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學長杯”第四屆陜西大學生辯論賽開幕式在西安創新設計中心舉行。本屆辯論賽吸引來自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大學、西安財經大學等省內15所高校的46支辯論隊報名,經過組委會認真篩選,最終24支隊伍成功入圍。開幕式上,24支參賽隊伍代表現場抽取辯題和對陣持方。
開幕式上,陜西省文化軟實力研究會會長徐衛鋒致辭,他表示,黃帝紀年4720年前,軒轅黃帝在這里令倉頡造字開啟了中華文明的新紀元,周秦漢唐,文脈傳承,星星之火環宇燎原。在西安城墻的晨光里,在兵馬俑的陶土紋路中,在《詩經》的關雎吟唱里,我們觸摸著中華文明最鮮活的DNA。高臺傳道,治學思辨,期待本屆辯論賽青年才俊,以文化基因解碼為思辨之基,傳承祖脈;以創新表達重構文化話語為魂,思辨治學;以時代擔當激活文明勢能為理,志存高遠。建立“雙螺旋”思維,要像司馬遷“究天人之際”般深挖文化內核,又學習張騫“鑿空西域”般開拓表達之疆域。
辯論賽組委會主席,西北大學華語辯論隊指導教師、西北大學中國文明史研究院副院長路中康表示,辯論賽是一場思維的遠征,“在這里,你們將像東坡先生筆下‘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般,沖破思維的桎梏;在看似‘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境中,探尋‘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突破;在針鋒相對的交鋒里,體會‘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多元視角。它不僅考驗知識儲備,更錘煉邏輯思辨、應變能力與團隊協作的默契。”路中康鼓勵同學們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懷,尊重對手的觀點,在交鋒中汲取智慧;懷“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魄,突破自我局限,展現青春鋒芒;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定力,勝不驕、敗不餒,享受辯論的純粹樂趣。
辯論賽組委會副主席、評審代表、西安財經大學辯論隊指導教師張稚敏表示,“學長是一個有溫度的名詞,學長代表著傳承,代表著寬容,代表著兼容并蓄,代表著不畏艱險的銳意進取。無論我們是來自哪一個學校,無論我們的辯論技巧如何,學長杯希望讓熱愛辯論的同學都有辯論可打,在賽事中收獲成長。”
“我們為什么要報學長杯?有可能是賽事的名字很親切,我剛來到大學的第一場辯論,就是我的學長學姐帶著我備賽、復盤。”“選擇辯論,是我們知道,那些查過的資料、磨過的論稿、熬過的夜,都不會白費。它們最終會沉淀為一種能力——在喧囂中保持清醒,在復雜中尋找邏輯。”參賽代表,西北大學華語辯論隊的高祥韻說,本屆賽事在賽制設計上打破了原本的環節計時的范式,采取單方總計時,既有利于個人表達的完整呈現,也便于賽事的進展。
微享校園·ONE學長負責人辛曉霞表示:“賽事的初衷是為陜西高校的辯論愛好者提供一個跨校交流的平臺和舞臺,以競賽的形式豐富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增進高校大學生之間的交流、聯誼和成長。”
“學長杯”第四屆陜西大學生辯論賽將持續一個月,賽事圍繞“我想做或不想做怎樣的人哪個更重要?”“高校‘績點內卷’現象是否阻礙創新能力的培養?”“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是否有助于人類文化繁榮?”“網紅經濟催生的‘顏值焦慮’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影響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等話題展開辯論,經過初賽、淘汰賽、半決賽、決賽等各輪比拼,最終決出冠亞軍團隊。
據悉,“學長杯”陜西大學生辯論賽自2017年啟動以來,得到陜西高校愛好辯論大學生的熱烈歡迎和積極響應,目前該項賽事已發展成為陜西高校辯論圈較具影響力的賽事。同時,賽事組織方也在積極探索并搭建服務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平臺,打造大學生的校外“第二課堂”。
“學長杯”第四屆陜西大學生辯論賽由中華網、陜西省文化軟實力研究會、絲路辯論聯盟、微享校園·ONE學長聯合主辦,西安聯通、碑林科創集團承辦,并得到聯通沃派、西安畫美、安康百益實業的大力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