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安岳,田野間麥浪翻滾,機聲隆隆,一幅幅生動的豐收畫卷正徐徐展開。
俯瞰麥田風景。閆凱 攝
5月13日,在安岳縣千佛鄉水果村的小麥種植基地,數臺聯合收割機正開足馬力在麥田中來回穿梭。“突突突……”伴隨著陣陣轟鳴,千佛鄉種糧大戶李忠元站在田埂上,看著金黃的麥穗被卷入收割機,臉上寫滿了期待:“在千佛鄉第一年收麥子,希望有個好收成。”
千佛鄉副鄉長宋波介紹,“為確保夏收工作高效有序開展,我們提前謀劃、早部署。”千佛鄉一方面積極聯系農機手進村作業,另一方面全面統計各村收割、耕地和播種需求,科學調配農機設備,實現精準作業。
麥田里,收割機正開足馬力收割小麥。閆凱 攝
據了解,千佛鄉今年共種植優質小麥1300畝,已經全部實現機械化收割。“我們統籌調配了十余臺新型聯合收割機開展集中作業,預計一周內就能完成全鄉收割任務。”宋波介紹,“機械化收割不僅效率高,通過科學調度,還能節約不少人工成本。”
與此同時,在安岳縣元壩鎮佛白村小麥種植基地,同樣是一派繁忙的收割景象。這里的1000余畝小麥已陸續成熟,數臺收割機正在田間忙碌。
“上個月我們就開始為小麥收割工作做準備了。”元壩鎮副鎮長汪強告訴記者,“我們統籌調度了全鎮的農機資源,提前備足了油料,還建立了天氣預警機制。”說話間,他的手機又收到一條氣象消息,“你看,這是最新的天氣預警信息,我們得抓緊這幾天的晴好天氣搶收。”
小麥收割后裝車運輸。閆凱 攝
為確保夏收工作順利推進,元壩鎮采取“掛圖作戰”模式,結合各村(社區)小麥宜收時機,科學制定收割時序。“我們采用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新機具‘四新’保障,實現小麥種植全過程的機械化。”汪強介紹,“今年全鎮小麥平均畝產預計可達450公斤,為夏糧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作為四川省產糧大縣,安岳的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均穩居前列。“目前,全縣3.7萬畝小麥收割工作正有序推進,預計在近期晴好天氣窗口期內可全面完成收割任務。”安岳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同時,我們將做好應季主要農作物的播種準備工作,全力以赴抓好農業生產工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