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賀晴
小米汽車近期正陷入“退定”風波。
近日,部分小米SU7 Ultra用戶對選配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提出質疑并要求退定。5月12日,一名下定了SU7 Ultra并選配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的鎖單用戶孫琦(化名)告訴時代財經:“選配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需要加價4.2萬元,但其實際功能與宣傳不符。”
根據今年2月26日小米汽車官方發布的“答網友問”,碳纖維前艙蓋完全復刻小米SU7 Ultra原型車,采用相同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擁有2個貫穿風道,能實現前部空氣高效導流。
根據北京商報報道,網上有博主實測,將鼓風機對著挖孔機蓋吹風,結果紙巾沒有反應。此外,有車主拆解后發現,所謂“雙風道高效導流”碳纖維開孔,既無法有效引導空氣至剎車系統,也未能產生下壓力。目前該相關視頻已下架。
孫琦等部分鎖單用戶認為,高價選配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實際功能并未實現宣傳中的效果,主張退定。據孫琦和另一位鎖單用戶徐果(化名)介紹,目前相關群里的人數在幾百人以上。另據媒體報道,已經有接近400名車主(準車主)集體要求退車。
5月7日,小米汽車在官方發布的“答網友問”中回應稱,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在滿足復刻外造型的需求之外,還提供了部分氣流導出和輔助前艙散熱功能。小米汽車對此前信息表達不夠清晰深表歉意,并提出以下措施:對于未交付的訂單,提供限時改配服務;對于已提車和在本次限時改配結束前選配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的鎖單用戶,將贈送2萬積分。
5月13日,孫琦告訴時代財經,其了解到有小米汽車交付人員稱:如用戶想提車,可在60日內,聯系溝通繼續生產;若超出60日未能溝通申請繼續生產,則視無提車意愿,屆時再協商取消訂單相關事宜。
不過,孫琦認為,“20000的積分,好比歡樂豆。”孫琦告訴時代財經,目前的方案也未明確60天后可以退定金,在無法退定的情況下,自己不打算提車,或許會考慮起訴。
5月13日,時代財經就小米汽車是否有進一步的解決方案,對于上述博主測驗有何回應、以及上述交付人員說法是否屬實向小米汽車方面發去采訪問題,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圖片來源:小米汽車
4.2萬元選裝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受質疑
“最后呢,就是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這是一款新豪車,你們確認能開去上班嗎?真的不需要我們精心設計的電動前備箱嗎?大家真的要買嗎?”2月27日晚,小米SU7 Ultra上市發布會接近尾聲時,小米董事長雷軍介紹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這一配置,并這樣提問在場觀眾。
現場氣氛熱烈,雷軍話音剛落,“要”的聲音此起彼伏。雷軍在發布會上稱:“之前我們沒計劃,鑒于大家去年年底呼聲太大,我們內部爭論很激烈,我也很猶豫,最后還是下決定幫大家開發,但是進度有點來不及,需要晚兩個月交付,有點小貴,有點小貴。”
這個讓雷軍重復兩遍“有點小貴”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選配價格為4.2萬元,且交付等待時間更長。
據小米汽車官方介紹,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采用了行業領先的熱壓罐工藝制作,和很多超跑車型工藝相同。不僅需要6小時高標準工藝的人工鋪貼,還需要6小時的熱壓罐保壓成型。目前原廠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一套模具一天僅可生產一個合格產品,外觀質量、工藝和原材料成本都遠超第三方仿制改裝件。
今年2月26日,小米汽車官方提到,碳纖維前艙蓋完全復刻小米SU7 Ultra原型車,采用相同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擁有2個貫穿風道,能實現前部空氣高效導流。因此,大家看到在2月27日小米SU7 Ultra上市之時,該碳纖維前艙蓋便作為可選配置推出,并明確全系可選原色碳纖維。
被拉滿期待值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成為小米SU7 Ultra的賣點之一,也頗受用戶追捧。據雷軍在3月2日的直播中介紹:“這3天嚇了我一跳,63%的人選擇了開孔前艙蓋。”
徐果告訴時代財經:“一開始我看了SU7 Ultra的紐北視頻,覺得這個車很帥,樣子是原型車。但是第一場發布會Ultra的形態并沒有原型車的挖孔形態,所以我當時沒有考慮。正式發售的發布會上,雷總說為了我們客戶的訴求特意加了挖孔版本。而且我去了線下門店,我問能不能買Max版本然后改這個外觀套件,店員也說挖孔內部結構也改不了,所以我最后才選擇了挖孔版本。”
孫琦則表示,消費者買此車,一是提供情緒價值,二是支持國貨,三是雷軍宣傳挖孔版和紐北挖孔前艙蓋一樣。
