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陳錢
近期,Axbio International Limited(簡稱:安序源科技)擬在港交所申請上市,聯席保薦人為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有限公司、浦銀國際融資有限公司。
天眼查顯示,安序源科技成立于2017年,國內運營主體為安序源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安序源生物科技(無錫)有限公司。作為一家需要前期投入大量資金的生命科學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安序源近年來同樣面臨負債率高、持續虧損、研發周期長、市占率低等難題。
1
連續兩年虧損,市場份額偏低
據招股書介紹,安序源科技主要提供生物科技產業鏈的產品與服務組合,核心專業能力集中于集成電路芯片、合成生物學與化學工程、電化學與微流控,以及人工智能四個領域,IC(集成電路)、BT(生物技術)、AI(人工智能)的融合確立了企業的獨特地位。
簡言之,安序源科技是一家為生命科學領域的基因測序儀和其他分子診斷產品提供制造元件的公司。
據悉,安序源科技的核心產品及主要產品包括AxiLona EL-100、AxiLona AXP-100,在研產品有AxiLona AXP-1000、檢測試劑盒以及其他延伸產品及服務。
其中,公司的核心產品AxiLona EL-100是一款基于電化學生物芯片技術的分子診斷產品,目前已于今年三月完成臨床試驗,4月取得江蘇省藥監局第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
另一主要產品AxiLona AXP-100 EL-NGS基因測序儀,公司稱是全球第一款EL-NGS平臺,可同時滿足癌癥及傳染病診斷等臨床應用,以及結構變異研究及單基因疾病調查等科研需求。
在公司的在研產品中,AxiLona AXP-1000是一款配備具有一千萬個納米孔通道的高通量測序芯片,其通量約為AxiLona AXP-100的十倍,公司預計于2026年下半年完成該產品的設計。另一產品檢測試劑盒是為分子診斷產品及EL-NGS平臺開發檢測試劑盒,預計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并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對細菌、病毒及真菌的病原微生物檢測試劑盒的設計驗證。
盡管公司所處行業基因測序是未來肉眼可見的藍海,也是生命科學發展的必然方向,但高度依賴研發、需要持續投入資金、未知性較大是這個行業的共性,想在其中站穩腳跟難度不可謂不大。
財報顯示,安序源科技2023年實現收入、毛利0元,2024年僅實現收入47.9萬美元,實現毛利30.4萬美元,毛利率為63.5%。而2023年、2024年的虧損總額分別是2285.6萬美元、2346.6萬美元,兩年累計虧損4632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33億)。公司稱絕大部分虧損來自研發開支和行政開支。
全球高通量基因測序儀器及耗材市場呈現“金字塔式”的競爭格局,這或許也是企業近年來難以脫穎而出的原因。
資料顯示,基因測序儀器及耗材市場目前由少數跨國生物科技公司主導,市場96.2%的份額被前五大頭部企業瓜分,其中美國公司illumina(因納美)就占據了72.1%的市場份額。在前五大頭部企業中,僅有占9.5%市場份額的MGI是中國企業。
知名商業顧問、企業戰略專家霍虹屹向《港灣商業觀察》表示,全球基因測序市場基本由illumina和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賽默飛)這些巨頭壟斷,這些公司占據超過80%的利潤和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他們的定價權和技術壁壘非常之高,后來者即便有技術突破,往往也難以撼動既有格局。
而安序源科技也在招股書中表明,由于市場競爭的激烈和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以及監管制度的不確定性,可能會讓公司面臨定價下調的情況,在面對供應商時,會因為缺乏足夠的談判能力,導致生產成本高于預期,而面對下游客戶,也會因議價能力的降低從而對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據悉,安序源科技的客戶主要為研究機構和醫院,2023年公司未實現銷售,2024年,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額占據了當年總銷售額的98.1%,其中最大客戶的銷售額占24.8%。2023年-2024年,公司來自銀行利息和政府補貼的收入分別為179.8萬美元、206.1萬美元。
2
資產負債率高企,償債能力偏弱
營收困難的同時,公司的債務問題也逐年凸顯。2023年和2024年,安序源科技的流動負債凈額分別為3807.3萬美元、6303.8萬美元,2024年同比上漲65.57%,而同年的流動資產總值同比下滑29.1%,為3970.7萬美元。
2023年和2024年,公司的負債凈額分別為3331.9萬美元、5827.4萬美元,2024年上漲74.9%,而同期的流動比率僅為0.6倍、0.4倍,經計算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153.72%、228.96%。公司償債能力明顯受壓。
公司稱,流動負債凈額的上升主要是由于銀行存款及現金的減少以及持續研發活動的現金流出所致,負債凈額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的年度虧損。
移步現金流,2023、2024年公司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672.8萬美元、-1500.4萬美元;而投資性現金流更可謂慘不忍睹,2024年足足下滑97.4%,僅為42.2萬美元。2023年和2024年年末,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5426萬美元、3691萬美元,2024年下滑32%左右。
招股書介紹,安序源科技此次的募集資金將用于AxiLona EL-100、AxiLona AXP-100、AxiLona AXP-1000產品的研發和商業化、加強核心技術平臺,進一步鞏固集成電路(IC)、生物技術(BT)、AI的整合以及公司的日常運營。
據悉,生命科學領域的產品從研發設計到進入臨床試驗再到監管注冊以及最后的商業變現可謂是漫漫長路。比如公司的AxiLona AXP-100產品,該產品于2021年推出原型機,2023年推出用于科學研究的版本,而據今年4月港交所披露的招股書,該產品還未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公司也在風險因素中坦言,公司未來的成長取決于在研產品的成功開發、監管批準以及商業化,在研產品能否成功研發并商業化決定了企業能否從中獲利,如果無法緊跟行業和技術的發展步伐,公司業務將嚴重受損。
2023年和2024年,安序源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530萬美元、1140萬美元,2024年減少300萬美元左右,結合投資性現金流的巨幅下滑,或許反映出公司當下面臨的技術瓶頸困境。
霍虹屹表示,基因測序儀器行業具有研發投入高、周期長、商業化不確定大的特征,開發一款有競爭力的產品往往需要數億元的投入、數年的時間,同時還要跨越機械、電子、生物信息等多領域技術壁壘,如果企業上市融資后依然未能推出有競爭力的產品,或許會面臨資金斷鏈和投資人信心的雙重危機,而歷史上,未能突破技術瓶頸,或因技術方案陳舊無法獲監管批準導致產品難以商業化而陷于困境的企業不可謂少。
據悉,約持有安序源科技30.44%的第一控股股東Tian博士,時年54歲,是全球100多項獲授權專利的頂尖科學家,在生物科技和半導體行業已有20多年的經驗,曾擔任DNA測序平臺、跨國制藥公司測序部門的副總裁。
上市融資后公司的困境能否得以紓解,安序源科技能否在Tian博士的帶領下不斷突破,為企業在生命科學領域爭得一席之地,值得關注。(港灣財經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