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臨床用血是我們的重要職責,每天早點到崗做好準備,就能讓獻血者早一點完成獻血,醫院等待輸血的患者也能早一點得到救治!”每天清晨,渭南市中心血站機采科護士駱青青都提前到崗,準備采血耗材、清潔衛生、校準儀器,爭分奪秒地做著采血前的準備工作。
機采科作為血站的一線窗口,肩負著機采血小板宣傳、招募與采集的任務,搭建起獻血與用血“生命之橋”。駱青青在機采科已經堅守了14年,用精湛的采血技能和溫暖的笑容,架起獻血者與患者之間的生命之橋。多年來,先后榮獲渭南市“十佳護士”、“優質護理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但對她而言,最珍貴的榮譽是獻血者親切地稱她為“最信賴的采血天使”。
“第一次見到駱護士,她溫暖的笑容就讓我緊張的心情放松下來。”這是很多獻血者對駱青青的第一印象。初次捐獻機采血小板的獻血者,面對陌生的采血設備,會心生疑慮和緊張。駱青青察覺到獻血者的不安時,會一邊輕聲細語地講解捐獻流程,一邊遞上一杯熱水,潛移默化消除獻血者的顧慮。這細微的照顧,讓很多獻血者慢慢成為固定獻血者。她常說:“我們采集的不只是血液,更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多年來,駱青青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機采血小板對護士的技術要求極高,整個過程需要60——90分鐘,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可能導致采集失敗。為了精準掌握血管評估技巧,她經常反復練習。面對血管復雜的獻血者,她認真摸查血管走向、感觸血管彈性、詢問獻血史,提高穿刺成功率。2023年寒冬的一天,一位產婦大出血,急需血小板。當時正值節假日,市中心血站緊急聯系了獻血者。駱青青接到電話后,放棄休息,立即趕到單位,成功采集血小板,為搶救贏得了寶貴時間。
駱青青深知,僅有技術遠遠不夠。結合實際,她總結了“三心”服務理念:采集前細心評估、采集中專心操作、采集后暖心關懷。人文關懷是駱青青護理實踐中最動人的篇章。她定期回訪采集后的獻血者,為長期捐獻者送上生日祝福,用心記下每位獻血者的愛好,有人喜歡喝葡萄糖酸鋅鈣,有人愛吃水果糖。有位固定獻血者因工作調動要離開渭南,臨行前特意來到血站最后一次捐獻血小板,閑聊中獻血者說:“等我再次回到渭南,我一定還來找你捐獻血小板。”這樣的暖心故事,對駱青青的工作是一種肯定和支持。
十四年風雨兼程,駱青青從初出茅廬的采血護士成長為科室的技術能手。她見證了我市機采血小板日新月異的高速發展歷程,她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有的是日復一日的堅守和對生命的敬畏與對職業的熱愛。未來,她也將繼續書寫著平凡的護理人生,用熱血丹心守護生命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