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的王阿姨一向注重養生,聽聞牛奶營養豐富,對身體大有裨益,便開啟了“牛奶養生之旅”。此后半年多,她雷打不動,每天早晚各一瓶牛奶。
起初,王阿姨覺得精神頭似乎足了些,可沒過多久,問題接踵而至。腹脹如鼓,消化不良讓她食不知味,便秘與腹瀉還交替“登門”,攪得她苦不堪言。無奈之下,她前往醫院就診。
醫生詳細問診后,告知她問題就出在過量喝牛奶上。原來,王阿姨脾胃虛寒,而牛奶性微寒,大量飲用加重了脾胃負擔,影響運化功能,這才引發諸多不適。
醫生提醒,牛奶雖好,但要適量,且并非所有人都適合。王阿姨當場愣住,滿心疑惑:“牛奶不是公認的好東西嗎,咋還能傷身?”醫生耐心解釋,讓她明白養生需因人而異,切不可盲目跟風。
為什么中醫不建議喝牛奶?到底能喝嗎
中醫并非絕對不建議喝牛奶,而是會根據個體體質和具體情況提出建議。
從中醫理論看,牛奶性微寒,味甘,歸心、肺、胃經,有補虛損、益肺胃、生津潤腸的功效。體質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者適量飲用,可補充營養、改善體質。但中醫強調陰陽平衡,認為長期過量飲用牛奶可能損傷脾胃陽氣,影響運化功能。體質偏寒、脾胃虛寒者飲用后,易引發腹瀉、腸胃不適。
此外,中醫認為肥甘厚味的食物易生濕邪,牛奶作為此類食物,長期過量飲用可能加重體內濕氣,不利于健康。同時,部分人群存在乳糖不耐受或對牛奶過敏的情況,飲用后可能出現腹痛、腹瀉、咽喉腫脹等不適,這類人群應避免飲用。
在服用中藥期間,中醫也建議避免或減少牛奶攝入,因其某些成分可能與中藥產生相互作用,影響藥效。不過,中醫并不完全反對喝牛奶,而是強調適量飲用,根據個體體質選擇。如有疑慮,可咨詢中醫醫師,同時注意牛奶溫度,避免過熱破壞營養或過冷刺激腸胃。
不同人群,牛奶應該怎么選?
1.兒童
3歲以上兒童首選全脂純牛奶,其脂肪含量可滿足大腦發育需求,且含鈣量高。乳糖耐受兒童可空腹飲用,乳蛋白過敏者需規避。乳糖不耐受兒童可選舒化奶或低乳糖牛奶,通過乳糖酶分解技術減少不耐受問題。挑食兒童適合高鈣高鋅牛奶,貧血風險群體可選鐵強化牛奶。
2.孕婦
孕婦可選擇純牛奶、低脂牛奶、脫脂牛奶、高鈣牛奶或有機牛奶。純牛奶富含優質蛋白質、鈣和多種維生素;低脂和脫脂牛奶適合需要控制脂肪攝入的孕婦;高鈣牛奶能滿足孕婦和胎兒對鈣的需求;有機牛奶則提供優質的營養。
3.老年人
老年人適合低脂牛奶、高鈣牛奶、舒化奶或添加維生素D的牛奶。低脂牛奶有助于控制血脂;高鈣牛奶可預防骨質疏松;舒化奶適合乳糖不耐受者;添加維生素D的牛奶能促進鈣的吸收。
4.特殊健康狀況人群
糖尿病患者可選擇低脂無糖牛奶、高鈣牛奶或無乳糖牛奶;乳糖不耐受者可選低乳糖或無乳糖牛奶;牛奶過敏者應選擇不含牛奶蛋白質的奶制品,如豆奶、椰奶、杏仁奶等。
這幾種“假牛奶”建議少喝,選擇這種牛奶才有益身心
市面上有些“假牛奶”,看似營養,實則可能不利于健康,建議少喝。
含乳飲料就是典型的“假牛奶”。它們配料表首位通常是水,還添加了大量糖分、香精等。比如常見的酸酸乳,口感甜膩,但蛋白質含量遠低于牛奶,長期大量飲用易導致糖分攝入超標,增加肥胖、齲齒風險,還可能影響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
調制乳也需謹慎選擇。部分調制乳為了改善口感或延長保質期,可能會加入添加劑,像植脂末,它含有反式脂肪酸,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還有些調制乳添加了大量糖,使原本健康的牛奶變得不那么有益。
而純牛奶才是真正有益身心的選擇。純牛奶以生牛乳為唯一原料,富含優質蛋白質、鈣、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其中的蛋白質是人體必需氨基酸的良好來源,易于吸收利用;鈣含量高且吸收率好,有助于強健骨骼。
購買牛奶時,一定要仔細查看配料表,優先選擇配料表只有生牛乳的純牛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