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10日,由四川省國際醫學交流促進會主辦,四川省國際醫學交流促進會乳腺腫瘤專業委員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乳腺疾病中心承辦的“華西乳腺癌診療進展學術研討會暨2025四川省第五屆乳腺健康科普大賽啟動會”在四川成都舉辦。
共筑科普生態,賦能健康中國
9日下午,2025年四川省第五屆乳腺健康科普大賽啟動會上,四川省國際醫學交流促進會乳腺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乳腺疾病中心副主任羅婷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乳腺疾病中心主任陳潔教授,以及四川省國際醫學交流促進會秘書長張夢凡先后致辭;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徐琰教授,癌癥科普作家、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李治中(菠蘿)博士,混知團隊產品總監、混知健康創辦人大閱,以及四川省國際醫學交流促進會副秘書長李霞等嘉賓出席會議。
羅婷教授在致辭中指出,優質科普需要兼具專業深度與傳播效應,本次會議通過邀請乳腺癌領域多位專家及知名科普創作者,探索乳腺癌診療前沿進展,領略科普傳播的智慧與創意,助力各位同道提升專業水平、拓寬創作思維、增強科普技能。她表示,期待各位同道充分發揮內容創作的專業優勢,持續產出高質量科普作品,希望會議以輕松愉悅的氛圍,共探大眾喜聞樂見的科普路徑,架設起醫學知識通向公眾認知的橋梁。
羅婷教授致辭
陳潔教授指出,醫療專業知識喚起公眾關注的力度有限,醫學科普如何持續創造吸引力,是亟需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在他看來,人工智能帶來技術革新,使信息獲取更為便捷,同時也加劇了信息質量參差的局面——但專業醫療人員仍是公眾信賴的知識渠道,醫務工作者應更積極主動參與科普,將臨床經驗轉化為公眾可理解的知識節點。
陳潔教授致辭
張夢凡秘書長指出,乳腺癌早期治愈率高達 90% 以上,強化早篩早治需依托健康科普。自2021年首屆乳腺健康科普大賽舉辦以來,已吸引超300支團隊參與,孵化出短視頻、科普漫畫、情景劇等多元化科普作品,通過“華西醫生”等平臺觸達千萬人次,并聯動義診篩查推動“早篩早診”理念深入基層。本屆大賽將進一步整合學術、媒體及行業資源,聯動醫學科普基金等,持續打造兼具專業性與傳播力的科普生態,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張夢凡秘書長致辭
科普創作方法論
癌癥科普作家、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李治中(菠蘿)博士,在《人類與癌細胞的生存之道》主題演講中,剖析了癌細胞的演化邏輯,總結出其六個特點:多樣性、轉移性、破壞性、適應性、合作性、競爭性。他類比道,“癌細胞行為特征很像人類”,其生物學現象恰似人類群體在資源博弈中的鏡像投射,這一觀點為理解癌癥本質提供了獨特的認知視角。
李治中(菠蘿)博士
癌癥科普作家、北京大學客座教授
《人類與癌細胞的生存之道》
混知團隊產品總監、混知健康創辦人大閱以“自媒體還有機會嗎?”這一問題引入,解析了當今時代的創作背景,并通過“母版的四個要素”總結出優質內容創作方法論,分別為:精準選題、構建引入、打造內容主體、引導用戶行為。
大閱
混知團隊產品總監、混知健康創辦人
《一套讓科研工作者快速進入科普領域的創作方法論——幫大家在創作上少走3年彎路》
兩本科普作品首次亮相
《乳言100問》由四川省國際醫學交流促進會乳腺腫瘤專委會組織編寫,羅婷教授擔任主編。全書以100個高頻疑問為脈絡,從乳腺基礎知識切入,詳解青春期發育困惑、孕期哺乳護理等實用知識,并系統解析乳腺結節、乳腺癌等常見疾病的誘因、診療方案與康復路徑,以通俗語言和場景化故事案例,將專業醫學知識巧妙轉化為親和易懂的實用指南。
《癌癥天敵:免疫治療的突破與希望》是李治中(菠蘿)博士的新作品。本書從諾貝爾獎的突破性發現到現代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細胞療法的應用,再到未來癌癥疫苗、溶瘤病毒等前沿技術,全面展現了免疫治療如何改變癌癥治療的格局。無論是癌癥患者、家屬,還是對免疫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都能從這本書中獲得啟發與希望,了解免疫治療如何為人類戰勝癌癥帶來新的曙光。
