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皖高峰工作室 陳浩
“這既是一場成績總結會,也是形勢分析會,還是打法部署會。”與會的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科技工作者紛紛表示。
5月12日上午,安徽召開全省科技創新大會,引發外界高度關注。據“皖高峰”觀察,大會之所以熱度高,一方面是因為科技創新是安徽“金字招牌”;另一方面,這些年安徽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經濟實力的爭先進位,都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
堅持科技打頭陣,大會作出具體部署。
全省科技創新大會。圖片來源:安徽日報
“三維”解讀安徽科創
對安徽的科技創新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寄予厚望,三次考察安徽都作出重要指示。
“我們堅持科技打頭陣,下好創新先手棋。”現場,安徽省委書記梁言順指出,近年來,安徽科技創新成果并跑領跑,新質生產力發展動能迸發,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的階段性特征越來越明顯。
記者注意到,安徽科技創新的成效,可以從三個維度解讀。
第一個維度是科技創新本身。
“科技創新策源地建設實現新突破。”這是202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句話。現階段,安徽正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三地一區”,科技創新策源地便是其中之一。
過去一年,安徽科創可圈可點。上述報告指出: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引領高地建設成效顯著——“祖沖之三號”實現超導量子計算最強優越性,聚變能源商業化進程走在世界前列,“天都”雙星實現繞月編隊飛行。同時,一批技術和產品打破國外壟斷,如九韶內核軟件、超導質子回旋加速器等。此外,多語種智能語音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第二個維度是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同頻共振。
先看經營主體。2024年,安徽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5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753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3家,總數均居全國第一方陣,“在安徽,‘喬木’參天、‘灌木’茁壯、‘苗木’蔥郁的創新生態加快形成。”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說。
再看工業運行。在科創的賦能下,安徽工業經濟運行“新”潮澎湃、“高”人一籌。今年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比上年全年提高0.2個百分點,增速居長三角首位。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0.1%,比規上工業高出10.9個百分點。
最后看產業地標。作為安徽新興產業地標,一季度,安徽汽車、新能源汽車產量均位居全國第1,實現歷史性突破。
第三個維度是同頻共振對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今年一季度,安徽GDP同比增長6.2%,創近三年來最好水平。增速不僅領跑長三角,在全國也排在第3位。
安徽科創之所以能夠取得顯著成效并發揮引領作用,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給予科技工作者政治上關懷、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心是重要一條。
“皖高峰”在現場看到,大會為2023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獲獎代表和第十六屆“安徽省黃山友誼獎”獲得者代表頒獎。省委書記為省重大科技成就獎獲得者俞漢青、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獲得者宋云濤頒獎并合影后,2位獲獎者受邀到主席臺就座。
作出具體工作部署
科技創新是一場持久戰,貴在久久為功。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抓科技創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緊迫、更重要。
眼下,安徽正“三個往前趕”——經濟總量在全國往前趕、經濟增速在長三角地區往前趕、各省轄市經濟總量在全國往前趕,亟需科技創新提供更加有力支撐。
堅持科技打頭陣,在全省科技創新大會上,梁言順作出具體工作部署。
一是要胸懷“國之大者”,全力服務保障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聚力突破,既解決眼前的“燃眉之急”,也消除長遠的“心腹之患”。
?長三角區域匯聚了國家許多“壓箱底”的戰略科技力量,其中不少在安徽,例如中國科大、合肥國家實驗室等。這些是科技創新“國家隊”,也是安徽科技創新策源地建設“頂梁柱”。安徽表示,將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加快打造科創引領高地,助力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安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動態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計劃,破解更多“卡脖子”難題。
二是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向“新”而行、以“質”致遠,造就更多“金娃娃”。
在這一方面,安徽三“業”齊發,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推進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實施未來產業培育壯大工程。記者獲悉,安徽正高水平建設一批未來產業先導區,實施人工智能+行動,促進通用智能、低碳能源、生命科學等領域技術產品產業化、產業規模化。
三是要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開放合作,加快把科技創新勢能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安徽將大力實施人才興皖工程,持續升級人才政策,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人才引育留用機制。
另據“皖高峰”了解,在體制改革方面,安徽提出,推進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推深做實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健全天使、風投、創投全覆蓋的基金體系。在開放合作上,當地明確,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
科技創新是一項工程,上下同欲者勝。
“今天的大會,更是一場工作動員會。”一位與會的縣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認真落實本次會議精神,干字當頭、創新爭優,以更大力度、更高標準推進科創產業融合發展,努力為全省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