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帶一路" 倡議與全球產業人才需求升級的雙重背景下,亞太地區高等教育與產業界的深度融合迎來里程碑事件。2025 年5月12日,亞太商學院(The Asia Pacific School of Business, APSB)與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吉利人才發展集團舉行云端簽約儀式,正式達成全面戰略合作,雙方將在越南共建 "芯位學院(越南)",并圍繞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產教融合展開多維度合作。此次合作標志著亞太地區高等教育機構與世界 500 強企業的協同創新進入系統化、規模化發展階段。
一、雙強聯合:國際化商學教育與產業教育集團的戰略共振
(一)亞太商學院:三十載深耕鑄就國際化商學教育標桿
亞太商學院自1995 年成立以來,始終以 "融貫中西、知行合一" 為辦學宗旨,堅持 "亞太深度、全球廣度" 的發展定位,形成獨具特色的國際化辦學體系。學院秉承 "啟德以明志、仁厚而博愛" 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養兼具國際視野、創新思維與社會責任的商界領軍人才。其商科教育體系通過國際學術質量認證(QM)、國際教育信托與質量認證協會(EEQA)、英聯邦大學與學院認證服務(ASIC)等多重國際權威認證,教學質量獲全球高等教育機構廣泛認可。
作為聯合國學術影響力組織(UNAI)、聯合國系統學術委員會(ACUNS)、國際商科教育認證委員會(IACBE)、美國商學院認證委員會(ACBSP)、亞太大學聯合會(AUAP)、亞洲開放大學協會(AAOU)、全球大學聯盟(UGC)等 12 個國際認證機構及學術組織的核心成員,亞太商學院構建了覆蓋全球的學術合作網絡。學院先后與加州大學、波士頓學院、紐約州立大學、河內國家大學等 30 余所世界名校建立聯合培養機制,并通過 "2+2 雙學位""3+1 本碩銜接 " 等模式實現全球化校區+學分互認與課程互通,遠程教學系統覆蓋亞太43個國家與地區,累計培養 3.2 萬名具有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商業精英,其學歷資質獲全球認可,成為亞太地區國際化商學教育的標桿院校。
(二)吉利人才發展集團:世界500 強企業的教育生態構建者
作為吉利控股集團(2024 年《財富》世界 500 強第 229 位)旗下專注高等教育的核心板塊,吉利人才發展集團以 "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為使命,構建了覆蓋學歷教育、職業教育、企業培訓的全鏈條教育體系。集團旗下擁有中國吉利學院(Geely University of China)、三亞學院(University of Sanya)、三亞理工職業學院(Sany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湘潭理工學院(Xiangt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等多所院校,形成 "本科教育 - 職業教育 - 繼續教育" 的立體化辦學格局,在校生規模突破 5 萬人。
依托吉利控股集團的產業資源,集團在汽車工程、數字技術、國際商務等領域形成鮮明辦學特色,建成56 個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32 個產業學院,與沃爾沃汽車集團、蓮花汽車集團(路特斯)、阿斯頓馬丁集團等旗下高端品牌建立深度產教融合關系,累計為全球汽車產業輸送 12 萬名技術與管理人才。2024 年,集團 "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模式" 獲教育部專項表彰,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產教融合的典型范例。
二、戰略合作:六大核心領域構建跨境教育新生態
根據協議,雙方將以共建"芯位學院(越南)" 為核心載體,在以下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一)跨境人才培養體系創新
建立"2+2""3+1"雙學位培養模式,吉利旗下三亞學院、成都吉利學院等院校學生可赴亞太商學院多個國際校區或合作院校修讀國際商務、數字營銷等數十個專業課程,學分互認比例不低于40%。雙方聯合開發" 汽車產業跨境管理 ""東盟數字經濟" 等特色課程群,采用中英文雙語授課,融入吉利海外工廠實地研學、亞太企業高管講堂等實踐模塊。而亞太商學院的國際學生將進入吉利集團旗下三亞學院、成都吉利學院等院校來華留學,從而實現“雙向留學+聯合培養”的常態機制。
