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凌敏
氛圍編程(Vibe Coding)徹底火了,甚至已經成為硅谷近期最火熱的概念。
今年 2 月,OpenAI 聯合創始人、前特斯拉 AI 負責人 Andrej Karpathy 提出氛圍編程概念:你完全沉浸在氛圍里,擁抱指數式增長,甚至忘記代碼本身的存在。“我只是看到什么就說什么,運行,復制粘貼,然后基本能跑起來。如果發生錯誤,就把錯誤信息再塞給 AI,接受它的改動,試試看能不能行,然后反復這個流程。”
隨后,氛圍編程在國內外的科技社區迅速走紅,一度成為開發者群體的“新精神圖騰”。YC CEO Garry Tan 更是直言:“氛圍編程不是一陣風潮,也不會消失;它是編碼的主流方式,如果你不這么做,就可能被落在后面。”
與傳統的軟件開發相比,氛圍編程更強調通過自然語言描述需求,由 AI 自動生成代碼。這種方式極大地簡化了開發流程,開發者能夠專注于創意和功能實現,而不是代碼細節。此外,氛圍編程也能讓完全沒有技術背景的人參與到編程中來。人人都是程序員的暢想,在這一刻更加清晰了。
而氛圍編程之所以可行,正如 Karpathy 所說的那樣:大模型已經強大到離譜了。如今的大模型,編程能力早已不在局限于代碼補全,而是能夠準確地識別用戶需求,根據需求深度思考,并最終生成一個可運行的項目。在大模型的能力加持下,代碼助手也迎來了從“點”到“面”的全面升級,有網友甚至感慨:“IDE 終于有了聰明的副腦”。
編程正從“寫代碼”轉向“說需求”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代碼助手的能力普遍集中在代碼生成、代碼補全等方面,這些功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編程效率,但 AI 更多扮演的還是“副駕駛”角色,并且需要使用者具備一定的編程能力。
如今,隨著大模型能力不斷精進,這股氛圍編程浪潮徹底改變了游戲規則——開發者無需理解代碼,僅通過自然語言描述需求(prompt),就能引導 AI 生成相應的代碼,還能根據生成效果不斷向 AI 提出優化需求,讓 AI 即時調整代碼,最終實現想要的項目效果。
氛圍編程概念的提出者 Karpathy,前段時間在社交媒體上展示了他的成果:“我剛剛用‘氛圍編程’的方式完成了一整個 iOS 應用,用的是 Swift 編程語言。盡管我之前從未用過 Swift,但不到一小時,這個應用就已經在我的實體手機上運行了。整個過程出奇地簡單,我完全是被 AI 一步步引導完成的。”
據了解,Karpathy 開發的是一個卡路里跟蹤器,能根據基礎代謝率計算消耗的卡路里,并通過動畫環顯示與脂肪燃燒的關系。在整個開發過程中,Karpathy 沒有查閱任何 Swift 文檔,只是與 ChatGPT 進行了多輪對話,不斷優化應用功能,添加了數據持久化存儲和用戶操作日志等功能,并成功部署到手機上。
目前,氛圍編程已經成為新晉頂流,市場上也有多種選擇,如 Cursor、GitHub Copilot、Replit Agent、Windsurf、CodeBuddy 等。
為了感受這股氛圍編程熱潮,筆者也進行了一番實測。筆者選擇的是前段時間剛剛宣布升級的 CodeBuddy(騰訊云代碼助手)。CodeBuddy 是騰訊自研的一款 Al 輔助編程提效工具,內置騰訊混元、DeepSeek R1 滿血版、DeepSeek V3 最新模型。日前,CodeBuddy 還推出了全新軟件開發智能體 Craft,能夠自主完成多文件代碼生成和改寫,讓開發者以更高效、更沉浸的方式完成復雜研發任務,即刻落地可執行應用。
筆者選擇 CodeBuddy 的 Craft 模式,用一個貪吃蛇小游戲看看實力:“我需要一個貪吃蛇游戲的項目,要求動畫流暢,顏色樣式搭配合理。”
需求發出去后,CodeBuddy 先是進行了任務分析,并對復雜度進行了評估。由于筆者沒有規定編程語言,CodeBuddy 在技術選型時決定使用 HTML5 Canvas 實現游戲核心邏輯,使用純 JavaScript(ES6) 編寫游戲邏輯,采用 CSS3 進行樣式設計。接著,CodeBuddy 進行項目結構規劃,并列出了具體的實現步驟以及顏色方案考慮,成功創建了第一個代碼文件。
