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未占上風,特朗普竟調轉槍口,拿歐盟撒氣。那么,歐盟會乖乖就范,還是另尋出路與中國攜手?
【特朗普譴責歐盟對美國實在不公平】
就在中美發布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幾個小時后,特朗普轉頭突然對歐盟“開火”。他在白宮的記者會上拋出這樣一番指責,稱歐盟比中國“更惡劣”。顯然,特朗普這是剛被中國滅了威風,轉頭拿盟友撒氣。
特朗普對歐盟的控訴可以說是從多方面發力。他不僅批評歐盟在汽車貿易上設置障礙,還指責他們以低價傾銷農產品,并且對蘋果、谷歌和Meta等美國公司發難。除此之外,他還把美國天價藥品的鍋甩給了歐盟,認為他們在藥價上對美國不夠“體貼”。聽起來,似乎歐盟真的已經踩到了特朗普的每一根痛點。
但眾所周知,這位商人總統,推行的策略總是充滿了商業精算的味道。在他的眼里,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特朗普“美國優先”的政策正在反噬自身】
國際關系在他看來,仿佛只是一場大型的商業競賽,勝者為王,無論代價幾何。合作與共贏?那是什么?他的行為可以堪稱是經典的“美國優先”,這種姿態雖然暫時地吸引了一些內部選民的歡呼,卻也使國際伙伴心生芥蒂。
實際上,特朗普的這些指責更像是一種“甩鍋”行為,掩蓋不了自身的問題。此前,他的政府已經對歐洲的商品征收了“對等關稅”,還對進口汽車和鋼鋁祭出了高額稅率。
即便他現在暫停了部分“對等關稅”,但10%和25%的基準關稅依然堅挺地存在。歐盟想要通過談判取消這些關稅的努力一次次落空,特朗普顯得異常冷漠。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咄咄逼人與他上周,對待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態度形成了鮮明對比。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拒絕與特朗普會面】
彼時,他對馮德萊恩贊譽有加,說她“非常出色”,并表示希望盡快見面。然而轉眼間卻又直指歐盟是“貿易舞弊者”。真是一言不合就翻臉,這樣的變臉速度堪稱外交界的超音速。
不過,馮德萊恩對此也不為所動,表示只有在確定具體貿易方案的情況下才愿意見面,給特朗普的“盛情邀約”潑了盆冷水。
歐盟自己也沒閑著,他們提出了一些潛在的讓步措施,包括放寬數字監管,放寬對中國所謂“產能過剩”的遏制等等。與此同時,中歐之間也已達成共識,準備同步取消長達四年的相互限制。
不僅如此,歐盟還威脅,美國若是繼續強硬,那我們就用報復性關稅伺候,看誰跟誰狠。
《外交事務》雜志更是大膽預判,歐美傳統聯盟已經搖搖欲墜,歐洲必須掌握自己的命運。
【歐盟逐漸意識到美國的真面目】
美國對歐洲的態度越來越敵視,削弱歐洲、貿易勒索歐洲的意圖昭然若揭。美軍駐扎在歐盟國家,表面上看像是“保護傘”,但實則讓歐洲在軍事、經濟和政治獨立上舉步維艱。
特朗普在對華關稅戰中折戟沉沙后,現在把目標轉向歐盟,或許他認為相比起中國,歐盟是個更易對付的對手。歐盟高價購買美國的石油、天然氣和武器,但始終無法滿足特朗普的胃口。
但實際上,美國和歐盟之間在很多問題上是直接競爭對手,比如法國農民就對美國的農產品進入歐盟市場十分抵觸。
【中美共同發布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特朗普在關稅戰的順序上更是打錯了算盤,先與中國對抗導致自己先慫,而歐盟則在旁觀望,看到了中國最后成功談判的果實,可能也會效仿中方的策略,硬到底。
如果特朗普真的對歐盟實施高額關稅,那么中歐投資協議的簽訂可能會加快進程,甚至推動全球去美元化的速度加快。
分析指出,中歐走到一起,不僅僅意味著一個新貿易關系的建立,更象征著美國多年來“合縱連橫策略”的失敗。
從奧巴馬時期開始,美國就試圖拉幫結派對抗中國,拜登上臺之后也是大搞意識形態外交和盟友外交,這其中尤其拉攏歐盟。然而,特朗普的“不分青紅皂白”的關稅政策,似乎正在將他“前輩們”所鋪好的外交之路逐漸蠶食殆盡。
【歐盟宣布將進一步轉向亞洲】
拋開政治辭令,這場關稅戰的真相是,歐盟經濟正處于困境,并且面對難民潮、俄烏沖突以及制造業流失的問題。
這樣的背景下,歐盟與中國的接近也許并不令人意外。特朗普或許在國內可以憑借貿易戰的姿態博得一些支持,但在國際舞臺上,他高舉的關稅大棒只會讓美國更加孤立。
與此相反,中國一直堅持平等、互利、共贏的理念,在全球化浪潮中積極推動多邊貿易合作。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意識到,與中國合作才是明智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