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人文諸葛 啟智陽朔
第十三屆陽朔諸葛亮文化旅游節邀您共赴智慧之旅
圖為“三國演繹·武侯風華”民俗巡游活動。盧曉玲攝
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助力“建設陽朔先導區 建功桂林世旅城”,深入挖掘與弘揚陽朔縣名人文化、民俗文化,5月10日至11日,以“人文諸葛·啟智陽朔”為主題的第十三屆陽朔諸葛亮文化旅游節精彩上演,吸引了眾多專家學者、外國友人、游客及當地群眾參與。
5月10日,“遇龍河畔話臥龍——‘人文諸葛·啟智陽朔’諸葛亮文化賦能‘建設陽朔先導區 建功桂林世旅城’專家咨詢會”在河畔酒店多功能會議室召開。會上,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山大學、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以及中國《史記》研究會、河南省三國文化研究會諸葛亮分會等北京、河南、山東、湖北、廣東、廣西等地的專家學者以及外國友人圍繞陽朔諸葛亮文化的特色亮點、文化賦能新路徑,以及如何將諸葛亮文化融入旅游場景助力鄉村振興等話題建言獻策。
桂林市政協副主席、陽朔縣委書記孫國梁講話時表示,陽朔山水秀麗,人文底蘊深厚,是我國華南地區最大的諸葛亮后裔聚居地,諸葛亮文化在喀斯特山水間,立體展現出了“武侯風華”。歷經十三屆的陽朔諸葛亮文化旅游節,是陽朔用“世界級”的山水IP碰撞中華智慧符號IP的生動實踐。這一次盛會,陽朔以“人文諸葛·啟智陽朔”為主題,續寫“陽朔先導區、桂林世旅城”的“隆中對”,用“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的當代雅集,讓陽朔的山水顏值注入了更多的智慧氣質,讓諸葛亮的“錦囊妙計”更好賦能陽朔先導區建設的全面提速提質。
會上,陽朔縣委、縣人民政府為張大可、成長、馬德周、顧世創、岑學貴、王亞娟六位諸葛亮文化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專家頒發了陽朔縣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顧問聘任證書。
本次以“人文諸葛·啟智陽朔”為主題的文化旅游節共有七大項活動。“武侯文化·光耀神州”新媒體傳播通過短視頻聯播和直播連線的形式,擴大了陽朔諸葛亮文化旅游節的影響力;“三國演繹·武侯風華”民俗巡游暨文藝演出活動展示了陽朔的三國文化、武侯文化、民俗文化,推出誦讀《誡子書》、講諸葛亮故事、體驗孔明鎖等節目,吸引了各地游客和國際友人參與,漢英雙語主持的形式讓鄉土味與國際范完美融合;“武侯家訓·薪火相傳”春祭大典展現了非遺特色,廣西各地諸葛后裔、專家學者嘉賓及社會各界有序祭祀諸葛武侯,傳承武侯家訓。期間,還舉行了“三國逐鹿·賽場再現”鎮村籃球、羽毛球比賽,“諸葛智慧·點亮未來”千名學子誦讀《誡子書》活動,“東方智慧·全球共享”國際友人沉浸式體驗諸葛亮發明創造活動,以及專家學者與當地群眾共植“孔明林”等活動。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中國《史記》研究會會長張大可在葡萄面前山植樹后表示:“陽朔縣葡萄鎮是華南最大的諸葛亮后裔聚居鎮,這片樹林取名‘孔明林’,恰到好處,很好地詮釋了諸葛亮精神的家國情懷。”
此次文化旅游節成功舉辦,實現陽朔山水與諸葛亮兩大世界級文化IP的智慧碰撞。通過推動文旅資源創新整合與活化利用,持續豐富“陽朔先導區、桂林世旅城”人文內涵,將傳統文化基因與新時代文旅產業發展需求有機融合,把文化“軟實力”鍛造成發展“硬支撐”,為陽朔旅游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未來,陽朔將持續深化文旅融合實踐,不斷提升文旅品牌市場競爭力與國際影響力,奮力譜寫“山水陽朔·文明中國”新篇章。(諸葛保滿、陳曦文、莫珍玲)
圖為“遇龍河畔話臥龍——‘人文諸葛·啟智陽朔’諸葛亮文化賦能‘建設陽朔先導區 建功桂林世旅城’專家咨詢會”現場。陳曦文攝
圖為專家學者與當地群眾共植“孔明林”。盧曉玲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