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湖枇杷花穗遭凍害,專家展開防控調查
基金項目: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地方科技合作項目( CA2020-09 )資助。
江雪芳等
淳安縣位于浙江省西部, 年平均氣溫 17.0 ℃ ,≥10 ℃ 的活動積溫為 5 410 ℃ , 初霜期 11 月下旬,終霜期 3 月上旬,平均無霜期 263 天,年均降水量1 430 mm ,平均年日照時數 1 951 小時。 1959 年新安江電站建成后, 中間海拔 108 m 以下的平川、低丘均成為水域,形成千島湖。千島湖周圍的河谷小平原、庫邊坡地水體效應明顯,熱量豐富,越冬條件好,適宜枇杷生長 。 枇杷是淳安縣第二大水果 , 全縣現有枇杷種植面積 1 066.7 hm 2 ,年產量 7 615 t ,年產值 9 358 萬元。 淳安縣枇杷主栽品種要有大紅袍、大五星、軟條白沙、寧海白、白玉等。 因千島湖“湖泊效應”, 淳安枇杷生態環境好, 品質佳, 市場供不應求。 2009 年淳安縣大紅袍和軟條白沙枇杷分別榮獲蘇州東山杯“全國十大優質枇杷”稱號。 淳安枇杷主要分布在千島湖周圍, 少量分布在離千島湖湖區 2 km 以外的山坡地。 湖邊地形復雜,海拔差異,氣候垂直變化顯著 , 一些地區存在枇杷凍害。 2022 年 12月至 2023 年 1 月淳安縣日最低氣溫多日低于 -3 ℃ ,極端最低溫度達到 -7 ℃ ,枇杷花與幼果發生凍害。 本文調查淳安枇杷凍害發生情況,以期了解凍害損失,為枇杷防凍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調查材料: 2022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 月淳安縣低溫結束后, 2 月 28 日至 3 月 9 日, 在淳安縣金峰鄉茅坪果園、 汾口鎮千優尤果園、 千島湖鎮汪宅果園、千島湖鎮屏湖果園、石林鎮陽山島果園、石林鎮富德果園、燕山分場果園調查 20 年生大紅袍、軟條白沙、寧海白等主栽品種凍害發生情況。每個品種隨機調查 5 株,選擇東南西北 4 個方位各采集花穗 10個,調查不同立地條件、不同栽培管理條件下的花朵與幼果枯萎數,計算成活率與凍死率。
溫度測定: 采用彭云物聯 S10A 自動溫濕度記錄儀觀測枇杷花期溫度變化, 在各個枇杷園離地1.5 m 空曠處懸掛溫度計, 5 min 記錄溫度 1 次,觀察統計最低溫。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受凍情況
淳安縣 3 個枇杷主栽品種中,以紅肉枇杷品種大紅袍成活花果率最高,寧海白最低,品種抗寒性由強到弱依次為大紅袍 > 軟條白沙 > 寧海白(見表 1 )。
表 1 2022 — 2023 年冬千島湖不同枇杷品種花穗果實受凍情況
2.2 不同位置果園枇杷受凍情況
距離: 千島湖鎮汪宅果園離千島湖湖區 2 km以外,沒有千島湖大水體“湖泊效應”,冬季氣溫相對湖區較低,花穗花果凍死率高,凍害也相對較重;而在湖邊的屏湖、 湖中的陽山島枇杷園受水體影響氣溫相對較高,花果凍死率遠低于汪宅果園(見表 2 )。
表 2 2022 — 2023 年冬千島湖不同位置軟條白沙枇杷受凍情況
