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莫礪鋒先生為《中華讀書報》創刊30周年(1994—2024)而作,原題《再談讀書人的報紙》。
閱讀中的莫礪鋒先生
十年前《中華讀書報》創刊20周年時,我應邀寫過一篇祝賀的短文,題為《讀書人的報紙》。十個寒暑轉瞬即逝,《中華讀書報》又來約稿。我在這十年中毫無長進,只好接著老話題往下談,故有此題。
我在前文中說:“古人‘二十而冠’,創刊20周年的《中華讀書報》已經長大成人了。”現在我套用前語:“古人‘三十而立’,創刊30周年的《中華讀書報》已經‘而立’了。”何謂“而立”?《論語》何晏注云:“有所成立也。”朱熹注云:“有以自立,則守之固而無所事志矣。”楊伯峻則注云:“(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說法雖異,但都含有“成熟”“自立”的意思。不過孔子平生的修行并未止步于“三十而立”,他還有“四十而不惑”等更高的層次。作為一個喜愛讀書報的讀者,也是經常向她投稿的作者,我衷心希望《中華讀書報》精益求精,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比如我在前文中對讀書報提出的兩點希望,似乎仍有改進的空間。一是新書宣傳,其中頗有不擇精粗的虛言浮夸。二是對某些屬于“常版書”的重要書籍重視不夠,缺少對經典著作的評介或導讀。乘此機會,再重申一遍。
此外我有一點新的建議。讀書報既然是讀書人的報紙,就應該關心讀書人的心思,關心他們對所讀之書的態度。當今出版業空前繁榮,每年出版圖書的總量遠超從前,這當然是可喜的現象。但是圖書的質量如何呢?井噴般地涌現的新版圖書都有閱讀價值嗎?恐怕要打個大大的問號。近年以來,無論在學術界還是創作界,制造偽劣圖書的現象已不鮮見。從我本人所在的學術界來說,從“學風不正”到“學術腐敗”,丑聞越來越駭人聽聞,社會上的指責也越來越嚴厲。學界歪風邪氣的重要載體就是粗制濫造的所謂“成果”,多數體現為各種“專著”也即圖書。雖說有些認真的學者仍在默默地耕耘,整個學術界并未變成一潭濁水,但是這種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情形不能成為我們對學界風氣漠然視之的借口,理由有二:首先,學術乃天下公器,任何個人的學術活動都是整個學術界的組成部分,正如局部細胞的壞死終將導致整個生命的危險一樣,部分人在學術活動中的不正當行為終將敗壞整個學術界,我們不能滿足于潔身自好而對學界歪風置若罔聞;其次,目前學術腐敗的毒菌不僅出現在個別學者身上,也相當嚴重地侵蝕了出版機構、學術機構、學術評估體系的集體行為,試看現在學術論著的發表、學術成果的評獎和學術課題的評審等活動中,請托、以權謀私等不正之風甚囂塵上,有些地方甚至達到了劣勝優敗的程度。長此以往,這必將導致整個學術界風氣的大潰壞。
學風問題既有個人性質的,也有集體性質的。對于學者個人的學風不正,解決的最佳途徑只能是訴諸其學術良心。對于集體性的學術腐敗,解決的最佳途徑是增進決策、評議等活動的學術性和民主性。當然,自律和他律是相依相存的,上述兩種解決途徑必須互相結合,才能取得成效。但既然后一種學風問題的危害性更大,而它的解決方法只能是他律性質的,所以當務之急是清除后者。在這個方面,我認為《中華讀書報》責無旁貸。《中華讀書報》涉及面廣,閱讀者多,它對圖書的評價和宣傳具有不可替代的引導作用。許多讀者正是從讀書報上看到對某本新書的介紹和評價,才按圖索驥地訪求其書,甚至在閱讀時也被書評的意見先入為主。令人遺憾的是,讀書報刊登的書評似乎以表揚為主,不時看到名不副實的溢美之詞,卻很少見到指陳缺點和糾正錯誤,即使有也只是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雖然像某些學術刊物上那樣把粗制濫造的圖書吹成曠世巨著的雷人書評尚未現身于讀書報,但我們應該防患于未然,見不善如探湯,堅決杜絕那種現象。讀書報應該做的是反其道而行之,即從正面引導健康的學術批評,要鼓勵那些指明缺點、糾正錯誤的書評。只要是出于公心,只要是對書不對人,直言不諱地指出圖書中的錯誤又有何妨?尤其是常識性的錯誤,比如古籍校注類圖書中的硬傷,更應一一指明,以免誤導讀者。我最近在網絡上看到署名為“溫陵蘧廬”的一位網友逐條指明新近出版的古典名著箋注中的知識性硬傷,涉及頗多著作,我覺得應該讓這樣的批評意見在讀書報上公開發表,引起大家的注意和討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從而促使作者更認真地寫作,也促使出版方更認真地審稿、編輯。長此以往,對提升我們的讀書質量不無裨益。
圖書既是讀書人的產品,也是他們的消費品。讀書報上刊登的書評類似實業界關于行內產品的質量評定,它理應得到全體從業者的高度關注。我不認為讀書人是社會的精英,也不認為讀書人所從事的腦力勞動比其他勞動更加高貴。但是既然讀書人從事的工作或多或少總帶有探索真理、闡釋正義的性質,他們就有責任對自己的產品提出更嚴格的質量要求,進而為全社會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如果讀書人也沾染上制造、銷售偽劣產品的歪風邪氣,那么整個社會就會陷于失范的境地。衷心希望《中華讀書報》為改善學風和文風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若能如是,善莫大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