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證實,2015年至2023年期間建造的總造價為3.2萬億韓元(約合3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1億元)的8艘3600噸級大邱級護衛艦(FFG-II)全部存在設計和建造缺陷,并出現史無前例的連續維修情況。韓華海洋(原大宇造船海洋)和HD現代重工各自承建4艘。
大邱級護衛艦是替代韓國海軍老舊護衛艦——蔚山級護衛艦(FF)、浦項級護衛艦(PCC)和巡邏艇的新型作戰艦艇之一,通過“蔚山級Batch-Ⅱ”建造項目已建成8艘。首艦“大邱”號的詳細設計和建造由韓華海洋(原大宇造船海洋)負責,于2016年6月在大宇造船海洋巨濟船廠下水,2018年3月服役?,第8艘“春川號”于2022年3月在HD現代重工蔚山船廠下水,2023年10月24日正式服役?。
8艘護衛艦全部存在重大缺陷
去年年底,韓國海軍發現已交付服役的8艘護衛艦全部存在重大缺陷:發動機燃料管路采用“現成的、低強度的”合金制造及安裝,不符合設計要求,并導致管路開裂和燃料泄漏。目前,8艘軍艦都在陸續進行臨時維修。
韓媒報道稱,大邱級護衛艦頻繁出現動力系統問題,令韓國海軍感到困惑,隨后在自行檢測期間發現存在發動機泄漏和少量漏油問題。若韓國海軍未及時發這一問題并照舊運行,極有可能導致8艘護衛艦暫停運作,并將使韓國海軍陷入癱瘓。
確認問題后,韓國海軍采取“臨時修復”措施,緊急投入數十億韓元的自有預算對8艘護衛艦進行管路維修,并立即向負責大型護衛艦項目的韓國國防采辦計劃管理局明確問題的嚴重性,其中包括大宇造船海洋時期的設計缺陷。
韓國國防采辦計劃管理局相關人員表示:“去年年底,韓國海軍對大邱級護衛艦進行全面檢查,發現8艘護衛艦全部存在發動機燃料管路破損導致泄漏的相同問題,并從緊急自有預算中撥款用于管路更換。就這一問題,我們已詢問獲得詳細設計和主艦建造方的韓華海洋是否負有責任,但船廠一直拒絕承認。近期,韓華海洋承認在設計和建造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并表示將承擔所有維修費用?!?/p>
據報道,8艘護衛艦在建造和設計層面均出現了重大缺陷。
建造缺陷
負責大邱級護衛艦詳細設計和首艦建造的韓華海洋在建造期間使用了不同于設計圖紙且低強度的管路材料,導致管路開裂。在首艦建成、交付和服役后的運營期間未發現問題,但在部署運行約五年后開始出現問題。
對此,韓華海洋將這一責任歸咎于外包商,稱“外包方隨意采用不同于設計圖紙規定的管路材料,在發生發動機燃料泄漏后才意識到有問題”。
但韓國國防采辦計劃管理局認為,韓華海洋對外包商的管理和建造等行為負有責任,因此沒有任何借口可以為缺陷開脫。對此,該機構要求韓華海洋支付因其過錯而產生的所有維修費用。這個要求最開始被韓華海洋拒絕,韓國國防采辦計劃管理局隨即宣布將采取“欺詐承包商制裁措施”。迫于這一舉措,韓華海洋表示將承擔所有維修費用。
設計缺陷
發動機燃油泄漏的第二個原因是設計缺陷,韓國國防采辦計劃管理局認為,船廠和審核方都難辭其咎。
一般來說,在船舶設計中,盡量減少進入燃料罐的管路數量被認為是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但韓華海洋卻因空間不足在燃料罐中通過海水管。韓華海洋在明知海水含鹽量高、海水管不可避免會生銹的情況下,仍然設計一根海水管路穿過燃料罐,且韓國國防技術質量研究院認可這一設計,因此也需要對這一重大缺陷負責。
雖然大邱級護衛艦的泄漏問題已通過更換管路得到臨時解決,但由于艦艇設計使用年限較長,若再次泄漏,未來會造成何種隱患仍是未知數。如果8艘護衛艦都面臨嚴重問題,這將導致韓國海軍行動中斷的最壞局面。
另有報道稱,韓國國防技術質量研究院去年曾向韓國海軍提出問題的嚴重性,但由于擔心作為最終批準軍艦設計和建造的監督機構而被曝光,該機構選擇采取消極態度,沒有對韓華海洋采取強有力的制約措施。
對于此次護衛艦缺陷風波,韓國船級社相關人員表示:“造成關鍵缺陷的最根本原因是韓華海洋安裝的管路材料與設計不同,令人遺憾的是,韓國國防技術質量研究院即使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沒有采取制約措施,而是消極應對。目前,韓國海軍正在進行全面的技術和法律審查,以確定安裝不同管路的設計變更是否過于隨意以及是否存在操作問題,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得出明確結論?!?/p>
然而,令韓國業界最擔憂的是,若審查結果顯示并非簡單的泄漏問題,而是需要進行結構調整,則意味著韓國海軍力量將受到重大影響。
受影響護衛艦已出口海外
值得注意的是,大邱級護衛艦不僅用于韓國,目前已出口到泰國和菲律賓,并在2024年成為澳大利亞10萬億韓元護衛艦項目的競標艦型,這意味著韓國國防出口領域也將受到影響。
對于未負責詳細設計,并根據韓華海洋設計圖紙建造后續4艘護衛艦的HD現代重工而言,也將首先在定期維修期間自費修理相關艦艇。HD現代重工的立場是,將考慮向韓華海洋索賠維修費用,但這取決于韓國國防采辦計劃管理局的最終判決。
由于需要保持船舶之間的連續性,后續船一般采用和首船相同的詳細設計和材料。但據稱HD現代重工已意識到上述問題,并在后續4艘大邱級護衛艦的建造期間通過設計變更進行改進。
韓國海軍有關人員表示:“由于8艘大邱級護衛艦現已全面投入使用,我們認為沒有必要立即停止運營并進行大修,因此決定投入自有預算進行‘臨時修復’,并將與韓國國防采辦計劃管理局討論后對韓華海洋采取法律行動。”
韓國國防部相關人員表示:“韓國最新護衛艦之所以都被發現存在重大缺陷,很大程度上要歸咎于負責設計和主艦建造的韓華海洋,但負責監管和批準的韓國國防技術質量研究院也要承擔部分責任。在發現重大缺陷5個多月后仍在進行技術審查,這樣的回答似乎是一種相當不負責任的態度?!?/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