湯姆貓,養在爸媽手機里。
好不容易拿到手機,在切水果、地鐵跑酷和神廟逃亡等貧瘠的游戲選擇中,《我的湯姆貓》這款游戲顯得尤其歲月靜好。
從按鍵時代走到觸屏時代,除了簡單的照顧按鈕,《我的湯姆貓》還加入了很多點擊互動:摸摸它會打呼嚕,戳腦袋會暈倒,踩到腳它還會大喊“哎喲”。
“以前喜歡玩《我的湯姆貓》,現在喜歡玩《戀與深空》,玩法都是戳戳戳,姿勢都一樣……”當然,還是有一點區別的,“好歹現在的穿了件衣服”。
湯姆貓系列游戲除了《我的湯姆貓》,還有白貓版《我的安吉拉》,以及能夠學人口舌的《會說話的湯姆貓》。
據說,《會說話的湯姆貓》上線10年時,游戲下載量突破了100億次。要知道那時候全球人口都沒有100億,難怪說人類的本質是復讀機。
有觸屏養成的鼻祖在前,之后的游戲難免雷同。有網友針對現在的養成游戲提出批評,希望能夠參考湯姆貓系列的設置:可以模仿人說話、可以照顧吃喝拉撒尤其是洗澡、可以喝幼貓藥水變成幼態……
怎么看,湯姆貓都像是走在了養成游戲的前端。
當然,養寵物和戀愛養成還是不一樣的。
如果說《戀與深空》是為了塑造一個完美到現實中幾乎不存在的虛擬戀人,那么《我的湯姆貓》則致力于將現實養貓時,惹人惱怒的場景全都真實地呈現出來。
湯姆貓會不洗澡還到處大小便,渾身臟兮兮又顯得可憐地望著你;還會突然生病,打嗝不止等著你去拿藥治療;有時候明明什么都做好了,湯姆貓還是滿臉不開心地看著你,讓你猜它的心思。
“一天不上線,它就又臭又餓還不開心。”但再如何糟糕,這些麻煩都能靠劃拉一下屏幕解決,不會麻煩到令人不快,甚或增加更多成本。
圖源:小紅書@lucky封神
之后各類寵物養成游戲層出不窮,從養貓養狗到旅行青蛙,總離不開養寵的核心奧義:可愛就行。
屏幕里的電子寵物可愛治愈,但要說代替寵物總有點勉強,看得見摸不著,陪伴感大打折扣。養寵在其次,重在游戲。
有時候很難理解大家的養寵情結。
互聯網一度流行過養一塊芒果核,吹干了就是毛絨絨的芒狗,還能上顏色。哪怕沒有電子寵物的互動游戲也沒關系,揣口袋里就能隨時隨地摸一把,“用護發素效果更好”。原來大多數人對于陪伴感的要求,不只「看得到」,還要「摸得著」。
想要一點律動感的可以養酵母。一點面粉一點水摻一些菌種,養在冰箱里就能吐泡泡,不用鏟屎不用溜圈,時不時喂點面粉喂點水,“細嚼慢咽以后,泡泡活躍起來就是吃飽了”。有人一養就是七年,評論區的大饞丫頭只關心:好吃不?
應該是好吃的,就是容易繁殖多了,“天天吃面團吃到想吐了”。
圖源:小紅書@MZDN望世界
也許就是從染色的芒果核得到了靈感,Moflin推出了這款毛茸茸的AI寵物。
作為一款擁有實體的電子寵物,Moflin的賣點在于:“咕涌”,以及一邊叫一邊“咕涌”——當事人聲稱那是在唱歌,此處存疑。
據說,Moflin智能之處在于,它會根據不同的場景作出不同的反應,模仿真實動物的體驗。雖然大費周章做出了個身體,但不需要進食不需要排泄。
那與毛絨玩具有啥區別?
區別在于Moflin會發熱。官方說法叫模擬真實動物的體溫,也不知道發熱效果跟暖手寶比起來效果如何。
圖源:小紅書@夏天小吊帶
但原價2800元,二手市場炒到上萬的暖手寶是否有些太昂貴,還不如去摸貼了暖寶寶的芒果核呢。
不。官方說,Moflin是有情感、有性格的。
在配對的App里可以查看到Moflin的二維情緒表達圖,它會在日常不同互動中產生各種情緒,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出去玩就活潑,常在家就害羞,缺少陪伴就生氣。“開朗活潑拉滿了,只要醒著就唱歌。”
據說它會認自己的主人,還能聽懂主人說話,就是不知道出身日本的Moflin能不能聽懂中文。
圖源:小紅書@Splitfox
聽完介紹,第一感覺是這款電子寵物的AI前綴疑似噱頭,咋不直接拿Deepseek當寵物呢?
對寵物高智商的追求,再進階一步就出現了“文能答疑解惑,武能扛槍上戰場”的全能型AI寵物——機器狗。宇樹科技推出消費電子機器狗,去市場買菜能稱量輕重,背上能搭能載還能讓小孩騎著上學,披件球衣就能讓國足再一次走向繁榮昌盛。
便利好用如工具,又讓人疑惑:機器人為啥要被收編為電子寵物?