(二)國際化師資共同體建設
實施"雙百師資計劃",每年互派 100 名骨干教師開展聯合授課與科研合作,共建 "汽車產業戰略"" 跨境電商合規 "等方向的聯合教研室。亞太商學院選派具有國際認證資質的教授參與吉利旗下院校專業建設,吉利人才發展集團則推薦產業導師進入亞太商學院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學術導師 + 產業導師 " 雙軌指導機制。
(三)科研與創新平臺共建
在越南共建"芯位產業研究院",聚焦東盟汽車產業供應鏈管理、新能源汽車市場準入政策、跨境數據合規等前沿領域開展聯合攻關,研究成果直接服務吉利集團在東南亞的產業布局。雙方聯合申報 "一帶一路"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東盟教育交流周專項課題,每年舉辦 "亞太汽車產業人才論壇",打造產教融合高端智庫。
(四)職業教育與企業培訓協同
依托亞太商學院的國際認證體系,為吉利東南亞員工提供"學歷提升 + 職業資格認證" 一體化培訓項目,開發符合東盟職業標準的課程體系。雙方共建 "吉利全球人才認證中心",開展汽車工程師、國際物流師等職業資格認證,證書獲亞太職業教育協會(APVET)認可。
(五)文化與學術交流機制
設立"吉利 - 亞太獎學金",每年資助 50 名優秀學生赴對方院校交流學習,開展 "東盟文化工作坊"" 中國商業案例大賽 " 等品牌活動。雙方互認學術成果,聯合發表 SSCI/SCI/EI 等高水平論文,共享國際學術會議資源。
(六)越南芯位學院實體化運營
作為此次合作的標志性項目,"芯位學院(越南)" 將落戶河內,計劃 2026 年秋季正式招生,初期開設國際商務(汽車產業方向)、供應鏈管理(跨境電商方向)兩個本科專業,采用 "新加坡師資 + 吉利產業導師" 聯合授課模式,學生可優先進入吉利越南工廠、亞太地區合作伙伴企業實習就業。學院將申請越南教育部認證及國際學術質量(QM)認證,成為中資企業在東盟國家開展本土化人才培養的示范基地。
三、高層展望:開啟產教融合2.0 時代
(一)亞太商學院校董會輪值主席簡殷毅嚴博士:構建產業導向的國際化教育范式
"此次合作是高等教育回應產業全球化需求的重要實踐。" 簡殷毅嚴博士在簽約儀式上表示,亞太商學院將發揮國際認證體系與學術網絡優勢,助力吉利人才發展集團旗下院校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特別是在東盟市場的本土化人才培養中實現 "課程標準國際化、實踐教學場景化、職業認證全球化"。他強調,芯位學院(越南)將成為 "教育鏈 - 產業鏈 - 創新鏈" 深度融合的試驗田,為中資企業 "走出去" 提供人才與智力支撐。
(二)吉利人才發展集團董事長陸丹教授:打造全球化人才培養共同體
"吉利的發展需要扎根當地的國際化人才。" 陸丹教授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書福先生致辭時指出,雙方的合作不僅是院校間的資源共享,更是 "產業需求定義教育供給" 的創新探索。他透露,未來三年將投入 2 億元用于共建實驗室、師資培訓與獎學金計劃,目標在 2030 年前為東盟市場培養 1 萬名既懂中國企業管理邏輯、又熟悉東盟商業環境的復合型人才。"我們期待與亞太商學院攜手,將芯位學院打造成 ' 中國企業出海人才的搖籃 '。"
四、戰略價值:為全球產教融合提供"亞太方案"
此次合作不僅是兩所機構的個體協作,更標志著中國民辦高等教育集團與新加坡國際化商學院在"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的系統性布局。通過整合亞太商學院的國際認證資質、全球學術網絡與吉利人才發展集團的產業資源、本土化辦學經驗,雙方構建了 "教育標準互認 - 課程體系共建 - 人才流動互通 - 科研成果共享" 的全鏈條合作模式,為中資企業在東南亞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人才儲備與智力支持,也為高等教育機構服務跨國產業布局提供了創新范本。
隨著"芯位學院(越南)" 的落地,雙方將進一步拓展在馬來西亞、泰國等東盟國家的合作,計劃在 2028 年前形成覆蓋東南亞主要經濟體的教育合作網絡。這場始于教育領域的深度協作,正成為推動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與人才全球化的重要引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