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宏 黃平 封面新聞記者 徐慶
5月10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組織有關專家,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承擔的“瀘縣現代農業產業園2024-2025年優質糧油‘育繁推’一體化服務”項目進行了油菜田間現場測產驗收。現場實收測產結果達每畝217.58公斤,油菜單產實現重要突破。
測產現場。
據了解,本次油菜示范面積約160畝,選用了集抗性強、耐密植、高產量、高油酸等特點于一體的“福樂油2號”。該品種還具備抗倒伏、耐裂角、適宜機械化作業等優點。
測產現場,專家組實地察看油菜長勢,并進行實收測產。經過目測檢查、一段機收、面積丈量、脫粒稱重、取樣去雜、測定水分等一道道工序,最終,該品種實測結果達每畝217.58公斤,表現優異,為下一步的大面積推廣注入了新動力。
測產現場。
“今天,我們實測的畝產是217.58公斤,較瀘縣去年全縣的平均畝產194.5公斤,這基本上就增產了10%以上,效果挺好?!眹椰F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四川油菜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油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蒲曉斌介紹。
專家組一致認為,該品種豐產性好,且宜機化強,建議進一步加大對“福樂油2號”的推廣應用。
“我們今年在瀘縣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開展了糧油的‘育繁推’一體化技術服務項目?!彼拇ㄊ∞r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經作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楊峰介紹,在油菜方面,引進了120個油菜品種進行篩選,并配套了種質資源的精準鑒定,以及高效綠色油菜栽培技術,成立了瀘縣現代農業園區的糧油專家工作站。
據悉,瀘縣優質糧油“育繁推”一體化服務項目通過“院地企”協同合作機制,依托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共建瀘縣雜交油菜高效制種基地,開展雜交油菜高效繁制種工作,率先形成“川南地區雜交早熟油菜高效繁制種技術體系”,為強化全省油菜產業“育繁推”一體化核心競爭力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技術示范。
近年來,瀘縣不斷推進油菜優質品種和新技術推廣,組織開展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加強技術集成,示范帶動全縣油菜大面積均衡增產和效益提升。當前,全縣油菜種植面積約26萬畝,預計油菜籽產量達5萬噸,在全省各區縣名列前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