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學習中國語言和文化在荷蘭曾風靡一時。如今,在著名的布拉邦特省菲格特修女學院(Nonnen van Vught)的語言課上,講中文的次數已經減少了。這是否會使在中國進行貿易變得困難,或者是否仍然需要翻譯?
近幾個月來,一場全面貿易戰爆發了。中國和美國正在建立貿易壁壘,但中國和歐洲的關系也面臨壓力。然而,荷蘭消費者和企業并不懼怕在中國進行交易買賣。事實上,中國與美國的貿易越少,中國公司與歐洲公司的生意就越多。
對于在中國做生意的荷蘭人來說,是否有必要學習語言,這一點非常值得懷疑。
2011年,彭博新聞社將普通話評為繼英語之后商業領域第二大最有用的語言。莫妮克·庫倫 (Monique Coolen) 說,這在當時有點炒作。她在 Regina Coeli 語言學院(也稱菲格特修女學院)工作。十多年來,荷蘭人一直在這里學習使用最廣泛的漢語。
庫倫說:“2010 年左右,有這樣一種觀點:如果你會說中文,那么無論你的職業道路如何,你都比其他人有優勢?!?/p>
中文老師莫銀坤(Yin Kwaan Mok )也記得,當時的課程都爆滿, “但現在我們幾乎必須自己尋找學生?!?/p>
在語言課程非常流行的時期,用中文參加期末考試的學生人數也有所增加。根據荷蘭教育機構 Nuffic 的數據,到 2020 年,這一數字穩步增長。但此后,他們發現荷蘭以及菲格特(Vught) 的熱情有所減弱。庫倫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北京采取的嚴格的防疫政策、關閉邊境以及中國政府形象的變化。
學習中文是一項耗時的工作
疫情過后,與中國的貿易已經恢復。莫妮克·克納彭(Monique Knapen)表示:“人們認為我們正在試圖減少與中國的貿易,但現在的貿易總額比新冠疫情之前還要大?!彼呛芍杏押脜f會(VNC)的主席,該協會是一個促進中荷兩國友好聯系的社會團體。
克納彭繼續說:“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在中國造成了一種不同的氛圍。”她認為,尊重商業伙伴的文化尤為重要,但這并不一定需要通過學習語言來實現。
學習漢語是一項困難且耗時的任務。庫倫認為,說中文只有在長期接觸中才有用:“來我們這里學習課程的人,只有覺得課程有用才會來。比如,他們想增進相互了解,或者想與長期合作的客戶建立個人聯系?!?/p>
但如今,你不用說一句中文也可以在中國的街上行走。這位 VNC 主席舉了一個例子:“有足夠多的應用程序可以準確地翻譯你所說的話,并立即讓你用另一種語言得到你需要的信息?!?/p>
但翻譯軟件仍然只具有附加的價值,庫倫補充道:“即使你會說一點中文,但最好還是把重要的談判對話交給翻譯。因為語言能力不足或翻譯軟件出錯而錯過了細節,是不可取的。”
- 文 中 推 廣 -
中國人的英語說得越來越好
克納彭說:“現在的中國年輕人的英語也越來越好。 以前說英語的很少,但現在交流起來容易多了。我還得注意,在那里的時候是否繼續需要說中文。”
為了工作而學習中文是否浪費時間?據庫倫稱,這有助于彼此的交往, “如果你能說一些中文,比如一起高興歡呼、說謝謝或者祝你晚上愉快等等,你已經表現出對你的商業伙伴的國家和文化的興趣了。”
但是,中文很復雜,學習流利地說中文需要花費很多時間。這就是為什么庫倫認為這不一定是必要的。
語言有幫助,但文化知識同樣重要
莫銀坤補充道:“不依賴你的翻譯稍微獨立一點,還是挺有用的。如果你會說一點中文,你或許就能聽懂那些不是給你說的話,還能激發自信。如果你在一個亞洲國家,有人說荷蘭語,你就會立刻和那個人產生共鳴。反之亦然?!?/p>
VNC 的克納彭表示,了解文化對于成功的商業同樣重要:“中國人做生意的方式非常不同。他們擅長談判,而且很有耐心。荷蘭人則直接得多:我們希望立即談好預期的結果?!?/p>
因此必須考慮到這一點??思{彭建議道: “你應該預料到會談很長時間,而且還會談論你的個人生活?!?/p>
她相信,在此基礎上人們可以繼續對話,這就是你如何與競爭對手較量而脫穎而出的方法。
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荷蘭
微信號 : hollandone
網站:www.hollandone.com
郵件:info@hollandone.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