今年3月2日,雷軍曾發微博稱:“碳纖維前艙蓋,不僅改了外觀件,內部結構也改了,雙風道直接導向輪轂,支持輪轂散熱”。不過,6小時后,雷軍重新編輯了該條微博為:“碳纖維前艙蓋,不僅改了外觀件,內部結構也改了。”刪除了“雙風道直接導向輪轂,支持輪轂散熱”這一表述。
而在5月7日,小米汽車的官方回復中,其強調: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在滿足復刻外造型的需求之外,還提供了部分氣流導出和輔助前艙散熱功能。
小米汽車同步給出的解決方案是:
1、對于未交付的訂單,我們將提供限時改配服務,可以改回鋁制前艙蓋。不過,改配成功后,車輛將以改配成功時間為起點重新安排生產計劃和計算預計交付時間,不可退回改配前的配置及交付順序。
2、對于已提車和在本次限時改配結束前選配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截至5月10日23:59:59前)的鎖單用戶,我們將贈送2萬積分以表誠意。
孫琦并不認可這一解決方案:“賠償2萬積分相當于歡樂豆。而改配需要重新排隊,等待時間可能長達30-40周。”
孫琦告訴時代財經,無法退定的情況下,自己不打算提車,會考慮起訴。“我的訴求是小米汽車把定金退回。”徐果表示。
“目前,小米汽車官方還沒提出新的解決方案。5月13日,我了解到群里有準車主表示,其相應的交付人員稱:基于當前現狀,您的訂單我們不會繼續生產。如您想繼續提車,您可在60日內,聯系我們溝通繼續生產;若超出60日您未能溝通申請繼續生產,則視您確實無提車意愿,我們再協商取消訂單相關事宜。”孫琦告訴時代財經。不過,孫琦認為這一方案沒有明確表明60天后可退定金。
5月13日,時代財經就上述交付人員說法是否屬實向小米汽車方面發去采訪問題,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退定訴求是否有法律依據?
準車主要求退定的訴求是否有法律依據?廣東大同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朱永平5月13日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用戶訴求的依據是小米到底構不構成虛假宣傳。若用戶基于虛假宣傳作出購車決策,符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條“重大誤解”情形,可主張撤銷合同并返還定金。
另據紅星資本局援引北京京師(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林威觀點:“虛假宣傳行為的認定標準主要在于經營者是否利用廣告或其他方法對商品或服務的關鍵信息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在判斷是否為虛假宣傳時,需要綜合考慮廣告或宣傳的整體效果,以及消費者可能產生的合理理解。如果廣告或宣傳中的信息足以使消費者對商品或服務產生誤解,并因此作出購買決策,那么這種宣傳就很可能被認定為虛假宣傳。”
此外,5月初,小米SU7 Ultra限制1500匹馬力的話題也引發熱議。小米汽車5月7日回應稱:“之前我們推送的更新版本中‘排位模式’功能添加了解鎖條件,給部分用戶帶來了困擾,對此,我們深表歉意。收到大家反饋后,我們高度重視,已暫停了這次推送。”
3月底,小米SU7發生高速事故,該事故引發業內及外界對于“智駕”安全及宣傳的廣泛討論。目前,事故還未有最新進展披露。不過,5月初,小米汽車更改了新車訂購的宣傳頁面,將原來的“智駕”字樣改為了“輔助駕駛”。
據了解,小米汽車4月的交付量首度出現環比下滑。據小米汽車官方數據顯示,4月交付量為2.8萬輛,環比下降3.4%。此次事件核心的小米SU7 Ultra則是今年2月27日上市,是小米汽車目前最高端的車型,售價為52.99萬元起,其上市次日大定訂單就突破15000臺。
5月10日,雷軍發布微博坦言過去一個月是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時間。他稱:“過去一個多月,是我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一段時間,情緒比較低落,取消了一些會議安排和出差計劃,也暫停了一段在社交媒體上的互動。過去這幾年一直很忙,這段時間反而可以靜下心來,仔細思考,確實有一些收獲……”
圖片來源:雷軍微博截圖
有粉絲對雷軍和小米汽車表示支持與理解。5月10日,福建首臺挖孔版小米SU7 Ultra車主發微博稱,“小米SU7 Ultra讓我體驗到科技魅力,也知道背后研發的不易。”
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向時代財經表示:“坦率來講,小米的營銷應該說是非常成功的。尤其在手機時代,當然小米在汽車時代也獲得了一定成功。但是我覺得中間可能還是忽略了一點,汽車工業與手機等數碼產品仍然存在差別。在汽車行業,越高明的營銷一旦‘翻車’所帶來的副作用剛好也是成正比的。”
朱永平還提到,建議車企還是要更加注重“宣傳合規審查機制”,關鍵性能參數需經技術、法務、外部檢測機構三重驗證。對于選裝件,應提供實物展示或3D結構透視圖,避免“云賣車”風險,充分保障“用戶知情保障”。
張毅認為,車企只有用扎實的品質去贏得消費者的信賴。“一方面我們不能否認資本和營銷在汽車行業里面的關鍵作用。但是,恰恰不能踩在紅線,以產品為代價去置換。我相信小米也好、雷軍也好,本質上都很努力,也希望通過扎實的基本功去把產品做好、增強競爭力,扎扎實實打好基礎、進行積累,但是這也確實需要沉淀和時間。”
相關報道
