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爆發新一輪沖突,又在激戰4天后達成停火協議,引發國際社會廣泛熱議。印巴突然鳴金收兵,有3個細節不同尋常。與此同時,莫迪政府拒絕開閘放水,或釀成嚴重后果。關鍵時刻,中方打去電話,表達明確立場。那么,印巴停火背后,有哪些不同尋常的細節?關鍵時刻,王毅外長又在電話中說了什么?
當地時間5月7日凌晨,印度突然對巴基斯坦境內展開空襲。雙方展開激烈對抗,為了反擊印度的不宣而戰,巴基斯坦還在10日凌晨發起了名為“銅墻鐵壁”的軍事行動。然而,10日當天下午,連續激戰4天的印巴沖突又戛然而止,雙方宣布“立即全面停火”,更是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熱議。不管是局勢突然升溫,還是驟然降溫,印巴局勢的發展都讓外界錯愕不已。
有分析認為,此次印巴鳴金收兵,有3個細節值得關注。一是印度在先發制人,對巴基斯坦發起襲擊的情況下,不僅沒有占到便宜,反而陷入戰略被動。在首輪空襲行動中,印度企圖以“閃電戰”的方式,來完成對巴基斯坦的軍事震懾,但巴基斯坦沒有站在原地被動挨打,反而化被動為主動,利用手中的重制武器對印度發起反攻,最終實現逆襲。這種出人意料的戰果,一度成為國際熱門話題,讓印度顏面盡失。
第二個細節,就是印度自詡為軍事強國,卻在與巴基斯坦的空戰中節節敗退。印度在購入大量法制四代半戰斗機“陣風”后,曾吹噓其空軍能應對中國自主研發的五代隱形戰機殲-20。然而,此次空戰,巴基斯坦不僅擊落印度“陣風”戰機,還擊落84架無人機。
而巴方卻只有一架飛機受到輕微損害。更重要的是,巴方表示,已經在10日的軍事行動中摧毀印軍S-400防空系統。盡管印度予以堅決否認,但從目前戰果來看,印度所謂的“軍事強國”神話早已破滅。而印方也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印度在軍事能力的提升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第三個細節,面對印度的襲擊,巴基斯坦從未低頭。在印度不宣而戰后,巴基斯坦第一時間實施反制,并且全程從未主動要求停火。雙方之所以突然達成全面停火協議,完全是因為國際社會積極斡旋,而巴方才最終對此作出回應。“以弱勝強”的巴基斯坦向國際社會表明,面對外界的強勢壓迫,只有擺脫幻想,堅決捍衛自身利益,才有可能獲得更多話語權。
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巴鳴金收兵后,印度總理莫迪試圖用另一種方式向巴基斯坦施壓。就在停火當天,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公開表示,希望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印度水資源分配問題。早在4月下旬,印度就單方面宣布暫停履行《印度河用水條約》,這意味著新德里不愿開閘放水,打算從河流上游切斷對巴供水。
有分析指出,此舉無疑會造成嚴重后果,不僅會直接威脅巴基斯坦境內的民生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還有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的邊境沖突。盡管如此,印度也不打算開閘放水。有匿名印度官員透露,莫迪政府不會改變在該條約問題上的立場。
在此背景下,中方向印方打去電話。就在5月10日,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和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通電話。王毅在電話中表示,中方真誠希望印巴雙方保持冷靜克制,通過對話協商妥處分歧,避免矛盾局勢升級。這句話無疑表明,單邊行動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有可能升級局勢。只有用和平談判的方式妥處分歧、化解矛盾,才是推動印巴局勢降溫的正確方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