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降水量不足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多地出現旱情。中央氣象臺預報顯示,5月12日至17日,黃淮中西部、華北南部等地無有效降水,日最高氣溫將在32℃以上,局地可達37℃以上。作為產糧大省的河南,也遭遇著高溫少雨天氣挑戰。眼下,小麥進入產量形成關鍵期,河南如何打好抗旱保糧攻堅戰?
加強田間管理
“今年我種了380畝小麥,趁著早上溫度低,噴灑磷酸二氫鉀,可以有效抵御干熱風的影響,特別是用上無人機,一天就能噴完。”5月12日,在河南許昌建安區陳曹鄉南北街村的高標準農田里,種糧大戶李繼才說。
伴隨著機器的嗡嗡聲,李繼才熟練地操縱著手柄,指揮一架植保無人機呼嘯離地,緩緩飛向麥田上空,均勻而精準地開展噴灑作業。通過北斗定位系統和熱成像儀器,霧狀的藥物均勻地飄落在翠綠的小麥葉片上,實現厘米級精度,避免重復噴灑或遺漏區域。
“你看,陳曹鄉高標準農田里的小麥普遍長勢都很好。”建安區種業發展與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李保明介紹,因為之前田管到位、水肥充足,小麥的抗寒性、抗倒性也比較好。
為確保夏糧豐產豐收,建安區陳曹鄉政府積極行動,多措并舉,通過微信群、廣播等形式宣傳發動干部、種糧大戶帶頭澆麥。新增機井800眼,確保灌溉用水充足。目前,全鄉8.45萬畝小麥已完成二次澆灌,為小麥豐收打下良好基礎。
在許昌市襄城縣山頭店鎮山頭店村襄城縣福地家庭農場優質小麥示范基地,高級農藝師陳會玲正蹲下身扒開麥穗查看葉片狀態。“老鄉,這幾天持續干熱,影響小麥孕穗灌漿,需要馬上澆水噴肥!”陳會玲叮囑道。
與此同時,種糧大戶范勛旺正調試著智能化灌溉設備。隨處可見的滴灌、噴灌、智能化灌溉等齊上陣,抗旱保苗正緊張有序進行。
陳會玲介紹,當前小麥受高溫少雨影響,大部分麥田仍需二次澆灌,傳統大水漫灌會使土壤板結,現在用滴灌帶精準補水,配合秸稈覆蓋,地里濕度能多保持3天。噴施磷酸二氫鉀和抗旱劑,也能提升小麥細胞保水能力。
為確保小麥中后期田間管理技術服務全覆蓋,襄城縣農業農村局組織8個區域站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群眾結合不同地塊實際墑情和病蟲害發生情況,提供一對一的田間管理技術指導,同時排查全縣機井10589眼,對損壞的機井設施及時更換和維修,“科學抗旱+統防統治”雙管齊下,全力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業生產穩定。
最大限度減損
在平頂山市魯山縣觀音寺鄉石坡頭村的麥田里,村民武軍政等人在農業技術人員指導下噴灑磷酸二氫鉀等藥物,用于防治干熱風帶來的危害。
魯山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學敏介紹,面對今春以來持續出現的高溫干旱天氣和近期的干熱風危害,魯山縣全面動員抗旱澆麥,多措并舉防治小麥病蟲害,最大限度減輕干熱風對小麥造成的損失。今年,全縣夏糧面積46.5萬畝,截至5月5日已澆灌一遍水的麥田面積46.1萬畝。預計夏糧收獲較常年提前一周左右,由于科學管理和防災減災措施的強力落實,夏糧產量和去年同期相比持平,平均畝產經測算在360公斤左右。
“我們將在廣泛動員群眾利用一切機具和水源抗旱澆麥的同時,加快對易發生干熱風的區域噴灑專用藥物,近期全部噴灑到位,及時抓好夏糧生產調度,在抓搶收保歸倉、抓田管促秋糧及秸稈禁燒方面多管齊下,同時在6月底前將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發放到位,激發農戶種糧積極性,確保夏糧產量穩中有增。”魯山縣縣長葉銳說。
持續晴熱高溫的天氣讓鶴壁市種糧大戶董本波有點擔心。5月12日一早他便帶著設備、肥料、藥物來到地頭,查看土壤墑情和小麥長勢,準備適時開展飛防,以降低高溫干旱、干熱風對小麥灌漿的影響。
