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浦竹編制作技藝
竹編是一種用毛竹剖劈而成的篾片或篾絲編織各種實用品的工藝,是人們適應并改造大自然、創造生活的藝術結晶。
寶山區月浦鎮過去地處農耕地區,竹器是當地民眾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這就為月浦竹編制作技藝提供了深厚的生存土壤。朱文瑞師承民間竹編制作工匠申家后人,成為月浦竹編制作技藝的當代傳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材料技術的日新月異,竹編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慢慢淡化,越來越少人使用和制作竹編制品,朱文瑞老先生為了能保護傳承好這項傳統技藝,鉆研創新,讓竹編制品向工藝品方向發展,從原先的粗放工具型,逐漸轉變成精小美觀型,使其煥發出新的藝術魅力和工藝價值,更好地吸引眾多愛好者參與制作,共同傳承保護月浦竹編制作技藝。
點擊觀看視頻
古法合香技藝
古法合香是一門古老的制香技藝,首先須按“炮制十三要”對各種天然香料進行“采、修、揀、摘、揉、刮、篩、涼、切、搗、碾、鎊、挫”等工序進行炮制加工,然后還需進行蒸、煮、炙、炒、曬、烘焙、水飛、窖藏,除雜去異,純粹中和各種香料,再按“君臣左輔”的配伍原則,根據佩香者需求和喜好,將各種天然香料調和制作成各種香品。古法合香的器具也豐富多樣,用于攪拌各種香料,此外,“壓模”“香羅”“擠香筒”“理香刀”等,都體現出古人古法的工藝制造智慧。
羅店民俗畫
羅店民俗畫起源于當地耕漁文化,從早期的灶頭畫、魚燈畫和年畫等演變而來,融合了當地龍船、彩燈、節慶等民俗文化內容,因此在民俗畫的創作中不乏百姓生活、民風民俗、農家場景等主題;羅店民俗畫內容淳樸率真、貼近生活,其素材主要涉及民間蒸年糕、紡紗織布、灶臺年畫、劃龍船等一系列民俗傳統文化;羅店民俗畫沿用國畫創作的傳統技藝,構思獨特、色彩斑斕、形象逼真,以鮮明的具有地域特征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多角度記錄農民的生活、農村的變化,表現美麗鄉村的新氣象、新風貌,傳遞正能量,也反映了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豐收滿載的期許。
香囊制作技藝
香囊又稱錦囊、香包、荷包等。佩戴香囊,既是一種民俗,也是一種預防瘟疫的方法。香囊是用五彩絲線在絲綢或布帛上繡制出各種色彩絢麗的美麗圖案紋飾,縫制成形狀各異、大小不等的繡囊,內裝多種芳香中草藥而成。香囊,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手工藝品,承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
“百草山香囊”傳承和保護了傳統民俗技藝和創新的設計元素,常用的是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如芳香化濁驅瘟的蒼術、山奈、白芷、菖蒲、川芎、辛夷等藥。民間曾有“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
上海之門,為什么是大吳淞?
爭做新時代青年先鋒,他們是寶山區青年先進工作者!
來寶山解鎖這些寶藏野趣露營地,讓你玩到不想回家
通訊員:姚存卓
編輯:潘喬雨
資料:規劃寶山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