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8點左右,市民白先生去湖濱步行街散步,從平海路轉到東坡路,走了一段后看到有兩個小伙子正舉著相機朝斜上方拍攝。
白先生不解,灰色的墻壁與黑夜就快融為一體,墻上什么都沒有,他們在拍什么呢?
于是上前問了一句,得知屋頂上竟有只小動物。白先生立馬拿出手機放大拍攝,在房檐角落里竟然看到了一只貓頭鷹。
市民白先生供圖
“它一動不動地,瞪著圓溜溜的黃色大眼睛,頭部還會180度轉動。當時圍觀的人不多,只有那兩個小伙子在拍攝。”白先生說,自己駐足觀看了足有10分鐘,剛開始它在墻角不動,后來飛來一只麻雀,這貓頭鷹還起身去抓。“應該是沒抓到,又飛回來落在了窗臺的角落。”
市民白先生供圖
作為土生土長的杭州人,這是白先生第一次在鬧市區看到貓頭鷹。他說,杭州生態環境好,“聽物業說我家小區的樹上也有貓頭鷹,但從來沒親眼看到過。不過還是不打擾它們比較好。”
從白先生發來的圖片看到,這只貓頭鷹體型不大,體色為棕褐色,并具有淺色橫紋。常在戶外觀鳥的葦鶯老師(自然教育)告訴記者,這是一只斑頭鵂鹠,成鳥,“是只‘老演員’了。在植物園、西湖邊及公園里,都會出現斑頭鵂鹠。”
市民白先生供圖
記者了解到,斑頭鵂鹠是貓頭鷹的一種,通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目前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等級為無危(LC)。
葦鶯老師說,斑頭鵂鹠以老鼠、昆蟲、小鳥等為食,不會主動攻擊人類。
貓頭鷹出現在杭州,已不是一件新鮮事,光是去年,橙柿互動就報道過多次。
去年5月,杭州九溪來了貓頭鷹“一家”,他們筑巢搭窩,吸引了近百名攝影愛好者前去通宵蹲守拍攝,當時西湖景區公安“生態護林”西子義警隊的隊員們24小時不間斷巡邏,守護貓頭鷹一家。
去年8月,杭州動物園接收到幾只小貓頭鷹,動物園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后,在原救護地天目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放歸。
去年10月,杭州市澎匯小學的兩名同學在校園里發現一只受傷的貓頭鷹,當時天快下雨,兩個小朋友還為貓頭鷹打傘遮雨,等后來貓頭鷹被成功救助。
橙柿互動也提醒大家:不去打擾這些小動物,就是對他們最好的愛和保護。
來源: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