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臨空區大興片區國際航空總部園內“水晶眼”玻璃幕窗全面啟動安裝。“水晶眼”憑借獨特設計與創新技術,成為臨空區大興片區的亮眼打卡地。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國際航空總部園共設有15個“水晶眼”,其中位于1號樓的“水晶眼”橫跨五層樓,面積達230平方米,約13米挑高空間。設計方面,“水晶眼”的設計靈感,契合大興國際機場作為國際樞紐的開放屬性與北京南中軸線的深厚文化底蘊,源自“天圓地方”的傳統理念與航天器舷窗的科技視角,象征著人文與科技的交融。
“水晶眼”不僅成為國際航空總部園的“亮眼”區域標識,更是國內異形建筑設計與施工以及科技硬實力方面的新標桿。面對復雜造型與超大跨度的設計施工挑戰,項目團隊通過數字技術生成數萬組精準部件數據。據悉,“水晶眼”在加工階段采用數控激光切割和全自動焊接技術完成骨架高精度拼接,刷新了國內曲面幕墻工藝水平。吊裝環節則憑借毫米級激光定位裝配技術,實現數字模型與實體的100%還原。作為國內首個采用輕鋼骨架和節能玻璃組合的建筑幕墻應用,“水晶眼”玻璃幕窗可有效減少項目冬季采暖及夏季空調能耗。
隨著“水晶眼”的逐一亮相,國際航空總部園正用科技美學圈粉全球企業。憑借“水晶眼”的獨特設計功能,將打破了傳統辦公空間的局限性,營造出全新的商務社交場景,為入駐企業用戶提供遠眺大興機場與中央公園的獨特視野及跨越樓層的共享空間。據新航城公司負責人介紹,國際航空總部園落成后,將依托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政策優勢,聚焦總部集群、航空科創等產業領域,打造多個產業平臺,構建從技術平臺、產業集聚到人才發展的產業生態,對臨空區大興片區落實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戰略定位,推動航空科創產業集群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知依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楊益
編輯/倪家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