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河池交警發現
網傳一則存在安全隱患的視頻
視頻中 6名小學生同乘
一輛共享電動自行車
在道路上危險騎行
視頻中,6名小學生以“疊羅漢”方式擠占一輛共享電動自行車:1人蜷縮在車籃,1人蹲坐彎梁,其余4人緊貼后座。
該車不僅嚴重超載,行駛途中還多次闖紅燈、隨意變道,險象環生。
經核實,涉事學生均來自大化瑤族自治縣某小學,其行為已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且共享電動自行車明確禁止16歲以下未成年人使用。
“車籃載人會直接導致車輛重心偏移,超載更易引發側翻或制動失靈?!焙映厥写蠡幾遄灾慰h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執勤民警指出,此類行為極易釀成群死群傷事故。
為什么孩子們會做出如此危險的行為?
風險判斷能力不足
認知發展不成熟
教育與監管缺位
社會環境誘導
守護孩子安全,你我都有責任。
教育先行 家校共治
事件發生后,民警立即聯合教育局對涉事學生及家長開展面對面的安全教育,以事故模擬視頻進行警示,講解此類行為的危險性,并普法。
針對此次事件中暴露出的問題,民警為該小學3000余名師生安排了一場交通安全專題教育課,通過播放事故警示視頻、現場模擬交通場景、互動問答等形式,深入淺出地講解騎行電動車的規范要求、交通信號燈規則以及常見交通違法行為的危害,強化學生們對交通安全的認知。
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
從校園安全教育角度出發,將交通安全納入主題班會,并定期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
家長藍先生反思稱:
今后一定履行監護責任,杜絕此類事件再發生。
多方聯動 層層管控
與此同時,民警迅速啟動專項整治行動。
在源頭管控方面,要求運營企業對縣城內的3500余輛共享電動自行車進行智能鎖系統升級,新增人臉識別、監護人二次授權等功能,從技術上阻斷未成年人用車;在路面執法環節,聯合城管工作人員在校園周邊、文體活動廣場等重點區域和主要交通要道設置流動檢查點,嚴查未成年人騎行、超載等行為。
交警提示
共享電動自行車限載1人,超載會導致車身失衡、制動失靈,極易引發側翻或碰撞事故。孩子們體型小、安全意識差、危險預見性不強,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設想。請家長和學校加強教育,教導孩子遵守交通規則!
責任編輯:廖旭峰 鐘春
值班編輯:麻新宇
內容來源:河池交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