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第114個“國際護士節”。在當天揭曉的2025年“上海好護士”評選結果中,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護士王彥榮獲2025年“上海好護士”提名獎。而在去年“護士節”期間,王彥還曾獲得了上海市衛生健康系統護理界最高榮譽“左英護理獎”。
王彥
副主任護師、外科片區科護士長。扎根護理工作26年,深耕外科護理、危重癥救治及靜脈治療等領域,以精湛技術守護生命。
創新“先行者”
靜脈治療是護理專業技能的核心體現,對護理工作者有著較高的技術要求。
為患者進行PICC維護
王彥在靜脈治療方面專業過硬,也是院內靜脈治療護理領域的負責人。為了不斷提升醫院靜脈治療護理水平,她率先在院內引入超聲引導、心電定位等靜脈穿刺技術,攻克困難靜脈,使醫院PICC置管成功率提升至99.5%以上;建立24小時靜脈穿刺保障機制,破解全齡段患者穿刺難題;探索開展手臂港植入,滿足患者多元化需求;開展下肢PICC置管,為心臟術后并發上腔靜脈血栓患者建立生命通道。目前,由王彥領銜的靜脈治療作為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首個護理門診,門診量增幅超過180%。
查看重癥患者情況
王彥還對圍術期護理流程進行創新改革。她牽頭構建“老年胃腸腫瘤ERAS圍術期護理模式”,參與醫院“極速康復體系”落地,實現患者術后無痛、4小時進食、并發癥顯著減少、最快24小時出院……該項目還因此曾獲得2023年上海市醫師協會“提高醫療質量安全、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優秀案例提名獎。
團隊“帶頭人”
近年來,隨著醫院醫療服務能級不斷提升,機器人手術、心臟瓣膜手術、多發傷救治等新技術對護理專業提出了新要求。
作為外科片區科護士長,王彥聚焦醫療需求和挑戰,構建分層分類培訓體系,突出實用性、前沿性與進階性。她通過推行“CBL”護理教學查房,夯實新護士的基礎能力;在外科片區開展多形式教學,組織護士開展多維度、多層次的學習和實踐,使護理團隊突破傳統枷鎖,提升了專業技能,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專業的護理服務。
為住院患者做檢查
從業26年、榮膺多項榮譽,王彥卻始終踏踏實實地扎根在臨床前沿,以技術為刃、仁心為盾,努力成為患者心中的“生命守護者”,生動詮釋了新時代“護理人”精神。
記者:孫潔靜
圖片: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
編輯:孫潔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