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身體和相貌會隨著你的心改變
我們觀察人的相貌是如何隨心態而變化的:比如,人害羞時,臉一下紅了,而且不由自主地低下頭來;受驚嚇時,臉立即變得煞白,眼睛瞪得圓圓的,嘴巴張得大大的;歡喜時,眼睛是有神的,臉上是放光的,全身輕松、散發著活力;憤怒時,滿臉猙獰,眼睛里透著兇光,身體的皮膚、肌肉繃得緊緊的;突然受挫折陷入絕望時,兩眼失神,面色蒼白,渾身無力,癱軟在地;內心陷入極度憂慮時,一夜之間滿頭都成了白發,顯得極為蒼老。
所以書上講,有些新兵上前線,聽到槍響,就要拉肚子。就是因為槍一響,他的心就緊張,一緊張就刺激膽汁大量分泌;膽汁分泌之后,增加了腸蠕動;腸一蠕動就拉肚子。所以,由這些道理即可知道,外在一切境界,皆由內心而造就。懂了這一點,我們在往下接著講解。
著名的道教宗師陳希夷,就是眾人所熟知的“陳摶老祖”,他留下一篇傳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之意,與那些江湖流傳的相面術不可同日而語,比曾國藩的《冰鑒》更為大氣,頗有止惡揚善之功,讀之耐人尋味,有心者皆可去學習。
世上的人,長相千差萬別,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長相一樣的,這是為什么?其實,若從最高智慧深層去分析,人的相貌是多生多世善惡業的綜合表現。而從淺層次去看,則是由每一刻念頭所影響的。
經常愛生氣,每動一次此念,嘴就向前噘一次,長此以往,就出噘嘴相。
愛笑話人,每動一次此念,嘴唇就向外翻一次,長此以往,就出翻唇相。
經常邪淫,腎與膀胱就受損一次,長此以往,就出劣腎面灰、耳障相。
某人經常愛尊重人,每動一次此念,就莊嚴一次,長此以往,就出莊嚴相。
某人經常愛節儉,每動一次此念,就謹慎一次,長此以往,就出樸素相。
經常愛以慈悲心助人,每動此念就積善一次,長此以往,就出慈悲善良相。
那么為什么身體的相貌會隨著心轉變呢?就是因為身體是時刻都在變化的,內心影響外相,發生變化立即就發生轉變。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當下生起了憤怒的心,他內在心念一起,身體能量場發生變化,外在自然跟著變化。所以不同的心念,生出不同的能量,內在變化,牽引著外在跟著變化,那么其他的都可以以此類推。
有人會說:這些都是由很大的情緒起伏造成的,我隨便動一個念頭,想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應該對身體沒什么影響吧!其實,科學做過相關實驗,讓一個人平躺下來不動念頭,用儀器監測他體內的血氧水平,當他起念頭時耗氧量立即升高,念頭越多越強烈,耗氧量也越高。由此可見身心是緊密聯系的,并不是獨立、相互無關的他體。起一念而動全身,而且是立即反應,絲毫不拖延。懂了這個道理之后,就要善巧地用心改變自己的氣場與相貌。
我們的相貌其實是內心的反應,認識了這一點,就知道改變相貌只在一念間。
比如,過去心態冷漠沒有慈心,相貌看起來冷若冰霜。現在心里對有情生起慈愛,立刻就變得和藹可親,表情慈祥,眼睛里有喜神。又比如,心態傲慢時,把自己看得過高,身體上的表現是眼睛往上看,眉頭繃著,看人時眼睛是往下或者根本不看人。意識到這種相不好,心態要調整過來,怎么調呢?就是不能太執著自我,應該多想想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本。想想別人的不容易,多生起慈悲心,當善念生起來時,整個心就低下去了,相貌也隨著改變了,身體的筋骨、皮膚、肌肉會變得柔軟,呼吸會變得平和,眼光會變得柔和。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事實,人人都能體會。比如,伸出手來,手掌向下,然后把手掌翻過來,要知道這是因為心念動了才把手翻過來的,心不動,手掌自己不會翻過來的。開車的司機是你的心,手掌就像是車,是心動了,手的相狀才變了(由覆掌變成翻掌),相貌也一樣。
所以改變相貌的關鍵是心態要變一下。也就是,我們改變相貌,唯一是在心上轉。心一轉,相隨著就產生同類變化。內心有謙德,就現謙虛的相;內心有恭敬的德,就現恭敬的相;內心有慈愛的德,就現慈愛的相……相反,內心傲慢、不恭敬、兇狠、冷漠,也會立即表現出同類的丑陋相貌。
相由心生,也并不包括人的相貌這個意思,如果從道教修行層次去解讀,這個“相”字還包括業報因緣、以及所處境界的意思,也就是說,眾生不同內在的境界,皆會生出不同的業報,讓其處在不同的空間當中,也就是外相由心,正因為心中的境界不同,所以才會所處世間不同位置,生出了大小不同的處境,所以這是從深層次去解讀其意。所以這“相由心生”的智慧是由淺至深的包含了修行的秘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