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北外灘累計開竣工重大建設工程46個、總體量超過300萬方,引進億元以上重大投資項目335個、總投資超過3000億元。”這是5月13日,記者從北外灘開發建設五周年新聞發布會上獲得的信息。
北外灘是上海航運和金融中心建設的核心承載區域之一,國務院批復的“上海2035”總體規劃明確提出,北外灘作為城市主中心(中央活動區),提升全球城市核心功能,打造“外灘-陸家嘴-北外灘”國際經濟、金融、航運“黃金三角”。
2020年6月北外灘新一輪規劃獲批,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按照“復合緊湊、開放共享、包容互促、創新智慧”的理念,規劃形成“一心兩片、新舊融合”的總體格局。五年來,聚焦上海“五個中心”建設重要使命,北外灘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向“未來都市發展新標桿”穩步邁進。
市規劃資源局局長張玉鑫表示,北外灘堅持全球視野、國際標準,以戰略思維打造五個中心核心功能承載區;堅持中國特色、高點站位,以創新思維打造世界級濱水區和全球會客廳;堅持百年大計、世紀經典,以工匠精神打造超大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引領區。
“施工圖”加快轉化為“實景畫”
五年來,北外灘以控詳規劃為引領,先后建成重大項目23個、155萬方,“施工圖”加快轉化為“實景畫”。
虹口區委書記李謙介紹,北外灘已落地形成了一批標志性規劃項目:世界會客廳,于建黨百年之際落成,已成為重要會議會展集聚之地;480米浦西新地標,歷時兩年完成地下工程,已破土而出;320米白玉蘭廣場頂樓觀景臺開放,可360度盡享魔都璀璨風光;北外灘來福士、雅詩閣國際人才公寓等項目建成開業。
五年來,北外灘也以產業集群為重點,厚植區域發展動能,其中航運和金融產業區域貢獻超45%。目前,已集聚港航企業4700余家,運力占全市近七成;集聚各類金融機構2100余家,資產管理規模超8萬億元,入選上海市首批股權投資集聚區。同時,市區協同,布局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上線交易,貢獻了全市“雙碳”立項標準的三分之二以上。
作為重要發展引擎,北外灘也持續引領虹口加速轉型升級。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五年年均增長12.3%,2024年全區GDP增長8.2%。實施“雙北聯動”,“北外灘高端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和“北中環科創集聚帶”共同入選“上海市服務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建成上海城創金融科技國際產業園、上海創新創意設計研究院、北科創生物技術產業園等高質量科創空間,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壯大。
上海白玉蘭廣場頂層320米高空觀景臺對外開放。蔣迪雯攝
多港并進,助力上海強化“四大功能”
5月13日,北外灘國際法律服務港在上海白玉蘭廣場正式啟動,打造全要素、一站式、共享型法律服務高地。
“隨著濱江岸線由生產性向生活性轉型,北外灘已完成從貨物作業碼頭向航貿戰略節點和國際郵輪母港的蛻變。”虹口區區長呂鳴介紹,“在資金、科技、人才、數據、文化等要素資源匯聚加持下,北外灘以‘樞紐即港’為價值取向,塑造‘多港并進’的功能矩陣,助力上海強化‘四大功能’。”
如今的北外灘,是服務貿易港、科技創新港,也是總部經濟港、國際活力港。
在持續強化藍色航運、金色資管基礎上,北外灘因地制宜發展綠色低碳、紅色文旅、銀色養老、白色醫療以及玫瑰色甜蜜等特色服務業,以絢麗多彩的產業生態,服務貿易的多元形態,不斷提升城區經濟韌性。目前,北外灘科技服務業規模超700億元,占全市比重達13%。五年新增獨角獸企業3家、科技小巨人24家,集聚專精特新234家、高新技術企業407家。
在服務全市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進程中,北外灘始終瞄準產業鏈高端環節和服務鏈高價值區段,實施總部增能計劃,增強區域資源配置能力。目前已集聚各類總部104家,其中跨國公司地區總部35家、民營企業總部30家、貿易型總部27家、創新型總部12家。
北外灘也打造了國際友好型人居環境。目前,共集聚75個國家和地區近2000家外資企業,為全區貢獻近1/4經濟總量。去年新引進法國東方匯理、德國漢宏物流等百家外資,新增瑞士碩軟集團、瑞典伊萊克斯等20家外資總部,實到外資增幅領跑全市。
除了已經啟動的“北外灘國際法律服務港”,未來還將結合“樂業虹口”國家示范項目和北外灘人才會客廳建設,打造“國際人才港”。
虹口起源于港口,發展于港口,也將繁榮于港口。
郵輪停靠北外灘國客中心碼頭。
未來五年,北外灘塑造核心功能的轉型提升期
“過去五年,北外灘開發建設‘小荷才露尖尖角’;未來五年,將是‘長個子’‘壯筋骨’的關鍵時期,也是能不能成為‘家里頂梁柱’,引擎帶動虹口全域發展的檢驗期。”李謙這樣打比方。
據介紹,未來五年,北外灘將從建設施工加速期、轉向塑造核心功能的轉型提升期,虹口也將隨著經濟體量持續擴大和新舊動能加快轉換,進入深度轉型的關鍵階段。
從戰略定位看,北外灘將增強全球資源配置力、增強科技創新驅動力、增強城區文化軟實力、增強現代治理感召力。
具體而言,北外灘將放大世界會客廳效應,集聚更高能級的總部企業、國際功能性機構,促進全球高端要素資源高度集聚、高效配置、高速增值,構建具有競爭力的開放型經濟。
加快自貿區聯動創新區建設,大力發展航運保賠、海事仲裁、貿易融資擔保等聯動創新業務,一體化提升股權投資集聚區、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國際法律服務港等功能,搭建一站式共享開放的“走出去”平臺,成為上海“五個中心”融合發展的重要承載地。
推動產業創新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擴大航運、金融、商貿等支柱產業優勢,壯大綠色低碳、高端智能檢測裝備、生物技術等新興產業集群,做大科技服務、文化創意等特色產業規模,系統提升產業體系綜合競爭力。創新試點功能復合,打造垂直綜合體,完善基金、人才等科創要素資源供給和共享,營造良好的科創生態。
北外灘還將遵循“一心兩片、新舊融合”規劃格局,以片區更新提升區域整體價值。核心區,尚有待開發建設地塊8幅、100萬方,將進一步加大開發強度,4.5公里空中連廊、22公頃無車區也將陸續建成,連同綜合交通體系,形成立體城市空間。
“提籃橋”和“虹口港”東西兩個片區,將賡續傳承城市文脈,激活歷史風貌當代價值,推動文化資源轉化為更新發展優勢,構建上海中心城區標識顯著、古今交融的現代化城市新圖景。
未來,北外灘也將繼續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構建生產、生活、生態有機統一的公共空間網絡。引進上中國際、金光國際等優質教育衛生資源,配套建設人才公寓、低密度住宅等多層次的居住產品,6公頃中央綠軸可直達濱水,實現人與自然和平相處、人與城的雙向奔赴。
世界會客廳夜景。
原標題:《北外灘未來五年:將是“長個子”“壯筋骨”的關鍵時期》
圖片除標注外均由虹口區提供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周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