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印巴第二輪軍事沖突在突然按下 "暫停鍵",這場持續多日的空中較量暫時畫上句號。鑒于雙方過往嚴格遵守停火協議的傳統,雙方也就不會有大規模的空戰了,但對巴基斯坦而言,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如何將戰場上的戰術勝利轉化為可持續的戰略優勢,并且一直持續。
回顧這場驚心動魄的空戰,巴基斯坦空軍無疑交出了一份堪稱完美的答卷。在與印度發起的首輪攻勢中,巴方憑借完美的作戰體系,以零戰損的傲人戰績擊落五架印度戰機,讓造價高達2.4億美元的陣風戰斗機跌落世界最強四代半神壇。并且梟龍戰機使用空地導彈摧毀了印度S400防空導彈系統,這些都為巴基斯坦后續快速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這也就是引出一個重要問題,停戰就也要為下一場備戰,巴基斯坦空軍還需要繼續擴充裝備,保持優勢。
而在巴基斯坦空軍反擊行動中,殲10CE與 梟龍"戰機再度默契配合,不僅全身而退,更對印度境內多個軍事目標實施精準打擊。然而,這份輝煌戰績背后,巴基斯坦不得不直面殘酷現實:印巴之間數十倍的經濟差距,使得單純的軍事勝利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力量對比。這也解釋了為何巴方在占據上風后選擇見好就收,過度擴大沖突可能引發印度的全面報復,而這絕非國力薄弱的巴基斯坦所能承受。
面對印度必然展開的軍備復仇計劃,巴基斯坦空軍若想在未來沖突中繼續保持空中優勢,迭代補缺"戰略顯得尤為關鍵。所謂 "迭代",即緊跟中國航空工業發展步伐,推進裝備體系的更新換代。從傳聞中的殲-35E隱身戰機,受制于成本,哪怕裝備10-20架的規模,也會帶來質的飛躍,畢竟五代隱身機的優勢,是四代戰斗機無法比擬的,至于印度目前在短時間內是無法裝備五代機的,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購買美國F35或者俄羅斯的蘇57,至于自己發展五代機,得50年之后吧。
巴基斯坦除了裝備五代機,目前戰機規模也可擴充,首先是擴充殲10CE戰機機隊規模。目前僅20架的裝備數量,在反擊行動中已暴露出護航力量不足的問題。若不是印度空軍因前期損失慘重而不敢輕舉妄動,巴方戰機極有可能陷入危險境地。作為空戰體系的核心戰力,殲10CE至少需要擴充至50-100架,才能滿足未來高強度作戰需求。而 "梟龍"Block3雖然同樣具備四代半戰機性能,但在雷達探測距離、載彈量和航程等方面的差距,使其無法替代殲10CE的戰略地位。
當然,預警機和空中加油機也是需要擴充的,畢竟印度擁有2艘航母,未來還要購買陣風艦載機,海軍的雙航母擁有數十架米格29和陣風M艦載機部隊,巴基斯坦空軍還要對阿拉伯海方向的威懾力,同樣也要有打擊航母的實力。擴充預警機和加油機也是迫在眉睫。當然這些高價值的飛機價格不菲,估計很難一下子都發展起來,這時候對早期型號 "梟龍" 的現代化升級、優化瑞典 "愛立眼" 預警機的作戰效能等舉措,同樣是提升整體戰力的關鍵環節。
屆時,巴基斯坦空軍體量雖然不足印度空軍,但是也可以發展成為一直精銳的小國空軍。10-20架殲35E隱身戰機,50-70架殲10CE戰機,200架升級之后的全新梟龍戰機,擁有300架中式頂級戰機,屆時不懼印度的任何挑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