在技術人員的幫助下,他熟練地配料、兌水、裝機。隨后,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滿載液體肥料的無人機在工作人員的遙控下騰空而起,在麥田上穿梭往返,開始均勻有序地噴灑。
葉面噴肥不僅可以滿足植株后期的養分需求,促進籽粒灌漿,也是防干熱風、防早衰簡便有效的一項技術措施。這還不夠,董本波還準備第二天再給麥子澆一遍水,促進籽粒灌漿,增加小麥粒重,降低干熱風帶來的危害。
為確保夏糧豐收,鶴壁市把抗旱澆麥和防范干熱風作為當前小麥生產的大事、要事和急事來抓,在資金、設備上給予大力支持,并在上級下達專項資金的基礎上,市級配套30萬元,全力做好小麥中后期管理。
鶴壁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科科長李珍珍表示,2025年,鶴壁市播種小麥135.6萬畝,目前整體長勢良好。后期,還將繼續加強“一噴三防”防效監測,全力打贏麥田管理最后一仗,確保小麥穩產增收。
分類抗旱澆灌
受前期持續高溫少雨影響,今年4月份以來氣象干旱發展迅速。河南省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顧偉宗表示,4月20日以來,在自然降雨與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河南出現3次降水過程,河南南部氣象干旱有所緩和,豫西、豫中和豫北的大部以及豫東和豫西南的部分地區仍存在重度以上氣象干旱。
顧偉宗建議重點關注當前旱情對小麥的不利影響、降水極端性強、強對流天氣頻繁、高溫日數偏多等問題。“河南氣溫整體偏高,豫南可能出現階段性高溫熱浪和氣象干旱,需防范高溫干旱復合型氣象災害對工農業生產、居民生活和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做好水資源調度和各項應急準備工作。”顧偉宗說。
河南印發關于抓好抗旱澆麥的緊急通知,就抗旱澆灌、分類指導、服務保障等工作提出要求。組織相關部門滾動開展會商,分析研判發展趨勢,提出應對措施,多措并舉加強保障。同時,統籌做好水源調度,組織大中型灌區開閘放水,排查檢修88萬眼農田灌溉機井,及時修復損壞設施,確保抗旱澆灌需要。省財政緊急安排5000萬元專項資金,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實施國庫現金專項調度,當天下達地方支持開展抗旱澆麥、保糧穩產工作。加強電力、油品供應保障,確保抗旱需要。
科學分類抗旱澆灌是關鍵。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高級農藝師蔣向表示,河南堅持因地制宜、科學抗旱,河庫灌區加大引水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維修涵閘等措施,遠送多澆,擴大灌區澆灌面積;平原灌區發揮機電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機井通電,組織各類排灌機械,努力增加抗旱澆水面積;丘陵崗區利用坑、塘、堰、壩等小型水利工程組織抗旱澆水。組織黨員干部成立抗旱服務隊,發揮社會化服務組織作用,幫助困難群眾抗旱澆灌,努力做到能澆盡澆。
此外,河南搶抓時機推進“一噴三防”。中央下達河南3.86億元,支持各地實施小麥“一噴三防”;3月中下旬,河南省財政又追加下達赤霉病防控資金3000萬元,支持豫南六市開展統防統治。河南各地配套整合資金2.4億元,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抓住關鍵時期,開展統防統治和群防群治,赤霉病預防和“一噴三防”面積1.02億畝次,赤霉病等重大病蟲害總體減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夏先清 楊子佩)
(責任編輯:苗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