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勸縣人民法院撒營盤法庭積極探索司法審判和民族團結融合的新模式,將民族團結的種子播撒在每一個司法實踐中,通過創新打造民族同心特色法庭,撒營盤法庭探索出一條“紅色引領、巡回扎根、普法浸潤、調解暖心”的基層治理新路徑。
紅色引擎,黨建鑄魂
撒營盤法庭堅持以黨建為舵,以民族團結為帆,將紅色基因融入司法血脈。通過“主題黨日+民族聯建”的模式,法庭與轄區村黨支部常態化開展“雙語黨課進彝寨”等活動,讓黨員干警與少數民族群眾共學政策、共話發展。設立“黨員示范調解崗”,由熟悉民族語言、風俗的黨員法官帶頭,在土地糾紛、家事矛盾等案件中主動傾聽群眾的司法需求,真正讓黨旗飄揚在民族團結第一線。
巡回審理,法潤鄉野
哪里有糾紛,巡回法庭就走到哪里。撒營盤法庭傳承“背著國徽去開庭”的精神,不斷創新街天法庭、夜間法庭、入戶座談式調解等模式。同時,撒營盤法庭為順應新形勢下多元解紛的工作需求,將調解員納入送達工作中來,實現了“送達+當場訴調”一體化,用干警的跋山涉水贏得群眾的真心認可。
普法強基,法治賦能
撒營盤法庭積極開展法治宣傳活動,重點加強對村委會成員、社會青少年和外來務工人員的法治宣傳教育,重點宣傳與社區居民緊密相關的法律法規,讓群眾知法、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努力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的產生。同時法庭還為多個村組的鄉規民約提供法律建議,有效引導風俗習慣與法治建設的融合。
特色調解,共話和諧
撒營盤法庭院里有棵高大的李子樹,法官時常在樹下完成調解工作,由此,法庭積極總結“李子樹下調解”的工作法。雙語調解員充分利用同一民族的同語言、同心理、同風俗等優勢,有針對性地化解糾紛,及時為矛盾“降溫”。對于調解不成,進入到訴中的案件,再次由熟悉案情的雙語調解員進行勸導,法官配合進行釋法說理,對矛盾進行雙重預防。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撒營盤法庭以紅色引擎為動力,以巡回縱橫為路徑,以普法交響為旋律,以李子樹下調解為音符,奏響了一曲民族團結的法治樂章。下一步,祿勸法院將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讓公平正義的根系深扎彝鄉苗嶺,以司法之力滋養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來源 | 祿勸法院
編輯 | 尹潤云
責編 | 王丹妮
一審 | 詹 輝
二審 | 吳 怡
三審 | 劉 欣
【五四青年節】奮斗的人最年輕——致敬昆法青年
【五一勞動節】致敬昆法最美勞動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