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把他平放在地上,雙手交疊快速用力按壓胸部!”近日,市醫療急救指揮中心調度員邢麗娟接到一通緊急呼救,電話那頭,一名男性老人在家中突發呼吸心跳驟停。憑借豐富的急救經驗和沉著冷靜的指揮,邢麗娟通過電話遠程指導家屬開展心肺復蘇,為救護車抵達爭取寶貴時間。這驚心動魄的一幕,正是市醫療急救指揮中心通過電話指導救治成功的第121例急危重癥病例。
作為城市急救的“神經中樞”,市醫療急救指揮中心的調度員們不僅是接警員,更是電話里的“生命指揮官”。面對生死時速,他們必須在極短時間內準確判斷病情,將專業急救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指令,指導非專業人員實施自救互救。從指導燙傷患者正確降溫,到遠程教授孕婦家屬接生,再到挽救心跳驟停的生命,每一次通話都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
121例成功案例的背后,是指揮中心對調度員專業能力的嚴苛要求。通過定期開展急救知識培訓、模擬演練和案例復盤,確保每一位調度員都能熟練掌握急救技能和溝通技巧。這些看不見的“戰場”上的勝利,不僅展現了指揮中心團隊精湛的業務水平,更彰顯了“時間就是生命”的急救理念。
“多虧了你們的指導,他還活著!”患者家屬的泣不成聲,是對這群幕后英雄最好的褒獎。121 次隔空救援,121 次與死神的博弈,淄博市醫療急救指揮中心的調度員們用聲音傳遞希望,用專業點燃生命之光。他們或許沒有站在搶救室的聚光燈下,但每一次精準的指令、每一秒不放棄的堅持,都在詮釋著“生命至上”最樸素也最動人的含義。
(大眾新聞·魯中晨報通訊員劉彥 韓桂嵐 楊彥茹 記者高陽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