新書發布儀式
聚焦前沿:乳腺癌診療學術研討
10日上午,華西乳腺癌診療進展學術研討會召開。羅婷教授在致辭中提到,本次研討會除了探討診療前沿進展,還鼓勵分享臨床實踐中的經驗與感觸。期待各位同道在臨床工作中能用通俗易懂且科學的語言,向患者傳遞規范診療理念,幫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病情,同時也增進醫患之間的信任。
羅婷教授致辭
陳潔教授在致辭中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他提到,在羅婷教授的帶領下,華西醫院乳腺疾病中心在內科治療領域取得了良好發展,希望華西乳腺疾病中心未來能與川內及國內同道繼續加強乳腺癌研究合作,為乳腺癌防治事業貢獻力量。
陳潔教授致辭
隨后,各專家展開主題分享。
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徐琰教授梳理了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的治療變遷。
徐琰 陸軍特色醫學中心
《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的治療變遷》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王浩斌副主任醫師解讀了HER2陽性乳腺癌輔助強化治療策略。
王浩斌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
《HER2陽性乳腺癌輔助強化治療策略》
四川省腫瘤醫院張劍輝副主任醫師細數了2025 CSCO指南的更新亮點,聚焦SABCS、ASCO重磅研究,提出關注探索抗HER2+靶向新藥的治療療效。
張劍輝 四川省腫瘤醫院
《HER2陽性乳腺癌研究熱點分享》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張翔副主任醫師分析了新輔助治療早期TNBC長期生存獲益與機理。
張翔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新輔助治療早期TNBC長期生存獲益與機理分析》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潘廣銳主治醫師圍繞CDK4&6抑制劑在HR+,HER2-早期乳腺癌研究展開分享。
潘廣銳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唯聚高危重塑標準-CDK4&6抑制劑在HR+,HER2-早期乳腺癌研究》
眉山腫瘤醫院董娟主治醫師從指南與共識出發,回顧了乳腺癌OFS治療并提出展望。
董娟 眉山腫瘤醫院
《從指南與共識出發乳腺癌OFS治療回顧與展望》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鐘曉蓉副教授講解了腫瘤治療所致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和血小板減少癥管理。
鐘曉蓉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從血液生理機制看抗腫瘤治療血液學毒性管理》
南充市中心醫院朱克鵬副主任醫師分析了PI3K通路在腫瘤發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提出PI3Kα抑制劑療效機制聯想。
朱克鵬 南充市中心醫院
《38 年研發路,PI3K靶點歷史及創新機制聯想》
云南省腫瘤醫院湯琦副主任醫師提出了ctDNA監測作用,分析了AI輔助決策以及耐藥管理策略。
湯琦 云南省腫瘤醫院
《化療在晚期乳腺癌中的治療地位》
通用醫療三六三醫院徐紅玉副主任醫師分析了我國國情下的 HER2 陽性乳腺癌排兵布陣,并提出,治療方式不斷迭代,內卷態勢不斷升級,需要精準定位每個方案。
徐紅玉 通用醫療三六三醫院
《中國國情下的 HER2 陽性乳腺癌排兵布陣思考》
主持風采
討論風采
第五屆乳腺健康科普大賽征集已經開始!
點擊征集通知,即可投稿參賽!
《2025四川省第五屆乳腺健康科普大賽征集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