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伏天時間表剛剛出爐,農民朋友得提前留意。今年入伏時間是7月20日,出伏在8月18日,總共30天。
頭伏從7月20日到29日,中伏7月30日至8月8日,末伏8月9日到18日。
不少人發現,今年入伏時間比往年晚,到底算不算晚入伏?
按老說法“夏至三庚入頭伏”,今年夏至6月21日,第三個庚日正是7月20日。
從農歷看,7月20日是六月廿六,妥妥的六月入伏,屬于晚入伏。
民間有“早入伏涼颼颼,晚入伏熱死牛”的說法,讓人心里發憷。還有句農諺“一年倆六月,伏天熱死牛”,今年剛好閏六月,更讓人擔心。但也有人說,這些老講究沒科學依據,熱不熱還得看天氣實際情況。
不過晚入伏確實有特點,地表積熱時間長,后期高溫可能更集中。
就像往年有些晚伏年份,立秋后還熱得人受不了,出現“秋老虎”。
今年末伏到8月18日,結束時快到處暑,會不會再來高溫反撲?這讓不少農民犯愁,伏天太熱對莊稼影響不小,得提前做準備。比如玉米灌漿期需要水分,可高溫干旱容易減產,得盯著灌溉。
蔬菜大棚更得注意降溫,不然高溫高濕容易生病蟲害,損失可大了。
那從科學角度看,三伏天為啥熱?
主要是副熱帶高壓強勢控制。
今年副高啥時候來?
勢力強不強?
這得看后續氣象監測數據。但全球變暖大趨勢下,夏季極端高溫天氣越來越常見,不能掉以輕心。
現在離入伏還有段時間,提前做好防暑準備很有必要。
農民朋友干活盡量避開中午,早晚涼快時多干,別中暑了。飲食上多吃清淡的,綠豆湯、冬瓜湯備著,解暑又補水。家里有老人孩子的,更得注意室內通風,別長時間吹空調。
有人問,伏天熱對農作物有沒有好處?適當熱天利于作物生長。
但太熱就壞事了,特別是持續高溫加干旱,簡直是莊稼的“大敵”。今年伏天30天,不長不短,可晚入伏的后勁讓人有點擔心。老輩人傳下來的農諺,雖說不能全信,卻也是多年經驗總結。
比如“公伏熱,母伏涼”,今年入伏農歷廿六是雙數,屬母伏。
按這說法,母伏可能沒那么酷熱,可實際天氣誰能說得準?天氣這事兒,變化多端,還得看實時預報,提前做好兩手準備。現在大家最關心的,就是今年伏天最高溫能到多少度?
會不會出現連續十幾天的38℃以上高溫?想想就讓人冒汗。
對種地的農民來說,伏天熱不熱直接關系到收成,必須上心。提前檢修灌溉設備,準備好防曬用具,給莊稼和自己都做好防護。伏天不僅影響農業,日常生活也得調整,防暑降溫是頭等大事。
不管今年伏天是熱是涼,提前準備總沒錯,心里踏實。
您說是不是?晚入伏的年份,您往年遇到過嗎?
熱不熱?今年這三伏天時間表,您記好了沒?
得提前做打算啦。最后提醒,具體天氣還得看臨近預報,這些分析供參考。
大家平時多關注天氣變化,及時調整生產生活安排,別耽誤事兒。總之,面對即將到來的三伏天,早準備早預防,心里不慌。
今年伏天到底啥樣?咱們邊走邊看,多交流多分享經驗。您對今年三伏天有啥看法?
覺得會熱嗎?來評論區聊聊!
關注我們,后續會持續更新三伏天天氣動態,幫您提前應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