坡向:坡向不同,接受太陽輻射量不同,光、熱、水等生態條件存在明顯差異。南坡日照充足,氣溫較高;北坡則相反。 座北朝南枇杷園日照時間長、升溫快,樹體光合作用時間長,有利于樹體營養物質積累和提高花果抗逆性。 據觀察,屏湖枇杷園上午 9 : 00左右就有太陽輻射,日落時枇杷園才沒有陽光。得益于枇杷園朝向與千島湖水體小氣候的影響, 屏湖枇杷園凍害都較輕。石林鎮富德果園也類似,南坡朝向與湖區水體的影響下,凍害輕,且成熟期早,富德果園枇杷比淳安汪宅枇杷提早成熟 15 天左右。而汾口鎮千優尤果園西北朝向,日照時間短,枇杷園氣溫相對較低,凍死花果率相對較高(見表 3 )。
表 3 2022 — 2023 年冬千島湖不同朝向果園軟條白沙枇杷受凍情況
海拔:在一定立地環境下,隨著海拔降低,極端低溫更低, 凍害發生概率升高; 而山頭和山脊枇杷園,因兩側空氣易流動,冷空氣不易沉積,一般不會受凍。據調查,千島湖鎮屏湖枇杷園公路上方枇杷凍害相對較輕;公路下方低洼地,冷空氣易沉積,凍害相對較重,到最低凹處幾乎全部花果受凍。山頂或山坡中部果園,日照時間長,升溫快,氣溫高,凍害相對輕(見表 4 )。
表 4 2022 — 2023 年冬千島湖不同海拔果園軟條白沙枇杷受凍情況
2.3 不同栽培方式
在金峰鄉茅坪枇杷園,強冷空氣來臨時,根據彭云物聯自動溫濕度儀信息, 大棚內氣溫接近 0 ℃ 時采用內燃油機加溫, 大棚溫度 ≤-3 ℃ 的時間少,成活花果率高于同果園露地栽培(見表 5 )。
表 5 2022 — 2023 年冬千島湖不同栽培方式軟條白沙枇杷受凍情況
2.4 樹勢強弱
金峰鄉茅坪枇杷園每年施肥 3 次, 4 月上旬施壯果肥, 6 月上旬施采果肥, 9 月上旬施基肥,每年株施有機肥 40 kg+ 氮磷鉀配方肥 ( 18∶6∶16 ) 3~5 kg+ 硼砂 20 g ;夏季、秋季各修剪 1 次;主干分層樹形,樹體通風透光; 防治花腐病和梨木虱 2 次、 天牛若干次。 因肥水管理與病蟲害防控較好, 該果園葉片墨綠色,結果枝粗壯,花穗大,花期長,樹勢強。 而千島湖鎮汪宅果園肥水管理差,施肥量少;植株不修剪,枝條交叉重疊,細弱枝多,葉片黃綠色,樹勢較金峰茅坪果園弱,花期早,凍死花果率較高(見表 6 )。
表 6 2022 — 2023 年冬千島湖不同樹勢軟條白沙枇杷受凍情況
2.5 凍害氣候因素分析
花期降雨: 淳安縣 2022 年 11 — 12 月降雨量偏多,日照時數減少,尤其 11 月下旬至 12 月上旬(見表 7 );此時正值枇杷盛花期,造成盛開的枇杷花易感染花腐病,授粉受精不良而更容易受凍。
表 7 2022 年 11 — 12 月淳安枇杷花果期光照與降水
花期持續低溫: 2022 年 12 月 1 日、 12 月 16 —19 日、 12 月 23 — 25 日有 3 次較強冷空氣過程(見表8 )。 因淳安縣 2022 年 7 — 10 月氣溫比往年顯著偏高,降水量偏少,光照偏多,造成枇杷花期比往年偏遲,當年枇杷花于 11 月中下旬至 12 月盛開,由于此時正值花期,枇杷花可耐 -6 ℃ 低溫。 因此,這 3 次冷空氣對枇杷花果影響不是很大。 2023 年 1 月 14 — 16日、 1 月 23 — 26 日當地又遭遇 2 次冷空氣過程,其中 1 月 23 — 26 日強冷空氣過程最為明顯, 1 月 25 日最低溫度為當年冬季最低。 2023 年 1 月最低氣溫 ≤-3 ℃ 的時間 4~8 天, 持續時間 1~9 小時 (見表 9 ),-3 ℃ 下幼果因胚珠受凍導致果實不能繼續發育。 枇杷花穗一般有小花 70~150 朵,花期 11 月至 1 月上中旬, 1 月 25 日基本形成花瓣脫落、 萼片閉合的小果,果實直徑達到 0.7~1.1 cm ,此時遇到 -3 ℃ 甚至-7 ℃ 的低溫,幼果受凍嚴重。
表 8 2022 年 12 月千島湖枇杷花果期最低溫度與持續時間
