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貨船在位于京杭大運河淮安段的淮安港裝貨(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 發 (徐昌政 攝)
同處江南水鄉的浙江和江蘇,相繼發力內河航運。
日前,浙江省政府印發《關于高水平建設“航運浙江”的實施意見》,對該省的“航運浙江”建設作出全面部署。根據《實施意見》,浙江將充分發揮內河航運特色優勢,到2030年,高水平建設“航運浙江”取得明顯成效,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國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先行省,內河航運發展水平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此前,江蘇已先后出臺《關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的意見》和《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充分發揮江蘇海江河湖聯動的特色優勢,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實現由水運大省向水運強省高質量轉變,到2035年,全面建成“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一流”的現代化水運體系,水運總體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江浙兩省所在的長三角地區,是我國交通基礎設施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高速鐵路網和高速公路網越織越密,機場密度位居國內前列。擁有如此優良的陸運和航空運輸條件,江浙為何還要大力發展水運?
浙江將謀劃推進浙贛運河等工程
自5月10日正式開始施行的《關于高水平建設“航運浙江”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是浙江首份關于“航運浙江”建設的“路線圖”和“施工圖”。此前的4月7日,浙江省省長劉捷主持召開省政府黨組第44次會議暨省政府第69次常務會議,聽取“航運浙江”建設文件起草情況的匯報,研究部署相關工作。會議指出,要精心謀劃“航運浙江”建設,從高能級開放強省的戰略定位出發,加快打造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
根據《實施意見》,浙江的重點任務包括構建高水平航道網絡、推動港產融合發展、提升航運服務水平等。
其中,在構建高水平航道網絡上,將優化干線航道布局,推進實施內河水運體系聯通工程,謀劃推進浙贛運河、太湖溝通、環杭州灣水運通道等工程;推進干線航道“三升二”(由最高可通行1000噸級船舶的三級航道提升至可通行2000噸級船舶的二級航道),推進京杭運河暢通工程、浙北海河聯運通道工程,實施京杭運河、杭甬運河、錢塘江等二級航道提升項目;實施“通港達園入企”工程,充分利用現有航道資源,挖掘水運“門到門”運輸潛能,有效解決內河航運“最后一公里”問題,實現千噸級船舶通港達園入企。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實施意見》中所提到的浙贛運河,是備受矚目的“世紀水運工程”浙贛粵運河組成部分之一。2021年1月,江西省委、省政府發布《關于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提出將打造世紀水運工程——浙贛粵運河工程。該工程主要由贛粵運河、浙贛運河組成,其中浙贛運河規劃全長約760公里,規劃投資匡算約1700億元。據“浙江交通”微信公眾號,去年3月,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已與江西省交通運輸廳簽訂共同推進浙贛運河前期工作備忘錄。
圖片來源:“浙江交通”微信公眾號
在推動港產融合發展方面,《實施意見》明確,將建強內河港口物流樞紐,推進港口岸線資源整合,持續實施嘉興長三角海河聯運樞紐工程,加快建設南部區域海河聯運中心,建設一批現代化內河港口和大型公共作業區;加強集裝箱碼頭統籌開發,完善內河集裝箱碼頭規劃;大力發展臨港經濟,支持各設區市編制專項規劃,推廣“產業集群+內河港口”協同發展模式,打造長湖申、京杭運河等千億級沿河產業帶。
在提升航運服務水平上,將完善海河聯運服務網絡,加密海河聯運航線,大力拓展長江、淮河、江淮運河、京杭運河等沿線港口航線,海河聯運航線覆蓋長三角主要內河港口;提高內河航運組織化水平,推動大宗貨物運輸“公轉水”,引導適箱貨物“散改集”,同時優化內河航運經營主體結構,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打造年運量超100萬標箱的集裝箱運輸船隊。
根據《實施意見》,浙江的目標是到2030年,高水平建設“航運浙江”取得明顯成效,基本建成高等級航道網絡體系、高能級水運物流體系、高水平航運服務體系等,實現2000噸級船舶通達海港,干線航道通達60%以上省級及以上產業平臺,內河航運組織化智慧化綠色化水平保持全國領先。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國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先行省,內河航運發展水平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實施意見》要求,浙江省交通強省(民航強省)建設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構建上下貫通、協同推進的工作體系。各地要把“航運浙江”建設作為事關全局的重要任務來抓,結合實際制定具體貫徹措施,強化相關要素保障,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江蘇“再造”一條蘇南運河
相較于“航運浙江”建設的剛剛起步,江蘇“水運江蘇”的打造已進行了兩年。
2023年3月,江蘇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進一步發揮水運優勢,推動運輸結構優化調整,緊緊圍繞覆蓋更廣、標準更高、聯動更暢、效益更好的現代化水運體系建設,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實現由水運大省向水運強省高質量轉變。
根據《意見》,江蘇的目標是到2025年,基本形成“聯網暢通、達海通江、優質高效、保障有力”的高等級航道網,二級(準二級)及以上航道里程接近1100公里,形成長江干線橫貫東西、京杭運河縱穿南北的“十字形”主軸;三級及以上航道里程達到2700公里,通達全省87%的縣(市、區)。
