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和11日,2025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在上海辰山植物園上演。郎朗、亞當·費舍爾、余隆等音樂家以及兩支百年名團——上海交響樂團與德國杜塞爾多夫交響樂團,為觀眾帶來了兩場不同風格的古典樂盛宴。
創辦于2012年的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是中國歷時最長、售票體量最大的戶外系列古典音樂節,也是目前歐洲廣播聯盟平臺上播放次數最多的中國戶外古典音樂節。今年,由郎朗領銜的第一天演出的5000張門票,在72小時內售罄,刷新了音樂節單場最快銷售紀錄。
對于不少古典樂迷和音樂愛好者來說,每年去辰山音樂節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白天在草坪和花海中露營休憩,夜晚伴著青草香氣和風吟蟲鳴,聆聽世界名團的演奏,在五月度過一個優雅愉快的周末。
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廣播中心常務副主任韓磊談到音樂節創辦的初衷:“其實很多古典樂作品都是描寫自然的,但我們很少有機會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去感受這些音樂的魅力和作曲家的心境。”
13年前,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頻率與建成開園不久的辰山植物園一拍即合,在戶外草坪上舉辦大型古典音樂節。韓磊說:“到了夜晚,這里不只有草坪,植物園溫室的燈光也很漂亮。第一年只有一天的演出,就非常受觀眾歡迎,后來擴充到了兩天,曲目的選擇上也豐富了許多,這個舞臺上還表演過芭蕾、歌劇,給樂迷和觀眾帶來許多新的體驗。”
當古典樂擁抱自然
春夏之交的傍晚,天空從夕陽暈染的金粉色過渡到迷人的藍調時刻。5月11日,鋼琴家郎朗攜手匈牙利國寶級指揮家亞當·費舍爾與德國杜塞爾多夫交響樂團,演繹德奧經典名作。
音樂會在小約翰·施特勞斯《蝙蝠》和舒曼《赫爾曼與多蘿西亞》兩首序曲中開場。在恢弘的弦樂敘事與木管的細膩演繹中,觀眾感受著這支德國百年名團的底蘊,現場瞬間安靜下來。
這場音樂會上半段的重頭戲,是郎朗與亞當·費舍爾以及杜塞爾多夫交響樂團合作演繹門德爾松21歲時創作的《第一鋼琴協奏曲》,音樂充滿浪漫色彩,技巧華麗,富于青年的朝氣。這部作品對于擔任獨奏的郎朗來說意義非凡。22年前,21歲的郎朗簽約環球唱片發行的第一張錄音室專輯中就有這部作品,這是他職業生涯標志性的起點。
郎朗告訴第一財經,這是他首度與指揮家費舍爾以及杜塞爾多夫交響樂團合作,他也很久沒有在國內演奏門德爾松的曲目:“這首曲子特別適合在草地上彈。這是門德爾松年輕時候寫的協奏曲,我覺得它繼承了莫扎特而不是貝多芬的風格,有精神氣的浮動,汽水和香檳的沸騰感,又有點‘仲夏夜之夢’的感覺。”有意思的是,門德爾松曾經擔任過杜塞爾多夫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令此次合作意義非凡。
當晚演出,郎朗的演奏兼具力量與靈動,快速的手指跑動、精準的跳躍,與樂團配合默契,使得音樂充滿了活力,展現作品演奏技巧的同時,富于細膩的情感描繪。協奏曲之后,郎朗加演了《茉莉花》與法雅的《火焰舞》,將全場氣氛推向高潮。
5月11日的演出,則展現了中國音樂家的最新創作與精湛技藝。指揮家余隆執棒上海交響樂團演奏梁皓一作曲的《中國廚房——味覺的盛宴》和《武俠——為紀念金庸百年誕辰而作》,為觀眾帶來中國交響樂的全新風貌。前者以中華美食為主題創作,用音樂描繪最具中國地方特色的美食佳肴,單簧管奏出的溫暖旋律與豎琴的撥奏撫慰人心;后者用音樂描繪金庸筆下快意恩仇的武俠世界,作曲家將小說中不同的人物性格和江湖傳說濃縮在交響曲中,將觀眾代入浪漫而恢弘的音樂江湖。