表 9 2023 年 1 月千島湖枇杷花果期最低溫與持續時間
3 小結
3.1 冬季低溫發生時間與凍害
枇杷花期長,開花時間從 10 月持續至翌年 2 月。在浙江, 枇杷花期可分為 10 — 11 月、 12 月、 1 — 2 月3 個階段, 3 批次花。枇杷花抗寒性高于幼果,晚花品種抗寒性相對較高。 通常冬季低溫在 12 月至翌年 2月發生,低溫發生得越晚對枇杷凍害越嚴重。 12 月初的低溫對枇杷影響不大; 1 月下旬低于 -6 ℃ 的低溫下枇杷凍害嚴重,這時 10 — 12 月開花已發育成幼果, 花果幾乎全部凍死, 1 — 2 月開放的第 3 批花可避開凍害。
3.2 立地環境與凍害
淳安縣地形復雜,需選擇適宜地塊建園,否則易發生凍害。 調查發現,湖邊或湖中果園受水體影響,氣溫明顯高于遠離湖區的果園,花果凍害輕。從防凍角度,枇杷種植應充分利用水體環境,盡量選擇近湖區地區建園。另外,山地形成的凹地易出現冷空氣沉積,枇杷園凍害嚴重;果園朝向光照不同,低溫持續時間存在差異。因此,淳安種植枇杷宜選朝南臨湖或湖中山地建園可減輕凍害。
3.3 栽培措施與凍害
選用晚花抗寒品種。供試品種中,相同栽培水平與立地條件下紅肉品種大紅袍的抗寒性強于寧海白、 軟條白沙等白肉品種。 這是由于白沙品種花期比大紅袍早 1 個月左右,相對紅沙品種,花期早的白沙品種不抗寒。在易出現低溫凍害的地區種植枇杷,尤其白沙品種,宜選用抗寒性強、花期較晚的白玉、迎雪、迎霜等白沙品種,花期晚可以避開低溫,減輕凍害威脅 。
采用延遲開花與延長花期管理技術。 枇杷花穗從初開到整穗謝花,歷時 4 個月多。早花 10 月即開,晚花 2 月底至 3 月初。與花相比,幼果不耐凍,因此,早開花發育的果實受凍概率高, 可利用晚花避免凍害。 春梢摘心可有效延遲花期, 當春梢生長至 3~5cm 時摘除新梢,可使初花期延遲 1 個月以上,降低枇杷初花數量以提高后期花量, 提高低溫下的著果穗數 。 11 月每 15 天疏除花穗中開放的早花,使營養向未開放的花蕾和發育中的花蕾集中, 也可延長花穗花期 。 9 月上旬顯蕾前開溝每株施用腐熟的菜籽餅 5 kg+ 商品有機肥 + 氮磷鉀復合肥 ( 18∶6∶16 )0.5 kg ;“元旦”前后觀察葉片顏色,若葉片青綠色,每株樹盤再施氮磷鉀復合肥 ( 18∶6∶16 ) 0.5~1 kg 1~2次,保持葉片墨綠色,加強肥水管理可增強樹勢,提高第二批花和第三批花比例,延長花期,增強枇杷抗寒性 。
培養分層樹形,合理布局花穗著生部位。控制枇杷樹體高度 3.0~3.5 m , 主干高度 30~40 cm , 3~4 層主枝群,各層留主枝 3~4 個,上下兩層不重疊,層間間隔 50~60 cm 。 保持樹體通風透光,提高樹體中下部的花穗比例,使寒冷天氣花穗得到樹體葉片遮擋;秋季剪去粗度 0.5 cm 以下的細弱枝、 細小側枝,密生枝,下垂枝,交叉重疊枝,直立強枝以及旺長枝,疏去弱小花穗枝,培養大花穗,可延長花期 。
做好花穗病蟲害防治。 12 月至翌年 2 月花果期,易出現連續陰雨、低溫冰凍、降雪等災害性天氣,造成葉片、花穗損傷,易感染病菌 。 在陰雨或低溫來臨前,晴天噴霧 6% 春雷霉素 800 倍液 +45% 唑醚·啶酰菌 1 500 倍液 + 茂培 ( 0-45-45 ) 500 倍液,或33.5% 喹啉銅 800 倍液 +35% 啶酰·異菌脲 800 倍液 +茂培( 0-45-45 ) 500 倍液,每月噴施 2 次,抑制花穗腐爛病發生,提高著果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