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高達 文/攝)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5月12日,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在蘇州考古博物館召開“長三角考古遺址博物館研學活動——5·18國際博物館日蘇州主會場活動”新聞通氣會,介紹了定于5月17日啟動的長三角考古遺址博物館研學活動、5·18國際博物館日蘇州主場活動及蘇州考古博物館開館活動。
據介紹,5月17日上午9:30,在蘇州考古博物館舉辦“長三角考古遺址博物館研學活動——5·18國際博物館日蘇州主場活動”。活動采取線上線下相融合、線下為主的方式。活動當天,發布蘇州“博物館之城”建設成果視頻;博物館志愿者分享“我與百館之城”,為全市博物館志愿者(1001名)提供意外險。值得關注的是,蘇州考古博物館、上海崧澤博物館、杭州玉架山遺址博物館、安徽凌家灘遺址博物館長三角四地考古博物館共同啟動長三角考古遺址博物館研學活動,深入交流展示長三角地區考古遺址文化內涵,創新供給考古研學產品,推進考古成果全民共享。
現代快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5月17日上午10:30,蘇州考古博物館正式開館,面向社會公眾開放。同時,“蘇州考古”LOGO線上征集大賽正式啟動。作為省內首座富有地域特色的專題博物館,蘇州考古博物館致力于打造一個貫穿考古全生命周期展示、研究和探索平臺。館內藏品以蘇州市考古研究所藏品為展陳底色,甄選1200件/組出土文物,其中五分之四以上展品與遺跡首次向觀眾亮相。
5月17日至18日,舉辦蘇州文博市集,共70個展位,組織22家重點博物館特色文創,匯集活動現場,進行展示、推廣、營銷;組織10家單位非遺表演展示及營銷;組織20家單位進行“時味蘇州”蘇州農產品展銷。
5月,蘇州全市博物館還將聯動推出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50多個展覽、教育等系列活動。蘇州博物館推出“吳國的北方朋友”等7個特色展覽;張家港博物館推出“大元瓷倉”出土文物展;昆山博物館舉辦館藏文物精品展和昆山戲曲百戲博物館“戲韻新聲、趣創未來”系列活動;蘇州灣博物館“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展覽,匯集江蘇省20余件國家一級文物,值得一看;太倉博物館推出古代生物化石科普展、年年有福木版年畫展;吳文化博物館上線“馬——從地中海到江南的千年權力象征”VR展;蘇州碑刻博物館舉辦“漢畫石語 舞動漢風”精品拓片展、子曰書友會等;蘇州絲綢博物館在館內舉辦“絲綢的故事——古今中外再想象”特展、館外“‘袞’和TA的朋友們”原創數字展,舉辦“沙海涂路”“水拓詩歌”等10余項藝術及非遺活動,發布“蘇州絲綢紋樣數據庫”,落地北京郵電大學“智能布光原真采集”系統;蘇州戲曲博物館推出“劇透——來自1986年的劇本”主題展覽、青年演員折子戲演出專場、昆曲大家唱社教活動;全市20多家重點博物館開設專家講座、館校合作等多項活動,10余家博物館組織“博物館里的大思政課”,主題不一、內容豐富。
蘇州博物館等全市多家博物館組織專家為市民開展免費鑒定、義務講解活動。20余家博物館在館內、館外開設文創市集,提振文旅消費。5月18日當天,蘇州全市非國有博物館免費開放,其中包括吳江六悅博物館(原價100元)及昆山生命奧秘博物館(原價120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