此外,上海交響樂團的樂隊首席柳鳴、大提琴首席黃北星、長笛首席巴爾托洛梅奧·奧迪西奧與豎琴演奏家孫之陽,分別演繹了薩拉薩蒂《卡門幻想曲》、德沃夏克《月亮頌》和莫扎特《C大調長笛與豎琴協奏曲》第一樂章,帶來獨奏華彩,彰顯新生代演奏家的技藝功底。
一張票根,聯動文化與商業
十三年來,音樂節以開放和親民的方式向大眾普及古典樂,每年邀請世界名團和獨奏家來到辰山,帶來國際水準的演出,在樂迷心中,辰山音樂節已經成為值得信賴的文化品牌。音樂節的舉辦,也給許多與之合作過的音樂家留下深刻印象。
76歲的指揮家亞當·費舍爾曾在2023年率維也納交響樂團來過辰山,這里的自然環境、音響效果,特別是專業觀眾吸引他再度回歸。費舍爾在接受采訪時談到,戶外演出對于樂團和觀眾來說都存在不確定性,他感謝觀眾能夠抱著風雨無阻的心態來欣賞古典樂:“我想門德爾松也會非常高興,有這么多觀眾來這里聽他創作的音樂。”
此次演出是郎朗首度參與上海的戶外演出。郎朗談到,自己非常喜歡戶外演出,藝術生涯的幸運時刻就是在戶外舉辦的芝加哥拉維尼亞音樂節。在草地上聽古典樂,在他看來是人與自然融合的完美形式:“特別舒適,音響效果也很好,還能聽見鳥和風的聲音,聞見花的香氣。”他半開玩笑地說到,彈鋼琴的人一定向往戶外演出:“平時哪有人會愿意給你挪鋼琴,這么沉。小時候就是因為外面很多地方沒有鋼琴,所以總也出不去,玩不了。”
在郎朗看來,古典樂以戶外音樂節的方式去普及很有必要:“在戶外,不需要穿得非常正式,即便有小孩子的聲音也沒有什么影響。現在都追求松弛感,放下功利的心態,走到大自然中去,對于成年人和孩子來說都有益健康。海外也有一些音樂節在夏季舉辦,讓許多平時不進音樂廳的人在自然中聆聽古典樂,愛上古典樂,然后走進音樂廳欣賞古典樂。”
音樂節舉辦期間,辰山植物園變身生活方式集合地,市集上的文創產品琳瑯滿目,還有音樂家咖啡快閃店和熱帶花果館拍照打卡點,全天游客絡繹不絕。韓磊向第一財經表示,古典音樂節IP的打造其實是講述與古典樂有關的故事,讓古典樂成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在自然環境留下與音樂有關系的照片和回憶,品嘗被賦予音樂內涵的咖啡,了解作曲家的風格,考古他們的創作經歷。它會帶領觀眾體驗和感受音樂的方方面面,不止停留在音符本身。”
第一財經了解到,辰山音樂節較早地通過聯動商業的方式,為一張演出票賦予額外價值。一開始,主辦方考慮到這里距離市中心較遠,于是聯動周邊賓館推出套餐優化觀眾的體驗。韓磊說:“我們發現,這里周邊環境很好,空氣新鮮,旅游景點非常豐富,通過音樂節與旅游資源和商圈聯動的方式,能夠給觀眾帶來更多元的消費體驗。”
今年,辰山音樂節在“票根經濟”上增添新玩法,自五一節開始,首次聯動全市82家餐飲、零售、酒店及文旅商戶打造音樂節專屬消費福利。松江當地的特色文旅景點佘山國家森林公園、醉白池、方塔園、影視樂園等也都加入其中推出票價聯動優惠。
音樂節正式開始前一天,5月9日,郎朗現身南京路第一百貨商業中心,與琴童、音樂愛好者面對面交流,為他們的演奏提供專業點評。韓磊透露,由于郎朗領銜的首場演出門票售罄,主辦方希望能夠給沒有買到票的樂迷提供近距離感受鋼琴家藝術魅力的機會,由此在南京路商圈特別開設了“經典947城市音樂會客廳”帶來郎朗公益大師課,演出當天還會轉播音樂節實況并邀請樂評人解說,讓古典樂融入城市公共空間。未來,這項活動或將繼續落地上海多個文化地標,打造城市藝術IP。
大師課活動的舉辦和音樂節門票的快速售罄讓郎朗感受到樂迷的熱情,一些非專業演奏者的水平也給他帶來震撼:“實際上,這幾年聽古典音樂的樂迷的增長幅度,與流行演唱會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看到上海有這么多熱愛古典樂的觀眾,真的特別高興。對于從事古典樂的音樂家來說,非常需要這種熱情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