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中國史學界,駱承烈先生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學術巨匠。他以70年的學術生涯、百余部學術專著和1000余篇論文,為中國歷史研究和儒學傳承做出了卓越貢獻。2025年5月11日,曲阜師范大學為慶祝駱承烈先生中國史研究七十年,舉辦了隆重的座談會。這不僅是對先生學術成就的致敬,更是對學術精神的傳承。?駱先生的學術生涯是一部傳奇,他的精神是一座豐碑。他用一生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學者,什么是真正的師者。他的學術成就和人格魅力,不僅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學者,也成為我們心中永恒的榜樣。
在本次座談會中,駱先生的學術成就和人格魅力得到了與會專家和學者的高度評價。他的學生們深情回顧了先生的教誨,表達了對先生的敬意和感激之情。駱先生的學術精神和教育情懷,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無數學子的前行之路。
我們特此推出這篇文章,以表達對駱承烈先生的崇高敬意。通過回顧先生的學術生涯和教育情懷,我們希望激勵更多的年輕學者投身于學術研究,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讓我們一起向駱承烈先生致敬,祝愿先生健康長壽,學術之樹常青!
傳承學術薪火,照亮后學之路——致敬駱承烈先生
張慶明
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人以其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成為時代的燈塔,照亮著后來者的道路。駱承烈先生便是這樣一位令人敬仰的學者。1979年至1983年,我有幸在大學期間聆聽先生的教誨,如今回首,那些歲月依然熠熠生輝,先生的學術精神與人格魅力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
一、學術成就:在歷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輝?
駱承烈先生是中國史研究領域的泰斗,他的學術成就令人矚目。從20歲撰寫第一部學術著作《濟南慘案》開始,先生便踏上了長達70年的學術征程。在這70年中,先生筆耕不輟,先后出版了百余部學術專著與普及著作,發表了1000余篇論文,著作等身。他的研究領域廣泛,尤其在儒學研究方面成就斐然。從曲阜碑刻文獻的整理到《孔子歷史地圖集》的編纂,先生在儒學研究領域開辟了一個又一個新的領域。他的研究成果不僅豐富了中國史的學術寶庫,更為我們理解歷史、傳承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視角和方法。
先生的學術成就不僅在學術界產生了深遠影響,也對社會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通過學術著作和普及讀物,將歷史知識傳播給更廣泛的讀者群體,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先生的《孔子歷史地圖集》更是填補了儒學研究的空白,為研究孔子及其思想提供了直觀而系統的資料。他的學術成就,如同一座座燈塔,照亮了后來者的研究道路。
二、教育情懷: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在先生的課堂上,我們仿佛穿越了時空,與歷史上的先賢對話。先生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們對復雜的歷史事件有了清晰的認識;先生旁征博引的講述,讓我們領略到了學術的魅力。先生不僅傳授知識,更教會我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探索。他鼓勵我們質疑權威,勇于創新,培養了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對學術的敬畏之心。
先生對學生的關愛無微不至。他總是耐心地解答我們的問題,鼓勵我們追求自己的夢想。先生的教誨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我們的心田。在先生的指導下,我們學會了如何做人、如何做學問。先生的言傳身教,讓我們明白了什么是責任,什么是擔當。
先生的教育情懷不僅體現在課堂上,更體現在他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關心。他常常與我們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和學術心得,鼓勵我們在學術道路上不斷前行。先生的這種教育精神,讓我們在畢業后依然受益匪淺,無論是在學術研究還是在其他領域,我們都始終銘記先生的教誨,努力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人格魅力: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先生的人格魅力更是令人折服。他出身貧寒,卻始終保持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學術的執著。先生一生清貧,卻從未抱怨,始終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的挑戰。他的謙遜、他的堅韌、他的豁達,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先生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他擁有什么,而在于他對社會的貢獻。?先生的為人師表不僅體現在學術上,更體現在他的生活態度上。他始終保持著對學術的敬畏和對知識的熱愛,這種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們。先生的生活中沒有奢華的享受,只有對學術的專注和對學生的關愛。他的這種精神,讓我們明白了一位真正學者的風范。
四、后學的傳承與使命?
如今,駱承烈先生已經90高齡,但他依然筆耕不輟,繼續為學術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先生的精神讓我們深受鼓舞。在先生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對學術的執著追求,一種對知識的無限熱愛,一種對社會的責任感。先生是我們心中的燈塔,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
作為先生的學生,我深感榮幸。先生的學術精神和人格魅力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們將以先生為榜樣,努力學習,勇于創新,為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我們向駱承烈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愿先生健康長壽,學術之樹常青!
駱承烈先生的學術生涯是一部傳奇,他的精神是一座豐碑。先生用一生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學者,什么是真正的師者。先生的學術成就和人格魅力將永遠激勵著我們,成為我們心中永恒的榜樣。我們將在先生的指引下,繼續前行,傳承學術薪火,照亮后學之路。
《致敬駱先生》
青絲至皓首,筆耕七十年。
百卷千文著,儒學譜新篇。
杏壇春意暖,桃李綻芳顏。
清貧守志向,德厚育英賢。
高齡仍奮進,燈塔照后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