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述內容均基于可靠信息來源,詳情見文章末尾。
在中美談判前夕,美方財政部長貝森特公開聲稱,美國方面“并不期待”短期內能夠達成協議,認為談判應以緩解緊張局勢為首要目標。
美國財長貝森特
然而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美國迫切需要與中國展開貿易談判,以防止經濟進一步下滑。甚至有美國官員警告稱:“如果再談不攏,我們真的就麻煩了!”
美國商會會長兼首席執行官蘇珊娜·克拉克
那么,中國到底采取了怎樣的應對策略?這場博弈最終誰會占據上風呢?
港口
貿易交鋒
中美之間的貿易談判拉鋸戰終于告一段落。5月12日,中方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雙方達成了重要共識,會談取得了實質性成果。
央視新聞報道視頻截圖
不過,在這場博弈的幕后,其實暗流涌動。當商務部釋放出“正在評估”中美談判進展的信號時,特朗普誤將其解讀為中國妥協的信號,并隨即高調宣稱:“美國不需要急于簽署任何協議!”
特朗普
面對這樣的態度,中國并沒有退縮。9日,美國西海岸港口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連續12個小時,沒有一艘來自中國的貨輪靠岸。
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港
洛杉磯港負責人科爾德羅在接受CNN采訪時坦言:“這比疫情期間還要冷清,貨架很快就要空了!”
科爾德羅
這一局面讓美國商會坐立不安,他們連夜向白宮發去信函:“請盡快減免關稅!如果再拖延下去,300萬家小企業可能全部倒閉!”
美國商會4月30日致信特朗普政府官員
但特朗普政府似乎對此無動于衷,一邊堅持對中國貨輪征收高額停泊費,一邊大肆宣揚“貿易逆差減少就是勝利”。
特朗普
數據不會撒謊。根據美國航運局統計,自4月以來,從中國駛往美國的貨輪數量下降了近一半,而洛杉磯港單周貨運量更是驟降31%。
海運
美國的企業主們叫苦連天:服裝商找不到廉價的替代面料,電子廠缺乏關鍵零部件,甚至連沃爾瑪的貨架也開始出現短缺。
圖源網絡
經濟學家批評特朗普用經營企業的思維治理國家。中美貿易逆差看似只是數字上的游戲,但實際上卻是兩國產業鏈深度綁定的結果。
特朗普
中國制造不僅是美國“低價商品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核心環節。如果沒有深圳生產的螺絲釘,蘋果手機或許都無法完成組裝。
圖源網絡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的策略似乎另有深意。美國財長貝森特曾透露,談判的目標并不是短期妥協,而是“熬過陣痛期,徹底重塑對華關系”。
貝森特
這種“以長痛換短痛”的邏輯,使得美國企業成為了犧牲品。西雅圖港務局長瑞安·卡爾金斯感嘆道:“我們正在為政治博弈付出代價。”
瑞安·卡爾金斯
中美對話
轉機出現在最后一刻。經過兩天的密集會談,中美雙方在瑞士日內瓦達成了重要共識,會談取得實質性突破。
圖源網絡
消息傳出后,網友們反響熱烈。不過,中美兩國網友的態度卻截然不同。中國網友紛紛留言:“祖國站哪,我就站哪,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祝祖國繁榮昌盛!”
部分網友評價
還有網友表示:“殲10C的一戰成名,離不開談判桌上的平等互惠。真理永遠都在大炮射程之內,中國加油!”“看來外交還得靠硬實力,殲10C將載入史冊!”
網友評價
相比之下,美國網友則更多地表達了對自身利益受損的不滿:“我希望中美能達成共識,讓我重新買到便宜的雞蛋。”由此可見,美國民眾確實深受特朗普關稅政策之害。
美國網友評價
不過,這次談判究竟能否帶來理想的結局,還需拭目以待。畢竟,美國單方面撕毀協議的行為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有網友直言:“美國這種隨時變卦的風格,就算簽了合約也沒什么用,不要太相信他們,美國是個沒有信譽的國家。”
網友評價
總結
這場談判的本質,其實是兩大經濟體在試探誰更能承受壓力。美國以為可以通過關稅施壓逼迫中國屈服,卻低估了全球供應鏈崩潰所帶來的巨大成本。而中國以“貨輪清零”作為反擊手段,同時也暴露了對外需的依賴。
貨輪
最終達成的共識,不過是雙方在懸崖邊緣達成的一種默契。畢竟,真正的貿易戰沒有贏家。但如果華盛頓繼續把談判當作緩兵之計,企圖通過拖延戰術拖垮對手,那么最終受害的只會是美國企業。
信源:觀察者網2025年05月11日——靠岸中國貨船數“歸零”,美國西海岸港口官員驚到了環球時報2025年05月02日——美國商會致信白宮:趕緊減免關稅 我們被小企業的求助淹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