到2035年,建成以長江干線、京杭運河為主軸的二級航道網,二級及以上航道高效覆蓋省內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國際樞紐海港,全面建成“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一流”的現代化水運體系,水運總體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隨后,“水運江蘇”的打造正式展開。2023年6月,江蘇省政府在鎮江舉行京杭運河蘇南段航道“三改二”暨諫壁一線船閘擴容改造工程開工儀式和建設動員會,標志著該省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拉開大幕。
流經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四市的京杭運河蘇南段航道“三改二”工程,是《意見》中“加快打造暢通高效的內河航道網”的最重要任務,其節點性工程主要包括諫壁一線船閘擴容改造工程、鎮江新豐滬寧鐵路橋改建工程、常州中天鋼鐵廠區段航道整治工程、蘇州何山橋段航道整治工程等。諫壁船閘位于蘇南運河入江口,是蘇南地區6個通江口門之一,也是京杭運河蘇南段唯一直達長江的船閘,有“江南第一閘”之稱,擴容改造后的諫壁一線船閘將成為“世界內河最大的單梯級船閘”,進一步提升京杭運河通航效率。
2024年被江蘇定位為“全面推進‘水運江蘇’建設之年”。當年3月1日,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明確了打造暢通高效的內河航道網、打造協同一體的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北翼、打造經濟開放的水運物流網等7項重點任務,進一步推動水運聯網、補網、強鏈。
圖片來源:交匯點客戶端
半個多月后,2024年3月19日,江蘇省委、省政府在無錫舉行“水運江蘇”建設工作推進會,對“水運江蘇”的打造進一步作出全面部署。省委書記信長星在會上表示,推進“水運江蘇”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算大賬、算長遠賬。省級層面要完善推進機制,強化統籌調度;各有關部門要協同發力,加強要素保障;各地要立足資源稟賦和基礎條件,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做好水運文章,決不能搞“政績工程”、“面子工程”和“新形象工程”。
據了解,作為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重點標志性項目,京杭運河蘇南段“三改二”工程今年將全面完工,全長212.2公里的蘇南運河由此全線升級為二級航道,相當于“再造”一條蘇南運河,加之京杭運河蘇北段目前已是全線二級航道,屆時將實現2000噸級船舶全天候暢行京杭運河江蘇段。
江浙為何都盯上了水運?
浙江和江蘇都是水運大省,水脈縱橫交織,河道星羅棋布,水運資源得天獨厚。
其中,浙江坐擁世界第一大港寧波舟山港和京杭運河等水運體系,兼具江河湖海稟賦優勢。內河航道總里程近9800公里,形成以錢塘江、京杭運河為主的國家高等級航道里程約1600公里,居全國第4位,全省內陸地市全部通江達海。
江蘇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大江、大河、大湖和大海的省份,水域面積占國土面積的17%、居全國之首,也是全國水網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全省三級及以上內河航道總里程達2616公里,內河航道總里程、等級航道里程等多項指標名列全國前茅,基本形成“聯網通暢、達江通海”航道網。
近年來,隨著新發展格局的加快構建,內河航運在綜合交通體系中的地位作用愈發凸顯。2020年5月,交通運輸部印發《內河航運發展綱要》,提出我國要在2035年基本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到2050年全面建成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東西向跨區域水運大通道高效暢通,南北向跨水系聯通。此后,國內掀起一股修運河的熱潮,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等內陸省份紛紛入局。
自然稟賦優越的江浙也不遑多讓。2023年3月,浙江印發《浙江省建設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示范省實施方案》,開始全力打造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示范省,為全國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提供樣板。同年,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不過,與內陸省份希望借助運河突破內陸之困、圓“通江達海”之夢不同,江浙猛拼水運,意在通過彌補二級及以上航道占比偏低、網絡化程度不高、通達范圍不足、公鐵水結合不夠、國際競爭力不強等短板,重塑水運基礎條件,進而推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將水運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和競爭優勢。
與公路、鐵路、航空等運輸方式相比,水運具有運能大、成本低、能耗省、污染少、占用資源小等獨特優勢,尤其方便大宗貨物的長途運輸。
從成本上看,水路運輸的成本僅相當于鐵路運輸的1/2、公路運輸的1/5、航空運輸的1/20。來自京杭運河蘇北航務管理處的統計顯示,相比公路運輸,依托京杭運河蘇北段運輸到上海,淮安江淮漕運集裝箱公司一趟能節約70%—80%的成本,一年能為客戶節省2.4億元。
同時,相較于陸運,水運可以承載更多的貨物。在長江沿線,一支拖駁船隊的載運能力已經超過萬噸。據測算,一艘萬噸級的貨船與100節火車車廂或400輛大型卡車的載重量相當。在浙江,2024年12月,溫州麗水之間首條甌江集裝箱海河聯運航線正式開通,30多輛集裝箱卡車的裝載量,如今只要一艘船即能完成運輸。
更低的價格、更大的運量,對于同為經濟大省和制造業大省的江浙來說,水運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江蘇水路貨運量占比約38%,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約22個百分點,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地區生產總值比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