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塊,夏日限量版熱搜常客。
前有瑞幸因為冰太多被罵上熱搜,后有打工人花錢買便利店4塊冰杯研究各種DIY飲料,在飲料這行當,冰不能多不能少,不能貴不能便宜,大冰中冰小冰湊齊一系列都滿足不了所有人對冰的需求。
但顯而易見,冰的花樣是越來越多了。上周古茗推出1元1杯的冰水(部分地區3元),一杯500ml,不能另外加糖,只能選擇“正常冰”,整杯成分簡單只有一氧化二氫(水的化學式)的兩種形態,即冰加水。
1塊1杯的冰水如今被稱古茗最具性價比的單品,質地純凈,入口不苦不甜、不咸不淡、不酸不澀,從物理意義上實現了真正的0蔗糖0代糖0加糖。
“麥當勞、肯德基,乃至古茗自己,都可以免費要杯水,為啥還要花錢買?”
主要是免費的冰水不常有,況且水真的很貴。
《財經天下》此前報道:1元的飲用水正在消失。
伊利的“伊刻活泉”賣3元、良品鋪子的“良品活泉”也要3元,可口可樂去年宣布冰露在上海等地的工廠已停產。元氣森林當年把首款瓶裝水產品“有礦”4元時,還宣傳“做水可以失敗,但是要讓天下水廠卷起來”。
肉眼可見,瓶裝水賽道越來越火熱,同樣肉眼可見,你也越來越喝不起瓶裝水。
這時候古茗拿著自家現有包材,挖出冰柜里的現成冰塊,再接點水打包成冰水賣給你,憑借全國上萬家門店,也在一定意義上讓你實現了冰水自由。當然,這份自由終究繞不過“地域歧視”——北京上海依舊喝不到。
喝到的打工人已經率先將1塊冰水的性價比再次升級。
比如去趙一鳴等線下折扣店買一袋0.8元的咖啡,就是自制冰美式。或者你嫌棄速溶咖啡不夠精致,還可以左拐去Manner門店買一份5元濃縮,就是自帶杯款加冰美式,奶茶和咖啡在另一個層面上實現了“沒有生殖隔離”。
喝夠了冰美式還有韓女棒棒糖冰水可以選擇,雖然你大抵也不理解冰水里放支棒棒糖到底哪里吸引韓女,甚至能成為一個小網紅,還根據5毛棒棒糖口味不同化身成西瓜冰、哈密瓜冰、菠蘿冰等等,但你知道的,在把咸菜當主食的韓國,有天說爛菜葉子(沒有看不起的意思)才是美食也不意外。
不想揪著糖水死磕到底,也擔心今晚睡不著,你可以直接去門店和店員打聲招呼“冰水只要杯”,就可以只花1元拿下便利店同款4元的冰杯。
不過,這不是奶茶店第一次在夏日推出1元冰水。
去年7月,蜜雪冰城也曾出1元“雪王冰杯”,并分為正常冰和少冰兩種規格。“奶茶店本身就像是一個小型制冰廠,所有原物料門店都有,不需要額外支付運輸費用,成本最高的應該是杯子和封口膜。”有業內人士曾分析。
到了今年,也有古茗員工透露:“打包杯成本約7毛,加上冰塊、飲用水和吸管,成本超出了售價,更像是賣一杯賠一杯的買賣,畢竟還有人力房租等成本。”
于是1元冰水就這樣陷入“打工人直呼性價比”和“門店不想做”的困境。
也就是在去年蜜雪冰城冰杯風口正盛時,出現了“門店拒單”的新聞。據《東方財經》報道,蜜雪冰城有些門店到了夏天根本不夠用,爆單時借冰是常態,“再推出不掙錢的冰杯,店員肯定不愿意。”
沒和加盟商老板對齊顆粒度的蜜雪冰城很快被罵上熱搜,也有很多門店快速下架了這款打工人眼中的性價比冰杯。
前車之鑒已有,這回學會了的打工人趕緊趁著門店在售多薅幾杯古茗冰水,再趁著奶茶外賣大戰瘋狂疊券,最終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的“戰績”——“今天花0.75元拿下一杯古茗冰水”。
編輯|橘總
作者|嘴嘴
設計|胖兔
封面圖源|小紅書@JC不想再賣飛
參考資料:
1.咖啡工房,《免費變收費?!古茗開售1元冰水!》,2025.05
2.咖門,《蜜雪冰城為什么要把冰杯賣到1塊錢?》,2024.0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