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之際
煥新升級完成的
鴻山遺址博物館
要與市民朋友見面啦!
尊敬的觀眾朋友們:
無錫市鴻山遺址博物館將于2025年5月17日(周六)12時起恢復正常開放!
開館時間:周一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館)。前來參觀的游客可關注我館公眾號,通過官方小程序預約并攜帶有效身份證入館參觀!咨詢電話:0510——88529556
無錫市鴻山遺址博物館
2025年5月13日
本次煥新升級后
鴻山遺址博物館有什么新變化?
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展覽展陳更新
改造后的鴻山遺址博物館展陳空間由“鳳鳴鴻山,星移吳越——鴻山遺址考古與歷史文化陳列”、邱承墩原址展廳、“陶源瓷本——鴻山越墓孑遺”、臨時展廳四部分構成。
北館“鳳鳴鴻山,星移吳越”作為全面介紹鴻山遺址及其相關考古成果的主題展廳,涵蓋了鴻山墓群、邱承墩新石器時代遺址、吳家浜遺址的相關內容。
第一篇章 東南震澤,吳越春秋
該展覽以整體敘事為主線,分為“東南震澤,吳越春秋”、“異俗同禮,江南土墩”、“等級有序,鴻山墓群”、“考古寫史,吳越擷珍”四大篇章,從文化地理、墓葬歷史、遺址本體、出土文物等不同角度出發,綜合闡釋鴻山遺址的核心價值。
第二篇章 異俗同禮,江南土墩
邱承墩原址展廳以遺址原狀展示為核心,輔以圖文說明再現考古發掘現場,幫助觀眾直觀認識遺址原貌。
南館“陶源瓷本”以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的青瓷器和陶器為核心,圍繞器物材質與加工技術展開科普,并輔以互動體驗項目,讓觀眾在趣味中深化對文物保護的理解。
盤蛇玲瓏球多媒體廳
升級后的鴻山遺址博物館采用"沉浸式+陳列式"的動靜結合展示模式。除了傳統的展品靜態陳列以外,依托多媒體技術實現沉浸式體驗,包括水晶電子沙盤、全息投影、空氣成像、透明文物互動屏以及AI數字人等。
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公共空間更新
此次公共空間更新設計重點優化入口大廳的功能布局,并在南館設置了青少年活動中心以及公眾教育報告廳。
新設的青少年活動中心可開展手工工作坊、文物修復體驗等活動,將歷史、考古知識轉化為可操作的學習內容,結合學校教育需求設置“第二課堂”。公眾教育報告廳用于舉辦學術講座、研討會及科普論壇,邀請專家解讀文化遺產、考古進展等內容,滿足公眾深度學習需求。
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基礎設施更新
為配合博物館展陳更新提升,對館內基礎設施也進行了全面改造,通過維修更換老化的機電設備、升級安防系統、溫控設備及建筑構造措施,有效提升文物保存條件和安全防范水平。
在改善文物保存條件方面,本次改造通過優化空調系統解決了室內溫差不均的問題,同時引入恒溫恒濕展柜,顯著提升了文物的展示環境質量。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
這座從考古現場生長出的智慧展館
將以創新之姿
為考古遺址的可持續傳承提供有益嘗試
轉發約上好友
一起去升級后的博物館看看吧!
記者:李昕昕
編輯:張穎
校對:小阮
責 編:李旭
編審:朱琰
來 源 :江南晚報、無錫市鴻山遺址博物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