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在《生死疲勞》中寫過一位叫西門鬧的人物。
他本是地主少爺,因時代巨變家破人亡。
轉世為驢、牛、豬、狗,卻始終帶著前世的怨恨與不甘。
每一次轉世,他都因憤怒沖昏頭腦,最終傷痕累累。
莫言借這個故事提醒世人:“人的痛苦,十之八九不是命運給的,而是自己用脾氣迎來的。”
那些動不動就生氣的人,往往被情緒牽著鼻子走,最終困在命運的泥潭里。
而真正的智者,早已學會吞下委屈,喂大格局。
一、諸事不順,是因為被情緒奴役
《格言聯璧》有言:“怒是猛虎,欲是深淵。”
許多人總抱怨命運不公,殊不知困住他們的不是外界,而是失控的情緒。
當一個人被情緒牽著鼻子走,理智便蕩然無存。
輕則口不擇言傷及親友,重則沖動行事釀成大禍。
那些摔門而出的爭吵、撕破臉皮的爭執,最后換來的只有破碎的關系和無法收拾的殘局。
情緒是心魔,你若不降伏它,它便吞噬你的人生。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有個學生,天資聰穎卻性情暴烈。
一次辯論中,他因觀點遭人反駁,當場掀翻桌子,怒吼道:“你們這群蠢貨根本不配與我對話!”
蘇格拉底平靜地撿起散落的書卷,對他說:“若你的智慧只能靠音量證明,那你不過是個虛張聲勢的弱者。”
多年后,這名學生因在集市上與人斗毆喪命。
蘇格拉底聽聞后嘆息:“他本可以成為智者,卻甘心做了情緒的奴隸。”
現代心理學研究發現:
人在暴怒時,智商會下降50%,血液涌向四肢,大腦供氧不足,決策能力近乎癱瘓。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吵架時口不擇言,冷靜后卻后悔莫及。
哲學家叔本華說:“人雖然能夠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
憤怒的本質,是對無能的狂躁,是對現實的抗拒。
越想掌控生活的人,越容易被失控的情緒反噬。
當一個人把所有力氣都消耗在對抗外界上,便再沒有余力收拾自己的生活。
那些遇事拍桌瞪眼的人,往往在怒火中燒時毀掉關系,在氣急敗壞中錯失機會。
弱者用情緒對抗世界,強者用理智梳理生活。
你每多生一次氣,人生就少一條退路。
二、與其生氣,不如不去在意
著名的《寒山拾得忍耐歌》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寒山曾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
拾得答:“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人之所以痛苦,往往是因為把外界的風雨當成了自己的劫數。
別人一句嘲諷,你記了十年;旁人一個眼神,你猜了半生。
可你越是在意,越是給了他人傷害你的權利。
很喜歡楊絳先生的一句話:“最高級的懲罰是沉默,最矜持的報復是無視。”
活得輕松的人,不是沒遇過糟心事,而是早早學會了以漠然消解惡意。
北宋宰相呂蒙正初入朝堂時,常被同僚譏諷“寒門出身,不配高位”。
一日上朝,有人故意在他身后說:“這等窮酸小子,也配參與朝政?”
呂蒙正裝作沒聽見,徑直向前走。
同行為他鳴不平:“為何不記下此人姓名,稟告皇上?”
呂蒙正笑道:“若知其姓名,必終生難忘其惡語。不如不知,反能落個清凈。”
后來呂蒙正三度拜相,而那些嘲諷他的人,早已湮沒在歷史的塵埃里。
莫言說過:“世事猶如翻書,翻過去就算是過去了,人要向前看,不要向后翻。”
人這輩子最虧的生意,就是用自己珍貴的人生,去和低價值的事糾纏。
那些讓你血壓升高的事,三年后看不過是螞蟻打架;
那些讓你咬牙切齒的人,十年后連名字都記不清。
正如金庸先生所說:“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爛人爛事不值得糾纏,冷言冷語不值得入心。
最高明的活法,從來不是以怒制暴,而是以笑化劫。
三、生氣時想想這幾個問題,你就通透了
情緒穩定,是成年人最稀缺的修養。
生氣時猙獰的臉,會成為別人茶余飯后的笑料;
憋住火化成的本事,才能贏得旁人發自心底的敬重。
人生這場修行,修的不是不生氣,而是不生無謂之氣。
每一次怒火上頭時,先問自己下面這三個問題。
想通了氣就消了,看透了路就寬了。
1.發脾氣重要,還是身體重要
《黃帝內經》有言:“百病生于氣。”
你沖著家人吼,肝火就燒起來;你為瑣事罵,血壓就飆上去。
生氣時拳頭攥得再緊,也打不碎煩惱,只會讓心臟多跳幾下,讓皺紋多添幾道。
你以為發完火事情就解決了?不,問題還在,只是你的健康又垮了一分。
有人一輩子攢錢治病,有人一生心寬體健,差別就在情緒二字。
這世上最虧本的買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的肉身。
2.生氣,傷了誰,又會便宜誰
生氣就像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
你聲嘶力竭地指責伴侶的過錯,他卻只記得你猙獰的表情;
你咬牙切齒地咒罵同事的算計,對方卻早已笑著拿走了晉升名額。
當你在情緒的泥潭里掙扎時,傷害最深的是愛你的人。
生氣時你以為在宣戰,其實只是給自己判刑。
敵人巴不得你暴跳如雷,對手就盼著你方寸大亂。
你越歇斯底里,看笑話的人越多;你越咬牙切齒,趁虛而入的人越得意。
聽說過這樣一句話:“針對別人的行為動怒,就像對著橫在路上的石頭發火一樣愚蠢。”
這世上所有的怒火,燒到最后只有兩個結果:
要么燒光了你的福氣,要么燒斷了你的退路。
3.生氣不如爭氣
任正非44歲被騙200萬,沒空罵騙子,帶著團隊做出華為;
曹德旺年輕時被全村欺負,沒時間報復,埋頭苦干成玻璃大王。
《道德經》有言:“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當你在情緒泥潭中打滾時,對手正在攀登高峰。
當你為瑣事耿耿于懷時,智者早已輕裝上路。
與其被情緒牽著走,不如把怒火煉成向上的臺階。
時間從不說謊,多年后,罵街的人還在罵街,爭氣的人已換了天地。
當你強大到需要別人仰望時,當年那些讓你跳腳的事,連提都懶得再提。
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人不是被事情困擾,而是被看待事情的觀點困擾。”
選擇執著于憤怒,還是選擇清醒地解脫,往往只在一念之間。
生氣時,若能用理性叩問內心,許多糾結不過是一場自導自演的困局。
人生最大的清醒是看透生氣的代價,生命最高的智慧是學會笑著低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