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師函是什么?
律師函,是律師接受客戶委托后,針對特定事實或法律問題,進行披露、評價并提出要求,以實現一定效果而制作、發送的專業法律文書。簡單來說,它是委托人表達訴求、主張權利的一種書面工具,由專業律師及律所簽發,體現法律的專業性和嚴謹性。
二、律師函的作用
(一)通知與催告
律師函能把委托人眼中的事實和主張的法律權益,用專業法律語言梳理清楚。復雜的事實和法律關系,經律師之手,變得條理清晰,讓對方一下子就能明白委托人的立場和訴求。比如在合同糾紛里,律師函可以詳細列出合同履行情況、對方違約之處以及委托人要求的賠償等。而且律師會在律師函中引用相關法律法規,把對方行為可能觸犯的法律條款列明,讓對方清楚自己行為存在的法律風險,督促對方及時糾正,否則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二)促成協商與和解
很多時候,糾紛雙方因為情緒、矛盾等因素,沒辦法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好好溝通。律師函就像一座橋梁,打破這種僵局。它以專業、客觀的態度向對方傳達委托人希望協商解決問題的意愿和方案,為雙方搭建起溝通的平臺。而且對方收到律師函后,會權衡利弊,考慮到打官司要花費的時間、金錢成本,以及可能面臨的不利判決結果,往往更愿意和委托人協商,尋求和解,這樣既能節省雙方的時間和精力,又能避免矛盾進一步激化。
(三)證據留存
律師函一經發出,就相當于把相關事實和委托人的主張以書面形式固定下來。將來如果走到訴訟或其他法律程序,這封律師函就是有力的證據,能證明委托人在某個時間點已經明確向對方表明了立場和要求,而且對方也收到了通知。如果對方收到律師函后,還是無動于衷,不主動履行相關義務的,那律師函就可以作為證明對方存在過錯、不積極履行義務的關鍵證據。法官或仲裁員會根據這一證據,更準確地認定案件事實,劃分責任。
(四)中斷訴訟時效
法律規定,很多民事案件是有時效限制的,一般是三年。如果過了時效,權利人就喪失了勝訴權。但通過發律師函主張權利,就能中斷訴訟時效,讓時效重新計算,保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五)解除合同
根據《民法典》規定,當事人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簽發律師函的方式通知對方解除合同。通知一到,合同就解除了。任何一方有異議,均可以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三、律師函的效力?
需要明確的是,律師函不是行政部門或司法機關下發的文件,沒辦法強制對方執行。不過,律師函具有獨特的心理底限預警功能。函里包含律師的 “法律評價”,雖然沒有強制力,但能讓對方感受到法律的威嚴和潛在風險,促使其主動做出改變。同時,如果律師函內容存在故意失實、捏造事實等問題,委托人及律師都要承擔相應責任。
律師函在法律實踐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當事人維護合法權益的有效手段。但要發揮好律師函的作用,需要專業律師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精心撰寫、合理運用。
希望大家通過這篇文章,對律師函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遇到法律問題時,知道如何借助律師函這一工具,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