繼“3·29銅陵小米SU7爆燃事故”后,近日一場由數百名小米SU7 Ultra車主發起的退車風波,將小米汽車再次推入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5月7日深夜,小米汽車就近期小米SU7 Ultra車型引發的兩項爭議,“排位模式”解鎖條件變更,以及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功能表述不清問題,發布官方回應并兩次致歉。
小米SU7 Ultra車型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引發爭議
據媒體報道,全國多地車主近日自發組建維權群,300余名車主聯合錄制視頻要求無損退車,有車主委托律師啟動集體訴訟程序,要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主張退一賠三。
據上海證券報消息,5月12日,部分要求無損退車的小米車主對記者表示,5月12日當天,小米汽車客服已經聯系他們,基于當前現狀,原訂單不會再繼續生產,目前可以申請取消流程,但是定金無法退回。
對于小米集團的退車風波,上證報記者分別采訪了汽車行業專家和法律專家,解析小米汽車的回應和法律實踐中的可能發展路徑。
最新回應:可以協商取消訂單,但不能退回定金
5月12日下午,小米汽車上海徐家匯店照常營業。門店工作人員對上證報記者介紹,目前不同細分款的小米SU7車型提車時間不同。其中,最低配置的小米SU7提車時間最長,需要等待7個月,小米SU7 Max會短一些,小米SU7 Ultra車型是最快可以提車的。“越貴的細分車型提車時間越短。”
杭州市民高先生是小米SU7 Ultra鎖單用戶,“我之前不算是米粉,但還是非常認可小米企業的價值觀,感覺雷總產品做得不錯,價格實惠。”高先生說,自己在下定金購買小米SU7 Ultra的時候,很相信小米的產品力。但5月12日他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他不想再繼續等待提車了,原因是對小米汽車近期的表現失望。
截至5月12日,高先生所在的退訂維權群有39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已經交付定金希望退訂的消費者,還有一部分是已經提車的消費者。“我們要求退還定金2萬元。” 高先生說。此外,也有部分消費者覺得應該嚴懲小米汽車方面,按照法律,退一賠三,或者退雙倍定金。
5月12日傍晚,高先生收到來自小米汽車工作人員的最新回應:很抱歉給您帶來疑惑,SU7 Ultra是一款非常不錯的車型,我們真誠希望您再考慮考慮。基于當前現狀,您的訂單我們不會繼續生產。您小米汽車APP展示的預計交付周期不再具有參考性,原預計交付周期作廢。如您想繼續提車,您可在60日內,聯系我們溝通繼續生產。若超出60日您未能溝通申請繼續生產,則視您確實無提車意愿,我們再協商取消訂單相關事宜。
“不用等60天,現在就協商取消。”高先生對小米汽車工作人員說。
“目前可以申請取消流程,但是定金無法退回的。建議看看后續官方的具體答復哈。”小米汽車工作人員回復高先生。
小米汽車被質疑
近日,多名博主反映,小米SU7 Ultra汽車更新了1.7.0車機版本。此次更新對車輛的動力輸出進行了限制,1548匹最大馬力被鎖定,車主需要達成賽道成績才能解鎖,否則只能使用大約900匹馬力。
5月7日深夜,小米汽車就近期小米SU7 Ultra車型引發的兩項爭議——“排位模式”解鎖條件變更以及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功能表述不清問題,發布官方回應并兩次致歉。
對于小米SU7 Ultra“排位模式”功能到底有沒有解鎖條件的質疑,小米汽車表示,之前推送的更新版本中“排位模式”功能添加了解鎖條件,給部分用戶帶來了困擾,對此,小米汽車深表歉意。收到反饋后,小米汽車已暫停了這次推送。已升級的少量用戶,小米汽車將會在下個版本更新中解決。小米汽車已開始推進新版本的開發和測試,預計用時4-8周。
小米此前曾發文回應用戶質疑
對于小米SU7 Ultra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功能質疑,小米汽車也有回應及應對措施。
小米汽車介紹,對于未交付的訂單,公司將提供限時改配服務,可以改回鋁制前艙蓋。對于已提車和在本次限時改配結束前選配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截至5月10日23:59:59前)的鎖單用戶,公司將贈送2萬積分以表誠意。
然而,小米汽車的解釋,并未讓消費者滿意。
有車主認為小米汽車存在貨不對板的問題。在小米SU7 Ultra的官方宣傳中,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被賦予“完全復刻紐北賽道原型車”“實現前部空氣高效導流”“制動系統專屬散熱通道”等技術光環。雷軍本人在直播中也強調,內部結構也都要改,雙風道直接導向輪轂。
然而,當首批車主拆解實車后發現,這個標價4.2萬元的選裝件內部結構與普通版無異,既無導流槽設計,也未與任何散熱系統相連。有車主用鼓風機模擬氣流測試,發現紙巾在開孔處紋絲不動。
5月10日,雷軍發文表示:“過去一個多月,是我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一段時間,情緒比較低落,取消了一些會議安排和出差計劃,也暫停了一段在社交媒體上的互動。過去這幾年一直很忙,這段時間反而可以靜下心來,仔細思考,確實有一些收獲……”
圖為雷軍微博截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