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令人驚嘆的新圖像以令人驚嘆的正面細節捕捉到了距離我們 9000 萬光年的螺旋星系 NGC 3596。它的旋轉臂上閃爍著粉紅色的恒星形成區域和年輕的藍色恒星,既美麗又神秘。
哈勃最新拍攝的螺旋星系NGC 3596圖像揭示了一個富含恒星誕生的天體漩渦,也揭示了一個關于螺旋臂如何運作的長期謎團。圖片來源:ESA/哈勃和NASA,D. Thilker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一張新圖像展現了螺旋星系NGC 3596的詳細視圖,該星系位于獅子座,距離地球約9000萬光年。這幅圖像以六種不同波長的光捕捉,突出了該星系的結構和恒星形成區域。該星系于1784年由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首次發現,歐空局赫歇爾太空天文臺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NGC 3596 幾乎完美地位于正對面,讓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對稱的旋臂。這些旋臂是恒星、氣體和塵埃密集聚集的區域,也是新恒星活躍形成的地方。圖像顯示了明亮的粉紅色區域,標志著恒星的形成區,以及沿著星系旋臂排列的年輕藍色恒星。
螺旋臂背后的秘密
盡管經過數十年的研究,旋臂的形成和演化仍然是天文學中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螺旋星系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形狀和特征。有些星系擁有清晰的旋臂,有些則擁有較為分散或羽毛狀的圖案。有些星系擁有突出的中心棒狀結構或致密的圓形核心,它們的環境也各不相同——有些是孤立的,而有些則擁有鄰近的星系伴星。
早期關于旋臂形成機制的理論被所謂的“纏繞問題”所困擾。如果一個星系的旋臂是連貫的結構,那么隨著星系旋轉,旋臂會纏繞得越來越緊,直到消失不見?,F在,研究人員認為,旋臂代表的是高密度區域和低密度區域的模式,而非物理結構。當恒星、氣體和塵埃在星系盤內運行時,它們會進出旋臂。就像汽車在交通堵塞中行駛一樣,這些物質在進入旋臂時會減速并聚集在一起,然后再次出現并繼續它們在星系中的旅程。
編譯自/ScitechDail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