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國公安交管部門一直在全社會積極倡導“禮讓斑馬線”,這一行動的核心和宗旨,就是為了筑牢交通安全的防線。而實際生活中,因為一方,或多方的違法行為,原本有著“生命線”之稱的人行橫道,卻屢屢成了令人心悸的危險地帶。近期,交管部門發布了一起交通事故。
事故發生在房山區京周路44公里、中石化加油站前。電動自行車騎車人未按照信號燈通行,闖紅燈騎行橫過斑馬線,與一輛超速行駛而來的摩托車發生了猛烈相撞。電動自行車騎車人頭部重傷,經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經醫生診斷,電動自行車騎車人張某的致命傷出現在頭部,如果他在事發時佩戴了安全頭盔,或許就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小小的頭盔,卻承載著大大的安全,關鍵時刻,或許就是守護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而嚴格守法,則可以幫助我們盡可能地遠離事故。
監控畫面顯示,電動自行車騎車人張某率先到達了事發路段,眼見南北方向的人行橫道燈顯示為紅色,他選擇了停車等待。期間,張某一直向西側張望,觀察著來車情況,大約30秒后,他斜前方的一名騎車人趁著車輛間的空當,由南向北闖紅燈通過了路口,或許是受到了這名騎車人的影響,張某也做出了同樣的選擇,結果才剛起步,就被由西側駛來的摩托車狠狠地撞了出去。民警表示,事發路段,設置有人行橫道信號燈,但從始至終,張某也沒有按下綠燈通行的按鈕。
面對紅燈,張某沒能做出正確的選擇,而摩托車駕駛人則存在超速行駛的過錯。而當他意識到危險的時候,也采取了緊急制動的措施,但最終還是速度過快沒能避免這場撞擊。結合雙方的過錯,民警最終認定,兩人承擔事故的同等責任。
斑馬線上的安全,藏于細微的舉動之中。不闖燈、不越線、主動減速,停車禮讓,這些不是冰冷的法條,而是對他人的尊重,是對生命的敬畏。
來源:BRTV新聞(記者宋晨 閆博)?
編輯:孫迪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