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Ultra最近再度陷入輿論漩渦,300多個車主集體發聲要求退車。
車主組團喊話“無損退車”,小米鞠躬道歉送積分,改配方案打時間差,但絕口不提“退車”倆字。
甚至雷軍在5月10日發表動態,坦誠過去一個月是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一個月,情緒比較低落,但是仍然閉口不談退車。
車主訴求被視若無睹,一時間輿論沸反盈天。
事情就這樣的:
小米汽車針對SU7 Ultra推出“排位模式圈速考核”功能,要求用戶在指定賽道(全國共8條指定賽道)達成官方圈速(如浙賽1分46秒內)方可解鎖全部動力,否則原本宣傳的1548馬力限制在900馬力。
不少身處沒有認證賽道城市的車主認為小米單方面修改了產品功能,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小米此前宣傳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也引發軒然大波。艙蓋售價4.2萬元,官方宣傳其在空氣動力學上具有卓越表現,然而有博主進行測試發現,用鼓風機對著挖孔機蓋吹風,結果發現紙巾毫無反應。
5月7日晚,面對爭議,小米推出了兩項解決方案:
一是未交付訂單用戶,即日起至訂單交付前,可通過官方渠道申請將碳纖維前艙蓋改配為鋁制材質,享受限時免費改配服務;
二是已提車及鎖單用戶,對于在5月10日23:59:59前確認選裝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的車主,將贈送 2 萬小米汽車積分,可等額抵扣車輛保養、精品選購等費用。
解決方案迅速激怒了小米車主,2萬積分僅價值2000元,補償和他們4.2萬元的額外費用相比相差懸殊。他們難以接受補償方案,進而組建維權群希望無損推車。
但是,車主們的退車需求有可能兌現嗎?
有觀點認為:幾無可能!
這不是一場普通的維權,而是小米汽車的品牌生死戰。
退車某種程度上就是承認過錯,因為一旦松口退車,連鎖反應會要了小米的命。
一直走性價比路線的小米,在SU7 Ultra汽車出生的時候,就決定要重塑品牌,撕掉性價比的標簽,53萬的定價承載著小米的“高端夢”,它是要和保時捷、特斯拉掰手腕的。
如果承認自己工藝不行,那這高端形象瞬間崩塌。
蓮花汽車已經發了“真風道”視頻拉踩一腳,同行們各個都在虎視眈眈呢。
所以小米始終以 "信息表達不夠清晰" 輕描淡寫,拒絕承認虛假宣傳,這種態度徹底激怒了用戶。
凡事過滿則虧,小米的故事也在讓我們反思,營銷應該做到什么程度?
小米SU7 Ultra的發布會堪稱“參數界春晚”——1548匹馬力、1.98秒破百、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每一個數字都像一把利刃,精準刺中車迷的腎上腺素。
但是參數狂歡終被流量反噬。退車事件意味著“參數即正義”的幻滅,車主并非抗拒技術,而是厭惡“偽技術敘事”。
如果無法收起“既要銷量又要聲量”的貪婪,反噬的那一天就不會遠了。
(全文完)
已入駐
網易號/頭條號/搜狐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