在隨后的項目實現過程中,CodeBuddy 一直是這樣邊思考邊唰唰唰地寫代碼,每個代碼文件的邏輯都清晰可見,筆者只需要點“接受”即可,很快得到了一個可以運行的貪吃蛇小游戲。
基礎的功能實現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可以繼續向 CodeBuddy 提要求,對項目進行優化:“游戲界面過于簡單,希望把蛇和食物都做得美觀一點,色彩豐富一些。”
CodeBuddy 很快給出了具體的改進方向和修改方案,可以看到,新版的貪吃蛇畫面好看多了。
當然,只要你想,這款貪吃蛇游戲還可以繼續交給 CodeBuddy 優化。這也是氛圍編程的真正魅力所在——開發者不需要把時間花在編程上,而是更多地關注用戶體驗和功能實現,把腦海中的創意變成真正可落地的應用。
除了能夠根據自然語言自動生成可執行的應用,CodeBuddy 的 Craft 模式還能自主完成多文件代碼生成和改寫,并以 diff 視圖的形式進行分欄展示。
此外,還能一鍵定位基于對話生成的代碼文件內容,點擊藍色顯示的代碼文件,可以直接跳轉到對應文件。
目前,CodeBuddy 支持Visual Studio Code、 JetBrains IDEs (IntellidIDEA、Rider、Pycharm、Android Studio、鴻蒙 DevEco Studio) 、Visual Studio、Cloudstudio 、微信開發者小程序工具等多個主流 IDE,并支持 Java、Python,、Go、C/C++、JavaScript、TypeScript、HTML、PHP、Ruby、Rust Swift、Scala、Lua、Dart、Node.JS、CSS3 等 200+ 種編程語言。
值得一提的是,CodeBuddy 還是國內首個支持 MCP (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協議) 的代碼助手。MCP 通過標準化 AI 系統與數據源的交互方式,能夠幫助模型獲取更豐富的上下文信息,從而生成更準確、更相關的響應。
這也意味著,MCP 能夠讓氛圍編程更進一步——代碼不再只是停留在編輯器里,而是具備標準化“接入流程”的能力,串聯端到端的開發全流程,大幅降低開發難度。目前,開發者可以單擊 Craft 的 MCP 市場按鈕,看到豐富的、預置的 MCP Server,并且可以一鍵安裝。
代碼“屎山”,終于有救了
氛圍編程在全球范圍內掀起的熱潮還在繼續,并深刻影響著軟件開發行業。但在這股熱潮背后,也暗藏挑戰。其中,最大的爭議就是代碼質量和可維護性問題。
在軟件開發中,代碼“屎山”一直是開發者們的“心病”。所謂代碼“屎山”,指的是那些結構混亂、質量低下的代碼,這些代碼往往難以維護、難以擴展,甚至難以理解。在過去,由于開發環境相對較為穩定,代碼變更率相對較低,代碼“屎山”問題尚在可控范圍內。
如今,隨著軟件項目的復雜度和規模不斷增加,以及 AI 編程的興起,代碼變更率(指在編寫后不到兩周就被修改或撤銷的代碼行所占的比例)不斷創下新高。此前,GitClear 專門收集了從 2020 年 1 月到 2023 年 12 月之間的 153 百萬行代碼變更記錄,最終得出代碼變更率在 2024 年將是 2021 年 AI 出現之前的兩倍。
當代碼變更率越來越高,開發團隊需要頻繁地對代碼進行修改、擴展或重構,代碼結構很容易變得混亂,可讀性也會降低。對于后加入團隊的開發者而言,要想對這些歷史代碼進行修改或拓展,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理解和梳理代碼邏輯,稍有不慎,不當的修改又會帶來新的問題。此外,不同開發者之間的代碼風格和習慣差異,也可能會導致代碼的混亂和不一致性,最終使得代碼“屎山”問題越來越嚴重。
CodeBuddy 對開發者更加友好的一點在于,它能夠智能生成代碼注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那些歷史代碼背后的邏輯和思想清晰地呈現出來,甚至對每一行代碼都有詳細的解釋。對于開發者而言,這一設計能夠幫其節省時間和精力,在短時間內迅速建立起對代碼的整體認知,快速接手歷史項目。
擁有 5 年后端開發經驗的 Hamil 表示:“CodeBuddy 幫我縮短重復性工作時間,協助編碼復雜業務邏輯代碼與注釋,理解并維護非我開發的歷史代碼,也幫我定位前任遺留 Bug,有效減輕思考負擔和時間成本,超出我的預期!”
