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報道,中國海警在南海鐵線礁實施主權管轄行動,五星紅旗飄揚的畫面引發國際關注。面對菲律賓在域外勢力鼓動下的連番挑釁,中方以實際管控與法理反制亮明底線。
菲律賓正將南海爭議推向危險邊緣。今年1月24日,菲方船只非法進入鐵線礁海域進行砂樣采集,中國海警三艘艦艇實施包圍驅離。四個月后的4月中旬,菲海岸警衛隊發言人公開宣稱將開展所謂"科考護航",其環境與自然資源部更宣布在爭議島礁設立"科研站"。這些行動背后存在明顯矛盾——菲方在1月侵闖時未提及任何科研目的,卻在遭遇挫敗后突然高舉"環保大旗"。
南海資料圖
美國在南海的地緣博弈套路逐漸顯露。美菲澳三國5月初的聯合巡航聲明中,"自由開放"的冠冕堂皇掩蓋不住軍事威懾意圖。值得關注的是,菲律賓新簽署的《海洋區域法》將中國島礁非法劃入管轄范圍,這項立法恰逢美軍"林肯"號航母調離西太平洋,且距離美國大選結果揭曉不足半月。菲駐美大使對特朗普政府延續軍事合作的"信心喊話",暴露出其政策搖擺背后的大國博弈底色。
中國海警的常態化存在構成堅實防線。鐵線礁現場照片顯示,執法人員不僅完成主權標識設置,還系統清理了海洋垃圾。南海研究院披露的數據表明,2024年前四個月中國海警累計實施維權行動27次,其中針對菲方侵權行為的攔截成功率保持100%。4月驅離行動中,直8武裝直升機在礁盤附近展開戰術機動,有效阻止菲方人員搶灘企圖。
直8武裝直升機資料圖
法理與外交層面的交鋒同樣激烈。針對菲律賓企圖將非法仲裁案"合法化"的操作,中國外交部5月9日召見菲駐華大使提出嚴正交涉。值得注意的是,菲方所謂《群島海道法》援引的所謂"國際法依據",正是2016年那場被聯合國國際法院明確表態"不參與、不承認"的仲裁鬧劇。中國海警局同期公布鐵線礁地質樣本檢測報告,以科學數據證實島礁形成完全符合自然規律,直接粉碎菲方捏造的"人工干預"謊言。
南海局勢的實質是規則主導權之爭。菲律賓在仁愛礁的運補行動出現戲劇性反轉——此前七輪運補均在中國海警監管下完成,菲方近期卻突然否認事先通報程序。這種出爾反爾與美菲軍演期間菲陸軍高調宣布"奪島演練"形成呼應,暴露出其策略已從試探轉向冒險。但衛星影像顯示,山東艦航母編隊在美菲聯合軍演期間前出巴士海峽,實現對外部干涉力量的戰略牽制。
山東艦航母編隊資料圖
國際海洋秩序面臨嚴峻考驗之際,中國的應對策略呈現多層次特征。黃巖島防線從礁盤拓展至30海里外,仁愛礁實現全天候監控,鐵線礁建立定期巡查機制,這些具體行動構建起立體化管控體系。更值得關注的是,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在今年東盟系列會議中取得突破性進展,超過三分之二的條款已達成共識,這為地區國家排除域外干擾提供了制度保障。
當菲律賓船只再度出現在爭議海域時,迎接他們的不再是簡單的喊話驅離。中國海警船配備的76毫米艦炮完成實戰化改裝,多艘萬噸級巡邏艦加入南海值班序列,這種執法力量的質變與2016年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馬尼拉需要清醒認識到,依附域外勢力制造的泡沫式安全感,終將在實力法則面前破滅——就像鐵線礁的潮水,從不會因人為干預改變涌動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