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長袁亭聚一行做客《春城熱線》節目時介紹,根據生態環境部門監測數據,今年一季度,滇池全湖水質為Ⅳ類。
一季度,滇池全湖水質為Ⅳ類
據介紹,根據生態環境部門監測數據,今年一季度,滇池全湖水質為Ⅳ類。從營養狀態看,滇池營養狀態由中度富營養好轉為輕度富營養,營養狀態指數好轉;從水質指標看,滇池主要指標化學需氧量、總磷、高錳酸鹽指數、葉綠素a等指標同比2024年均有好轉;從水體透明度看,滇池水體透明度接近1米,同比2024年提高。
近年來,昆明市滇池管理局通過實施雨污分流、污水處理廠建設、提升藻水處理能力、提升移動排澇能力、實施清污剝離、實施補水工程等措施進一步改善了滇池水質。下一步,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將重點從源頭減排、中端提效、末端攔截、湖內削減等4個方面入手,進一步抓好滇池水環境治理,持續改善滇池水質。
6月30日前
力爭完成7個省級重點排污口整治
通過多年的保護治理,滇池流域35條河道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生態環境部門監測數據顯示,2025年1-3月,35條河道中,Ⅰ~Ⅲ類河道29條,占實際監測總數的87.9%;無劣Ⅴ類河道。
為鞏固和保持好現階段河道水環境治理成效,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將通過分析河道水質監測數據,篩查問題河段、鎖定污水排放疑似區域,精準溯源、迅速整治,盡快恢復河道水質。同時,根據河道水質監測情況,形成不達標河道及Ⅴ類、劣Ⅴ類河道問題清單,下發預警函、提醒問題轄區及時整改。
此外,在抓好河道執法工作的同時,還將按照滇池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整治計劃,持續抓好36個省級重點排污口整治,6月30日前力爭完成洛龍河古城停車場排口、財經學校防洪溝排口、金色大道箱涵、涼亭東溝截污閘、采蓮河暗河出口河道閘等7個省級重點排污口整治,恢復清水通道。按照“應清盡清”的原則,常態化抓好入湖河道清淤,削減內源污染,6月30日前爭取完成第一批116條(段)河道及支流清淤。
全湖依然存在發生輕度及以上水華的風險
進入夏季,又是藍藻水華富集的高峰期。據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滇池藍藻水華防控形勢仍較嚴峻,尤其是夏、秋季節,全湖依然存在發生輕度及以上水華的風險。
目前,昆明市滇池管理局通過視頻監控、人工巡查、無人機航測、遙感影像等多種方式,結合風力、風向、氣溫、降雨、葉綠素a、藻密度等多種因素,每日對藻情進行綜合研判,確保藻情發現得早。
在持續提升處置能力方面,今年還將新增藍藻處置能力50萬立方米/日,藍藻處理能力將進一步提升至133萬立方米/日,確保水華一旦發生處置得了。
昆明市已成立藍藻處置專班,啟動滇池藍藻防控聯合指揮調度專項工作機制。除了增強近岸藍藻打撈處置能力之外,還在藍藻易聚集區域,加強人工巡查,增設推流設施,減少藻類聚集;此外還增加了圍捕船、水車、水泵、生態浮島等設備,進一步提升藍藻水華應急處置效率。
開屏新聞記者 羅宗偉
一審 何曉宇
責任編輯 呂世成 陳潔
責任校對 貓恩泊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