此外,CodeBuddy 還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它能根據不同的項目風格,基于上下文理解以及開發者編輯行為,智能感知當前編碼環境,實時提供下一步代碼編輯建議,并給出相應推薦。
10 年資深后端開發 Allen 提到:“CodeBuddy 能夠根據我工程項目的代碼風格提供相應的建議,這些建議與當前項目高度匹配。 通過簡單的注釋,甚至可以自動生成接口,這極大地提高了我的編程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CodeBuddy 已在騰訊內部實現大規模應用。數據顯示,85% 的開發者已使用 CodeBuddy,平均編碼時間縮短超 40%,研發提效超 16%,AI 生成代碼占比超過 40%。
截止目前,CodeBuddy 累計服務超百萬開發者,數千家團隊及等多款國民級產品,如小米集團、美的、榮耀、小鵝通、無限極、創夢天地、正浩創新、萬物云,以及微信、QQ、王者榮耀、騰訊視頻、騰訊會議、騰訊元寶等企業及團隊。
以騰訊醫療健康團隊為例,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隨著項目規模不斷擴大,代碼量和維護成本直線上升。為了解決這些挑戰,騰訊醫療健康團隊引入了 CodeBuddy。CodeBuddy 以其智能編程能力、高效的代碼審查與優化功能,幫助團隊解決重復編碼、快速定位問題及代碼安全等問題。
經過近一年的 AI 代碼助手應用,騰訊醫療健康團隊實現了100% 覆蓋率且保持活躍使用。目前,代碼補全周生成率達 39.81%,周采納率 31.63%,周活躍率 96.82%,團隊近四成代碼由 CodeBuddy 編寫。
在全世界范圍內,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將代碼交給 AI。硅谷知名創業孵化器 Y Combinator (YC) 的最新消息顯示,在 2025 年冬季(W25)這一批 YC 創業公司中,有四分之一的初創團隊表示其 95% 的代碼都是 AI 生成的。
展望未來,或許氛圍編程真的能夠成為軟件開發的主流模式。這種深度的人機協作,能進一步釋放開發者的創造力,讓開發者更加自由地探索技術邊界,從而催生出更多優秀的應用。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CodeBuddy 體驗路徑:
打開 VSCode 或 JetBrains、VS、微信小程序 IDE 等主流 IDE,插件市場搜索「騰訊云代碼助手 CodeBuddy」免費使用;
在 CNB (
https://cnb.cool/
) 中免費使用;
在? CloudStudio(
https://cloudstudio.net/
)中也能免費使用 CodeBuddy;
AICon 2025 強勢來襲,5 月上海站、6 月北京站,雙城聯動,全覽 AI 技術前沿和行業落地。大會聚焦技術與應用深度融合,匯聚 AI Agent、多模態、場景應用、大模型架構創新、智能數據基建、AI 產品設計和出海策略等話題。即刻掃碼購票,一同探索 AI 應用邊界!!
今日薦文
你也「在看」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