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被形容為“近20多年來最為激烈”的印巴對抗,最終卻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收場——從最初的緊張對峙到全面停火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
停火之后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讓整個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在一次面向全國的講話中特別提到了中國的調停作用,而與此同時,印度國內則秘密逮捕了三名在社交媒體上發表“反莫迪”言論的穆斯林公民。
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事件,實際上揭示了一個事實:莫迪政府精心打造的“強硬領導人”形象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印巴沖突戛然而止,巴基斯坦總理特別感謝中國·】——?
當全面停火的消息傳出后,國際社會迅速掀起了一場爭奪“和平功臣”頭銜的競爭。
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一時間在社交平臺上宣稱停火是“美國一夜之間努力的結果”,國務卿魯比奧也著重強調了美方在過去48小時內與印巴高層進行的密集溝通。
不過,在隨后的全國講話中,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卻用充滿感情的話語特別感謝了中國,將中國描述為巴基斯坦78年歷史中始終堅定支持的“極其值得信賴的朋友”。
這種公開且帶有傾向性的感謝,在國際政治舞臺上釋放出了一個不言自明的信號——在化解印巴危機的過程中,中國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確實在5月10日分別與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以及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進行了電話交流,并明確表達了中方支持印巴停火的立場。
而在參與調解的30多個國家之中,巴基斯坦總理對中國給予如此特殊的感謝,顯然不僅僅出于外交禮節,而是反映了中國在這次危機解決過程中所展現的獨特影響力。
對于印度來說,巴基斯坦總理公開感謝中國而非印度的行為,無疑造成了外交上的尷尬局面。
在南亞地區影響力的競爭中,印度一直將自己視為主導力量。然而,中國的介入以及巴基斯坦對中國的高度認可,在一定程度上對這一地位構成了挑戰。
這樣的微妙外交態勢,給莫迪政府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內部動蕩?印度北方邦拘捕三人·】——?
就在印巴達成停火協議、緊張局勢看似得到緩解的時候,印度國內卻發生了一起引人注目的拘捕事件。
5月11日,印度北方邦松巴德拉地區的警方拘留了三名男子,理由是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針對總理納倫德拉·莫迪的“操控性和令人反感的內容”。
這三個人分別是沙比爾·安薩里、祖拜爾·安薩里和伊扎爾,他們全都是穆斯林。
警方指控他們利用一名巴基斯坦YouTuber的Facebook內容,制作了對總理莫迪進行虛假描述的編輯帖子。
這些帖子被警方認為具有“反印度”的傾向,甚至暗示被告可能向敵方分享了“敏感信息”。
這起表面上普通的網絡言論管控案件,如果放在印巴剛剛停火的大背景下來看,就顯得極具政治敏感性。
三名被捕者均為穆斯林,而在印度的政治語境中,穆斯林群體與巴基斯坦的關系一直是極為敏感的話題。
此外,這一事件發生在北方邦,這個印度人口最多的邦同時也是印度教民族主義情緒最強烈的地區之一,僅2014年這里就發生了占全印度23%的族群暴力事件。
將批評莫迪政府的言論定義為“反印度”的做法,在印巴剛停火這樣一個敏感時期,顯然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
這意味著任何質疑莫迪政府處理印巴沖突方式的聲音,都有可能被視為“反國家”行為而受到打壓。
這一事件反映出莫迪政府在平衡國內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時采取的強硬態度。
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秉持印度教民族主義立場,其提倡的“印度教性”作為一種政治意識形態,主張印度應由印度教徒主導。
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對穆斯林群體的警惕與控制常常被強化,特別是在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上。
在莫迪執政的十年間,印度政治生態中的民主理念不斷遭到侵蝕,批評政府的聲音越來越受到限制。
媒體自由度下降,批評者指出莫迪領導下的印人黨將印度教與民族主義相結合,已經威脅到了印度作為世界上最大民主國家的世俗根基。
莫迪長期以來都在國內外塑造著一位強硬民族主義領導人的形象,尤其是在對外關系方面。
2024年印度大選期間,莫迪將印度國際地位的提升與其個人強人形象緊密聯系在一起,印度街頭隨處可見莫迪畫像,其普及程度幾乎可以與印度盧比上的圣雄甘地相媲美。
然而,這次印巴沖突及其結果,對莫迪精心構建的形象構成了不小的挑戰。
盡管印度聲稱在軍事行動中取得了成功,但巴基斯坦同樣宣稱擊落了印度戰機并俘虜了飛行員。
停火來得如此突然,不禁讓人懷疑印度是否真的如莫迪政府所宣稱的那樣占據優勢。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總理公開特別感謝中國的調解角色,而非印度的妥協,這使得莫迪的強人形象蒙上了一層陰影。
莫迪在4月10日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印中關系重要且意義非凡,兩國需要解決邊境地區長期存在的問題。
這一表態當時被看作是莫迪向中國示好的表現,而現在巴基斯坦公開感謝中國的調解,似乎證實了中國在南亞地區的影響力正在上升,這讓莫迪政府陷入了一種尷尬境地——既要維持對外強硬的姿態,又不得不在實際外交事務中尋求務實的合作。
莫迪政府在國內政治層面的尷尬還體現在2024年6月的印度大選中,莫迪領導的印人黨得票率遠低于預期,不得不與其他政黨聯合組閣。
這是莫迪執政以來首次組建聯合政府,表明他在國內的政治基礎并非堅不可摧。
在這種情況下,拘留批評莫迪的社交媒體用戶可能是政府試圖重塑強硬形象、鞏固支持基礎的一種策略。
北方邦拘留三名穆斯林公民的行為,既滿足了印度教民族主義支持者的期望,也向外界傳遞了莫迪政府依然強硬的信號。
將印巴停火、巴基斯坦感謝中國、印度拘留三人這三件事情結合起來分析,真相逐漸顯現:莫迪政府在外交上面臨著中國影響力上升的挑戰,在軍事上不得不接受與巴基斯坦停火的事實,在國內則通過拘留批評者來維護強人形象。
這種內外政策的矛盾,正是莫迪“強人人設”開始出現裂痕的跡象。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