人們或許會訓練狗幫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把低配版鋼鐵俠做成狗的樣子強行當作寵物又是為了哪般?對于寵物主而言,寵物能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在那里。
三聯電子廠一篇文章采訪了把機器狗當寵物養的Jeremy,剛開始只是把它當電子產品,然后莫名其妙就對機器狗產生了情愫。
被工作壓得喘不上氣時,面對家人親友不理解而孤立無援時,在徒勞的奔忙與無數瑣屑的爭執之間,”你看到機器狗就靜靜地靠在墻角,此時無聲勝有聲”。你當然知道它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但你可以輸入指令,和它握握手,然后你知道,好的,這一刻可以不用逞強。
或許與招貓逗狗得到的心理慰藉沒什么不同,當你對電子寵物投射感情之時,你也將收獲感情。
既然叫寵物,自然就寄托有人類對寵物的情感。
當機器狗“去世”時,人們甚至舉辦了一場隆重的葬禮。2015年1月,114臺AIBO機器狗的主人出席了千葉縣夷隅市光福寺的這場告別儀式。
AIBO是索尼于1999年到2006年銷售的犬型機器人,第一代AIBO價格高達25萬日元,但在日本市場預訂銷售的3千只機器狗在20分鐘內售罄,最終累計出貨量約為15萬只。
跳脫了生物循環,卻無法避免機械故障。索尼曾開設專門的診所負責維修,但2014年以零件耗盡為由,停止了這項服務。于是便有了這場儀式。主人們甚至主動捐贈AIBO機器狗的電子器官,希望幫助更多等待修復的AIBO們。
這款產品在2017年回歸,據稱新一代AIBO的所有記憶都會存儲在互聯網,即使機器狗的機身嚴重損壞無法維修,記憶仍可轉移到新的機身。
圖源:法新社
如果說按鍵觸屏時代的電子寵物充其量算一種代替方案,擁有了實體的AI電子寵物已然成為養寵的一個重要選擇——甚至擁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
電子寵物到底什么魅力?
其實,這些電子情感早已編寫到動畫想象之中。《機器人瓦力》里在廢墟中清掃垃圾的小機器人瓦力,會顫巍巍地向另一個機器人獻出地球生唯一幸存的綠植。《超能陸戰隊》里哥哥留下的醫療機器人大白,每次都會緊緊地擁抱男主。
以前還是童話,現在高歌猛進的科技讓人們越來越相信,冰冷機械里藏著電子生命。但機器人越像生物又越令人感到錯位與惶恐: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電子寵物?過于依賴電子寵物,是否會失去與真實動物和人類建立關系的能力?
正如同奧克蘭大學教授伊麗莎白·布羅德本特曾提出擔憂,當今的人類,尤其是兒童,在ipad和手機的影響下,已經變得越來越孤獨。電子寵物似乎分享著同樣的擔憂。
圖源:《超能陸戰隊》
說白了,養條狗不就為了逗自己樂呵,你看春晚機器人穿著花棉襖扭秧歌時也忍不住會心一笑。對寵物吹捧到極致的情緒價值,也不過是在某時某刻,它曾讓我感到快樂。
與其反復比較電子寵物與寵物的區別,倒不如放下人類的傲慢和對血肉的執著,接納與擁抱機械生命的可能性。“能對電子寵物都溫柔以待的人,又會壞到哪里去?”
況且,我沒有AI電子寵物的原因,也不是莫須有的擔憂,而是沒錢。
大部分擁有實體的AI電子寵物價格都上萬,哪怕是體型最小、功能最少的機器人也要一兩千。作為市面上最貴的AI電子寵物Lovot,要么一次性5萬塊買斷,要么花29800人民幣買本體,每個月再付800塊買計劃。不止如此,Lovot的衣服一件也要好幾百,甚至上千。
其次電子寵物耗電量大,續航堪憂。充一次電只能用2-3小時,帶出門或旅行便顯得有些困難。以前遛寵物時不時喂水喂凍干,現在直接喂充電寶。
不是,都機器狗了,咋還要遛?“主要還是炫耀”,溜一圈賺足了眼球,不需要鏟屎也不會亂跑。
如果實在忙,可以買個機器人幫你遛機器狗。
曾經人類暢想機器人工作后,自己就有一整天時間遛狗。沒想到現在機器人先退休了,自己還在為了養機器人工作。
圖源:小紅書@熊貓家熊
編輯|橘總
作者|骨頭
設計|胖兔
參考資料:
1.差評X.pin,突破全球100億次下載后,《會說話的湯姆貓》可能已老去,2025.01
2.三聯電子廠Pro,一個叫Jeremy的朝陽青年決定養一只宇樹機器狗,2025.02
3.ACGx,萬代想把20年前的電子寵物,賣給當代中國年輕人,2025.03
4.正解局,電子寵物大爆發!AI機器人陪你慢慢變老?2025.03
5.一條,今年又一個火出海外的中國AI,萌翻了!2025.03
6.潮流先鋒,Y2K最佳造型單品,遠不止Supreme聯名這么簡單,2025.04
7.紅杉匯,從像素到體溫,電子寵物如何制造情感羈絆?2025.04
8.雷科技,宇樹科技回應安全漏洞,人形機器人徹底跌落神壇?,2025.0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