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在新能源浪潮的推動下,在品牌向上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除了在產品力上不斷突破外,中國頭部汽車品牌還選擇深度嫁接中華深厚的傳統文化,探索汽車作為工業產品之外的文化屬性,與消費者建立情感鏈接。
從比亞迪以“王朝系列”車型命名,并在中控按鍵等細節處使用漢字標識,到“國車”紅旗品牌,與故宮等文化IP合作,在其車型設計中融入“高山流水”、“天圓地方”等意象,無不反映出塑造獨特品牌標識的文化營銷策略。
5月13日,作為“入畫山河中國行”系列文化活動的核心部分,吉利汽車旗下SUV博越家族第四代博越L,選擇在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的實景地杭州富春江畔正式上市。從“百川歸海”前格柵到“璀璨西子”后貫穿燈,再到從中國大好河山中汲取靈感的“出云青”、“云夢藍”等車色命名……都體現出該車“山河美學”的核心設計理念。
面對哈弗H6、長安CS75 PLUS等10萬級燃油SUV的老牌勁旅,第四代博越L除了傳統文化的設計創新,還拋出了“油電同智”的理念,其搭載吉利最新的電子電氣架構和AI數字底盤,并全系標配Flyme Auto智能座艙系統,還可選配25.6英寸的AR-HUD抬頭顯示等配置,對于一款限時9萬出頭起售的SUV而言顯得較為難得。
對于博越L而言,“山河美學”的文化牌,能否助其進一步夯實博越家族累計超過200萬的全球銷量,仍需市場的檢驗。但從更廣闊的視角看,當“中國制造”日益向“中國智造”和“中國創造”轉型,文化自信理應成為品牌向上的內生動力。通過將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以現代設計語言進行創新性表達,不僅可以尋求國內消費者的深層共鳴,也為在全球市場,講述汽車產業的“中國故事”積累寶貴經驗。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全球汽車市場的舞臺上,將有望看到更多閃耀東方美學的中國汽車面孔。
封面新聞記者 劉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