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
強大的《原神》
也逃不過游戲周期律
對一款5歲的游戲,能有多少期待。
或許,對于《原神》的玩家而言,期待的只是版本更新。
只是,還能應對《鳴潮》們的開放世界挑戰嗎?
據時代財經《2025年4月中國常青游戲榜》顯示,4月份共有《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夢幻西游》等32款游戲入圍《常青榜》,數量較一季度末新增2款。
具體來看,入圍《常青榜》的32款產品中,騰訊、網易兩大游戲巨頭依然保持著顯著的領先優勢,分別有10款、7款游戲上榜,分別占比入圍總數的31.25%、21.88%,合計超50%。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位列《常青榜》第九位的米哈游《原神》再度掉出了前十,此次僅位列4月榜單第20位。
今年2月,《原神》曾掉出前十,位列2月《常青榜》第17位。
換言之,較之此前跌落,這次是今年的排名最低點。
反觀米哈游的《崩壞:星穹鐵道(下稱“崩鐵”)》,4月中國地區iOS端預估收入分別為2147.85萬美元(約為1.55億元)。
在《2025年4月中國潛力常青游戲榜》上排名第一,且較之《原神》494.94萬美元的收入,高出太多。
作為米哈游2023年4月上線的一款3D角色扮演類回合制策略手游,《崩鐵》在今年4月迎來兩周年。
上線3.2版本“走過安眠地的花叢”,推出全新角色“遐蝶”與“那刻夏”,并帶來一系列周年慶福利。
這被看作是此番《崩鐵》超越《原神》的根源所在。
事實上,米哈游近年來的熱度正在下滑。
不只是《原神》,米哈游的另外一款重磅游戲《絕區零》,在今年的表現欠佳。
不可否認,前些年的《原神》有著可以比肩國民游戲《王者榮耀》的實力,無論是吸金能力還是全球知名度,《原神》成為了國產游戲的代表。
巔峰期的《原神》更是成為騰訊、網易等游戲公司都不得不重視的存在,常年霸占暢銷榜前十。
米哈游也憑借《原神》,直接從小廠一躍變成幾千人的大廠,緊隨騰訊游戲、網易游戲之后。
然而,《原神》在4月表現不穩定,流水和排名再次下滑,似乎預示著米哈游開始走向十字路口。
這種波動是由于市場競爭加劇,還是《原神》自身在內容更新和玩法創新上遇到了瓶頸?
未來《原神》應該如何調整策略,以保持其在常青游戲榜中的穩定地位?
《崩鐵》超越《原神》,是否意味著米粉們正在搬遷。
對此,時代周報記者張照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強大的《原神》也逃不過游戲周期律,收益波動和游戲迭代受歡迎程度成正比。
在游戲行業中,游戲周期律主要包括上升期、穩定期和下降期,一般的游戲預期的全項目生命周期為3到4年。
原神畢竟是個五歲的游戲了,許多開放世界的內容已經被玩家探索干凈。
如果沒有新的開放世界和新的玩法,一部分用戶就會“節約”出時間去別的“世界”,等待版本更新再回歸。
這種狀態就會直接反映在月度營收表現上。
從2022年開始,《原神》就開始出現類似波動,就在于迭代新版本時,玩家來了,“通關”后就休息,直到下次迭代。
不過,也不用太過擔憂,關鍵就在于“迭代”二字。
開放世界的最大價值就是世界無限。
只要在基本玩法上,不斷開發新的可探索世界,不斷推出不與基本玩法相悖的新玩法體驗和通關挑戰,就可以持續長青下去。
至于終結世界,則可能要直到其游戲畫面和技術確實讓人“難以忍受”為止。
整體而言,《崩鐵》和《原神》,盡管都是二次元游戲,但選取的角度不同。
本身就是米哈游在二次元的更多垂直細分領域探索的一種嘗試,就如《絕區零》想探索二次元動作游戲,卻不被玩家待見那般。
兩個游戲共存了2年,并沒有形成明顯的左右互搏態勢。
所謂米哈游粉絲在游戲間“遷徙”一說,并無證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