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起源于中國
1614字
豆腐是一種以黃豆為主要原料的食物,本身沒有什么味道,但是含有高蛋白質,可以被做成各式各樣的菜肴。它起源于中國,擁有美觀、營養價值高、產品種類豐富等特點。
豆腐的功效
補中益氣、清熱潤燥
生津止渴、清潔腸胃
雞蛋包豆腐:
用料
雞蛋(蛋黃也可) 3個
嫩豆腐1塊
淀粉1大勺
生抽2勺(清淡1勺)
蠔油1勺
蕃茄醬4小勺(不愛甜2勺)
雞精1勺
清水1碗
白砂糖1勺
小蔥1根
調醬汁:生抽2勺?蠔油1勺?番茄醬4小勺?雞精1勺?淀粉1勺?1勺白砂糖?1碗清水攪拌均勻
準備好淀粉和雞蛋、豆腐
這個是嫩豆腐,老豆腐太硬做出來不夠嫩。
放在手上切成四塊
要大概這種厚度,太薄的豆腐在裹雞蛋液時容易破。(第二次做在豆腐上撒了點鹽,像煎荷包蛋一樣少量,然后再裹淀粉,這個時候醬汁的生抽可以放1勺)
(第二次做用的是一個雞蛋再加兩個蛋黃,這樣炸出來的豆腐顏色很金黃,新手這種更粘稠的蛋液也好裹豆腐一些)
豆腐切塊裹上淀粉,再裹上雞蛋液
豆腐裹淀粉
裹完淀粉裹雞蛋液(直接用洗干凈的手,筷子不好操作)
鍋中燒油,小火把豆腐煎至兩面金黃。(一邊煎一邊晃動鍋,定型就翻面)
油要多放一點,雞蛋容易糊,所以全程小火,注意翻面。(如果火還是太大,就用手把平底鍋抬起來點,不要糊了)
煎好的豆腐
豆腐擺放在平底鍋里面,倒入調好的醬汁,先中火再小火。(看個人愛好,醬汁的水可以多加點,讓豆腐煮的更入味)
待醬汁快干時,撒上蔥花即可。(有白芝麻也可以撒點裝飾,中間放根香菜葉,小孩吃飯喜歡泡這個湯,所以湯可以多留點)
涼拌豆腐做法和前面一樣的步驟,然后豆腐是放入油鍋炸至兩面金黃,配上涼菜的醬汁即可。(這個豆腐要切的薄一些)
上桌很好看
涼菜系列
西施豆腐:
用料
豆腐一盒
五花肉70克
筍鞭筍2棵(冬筍或春筍適量)
黑木耳50克(泡發好)
雞(鴨)胗 2個
蔥3根
生抽1勺
蠔油1勺
鹽1勺
高湯 (雞湯鴨湯排骨湯肉湯等都可以) 半碗
糖1勺
淀粉3勺
材料準備如圖
雞(鴨胗)煮熟
雞(鴨)胗丁備用
鞭筍焯水十分鐘,鞭筍、五花肉切丁備用
黑木耳、蔥切碎備用
豆腐用的是祖名盒裝豆腐,撕去面上包裝紙,在盒子里將豆腐橫、豎切割
倒扣平盤上
再平切二刀
豆腐切碎備用(不要用老豆腐,口感差,也不要用內酯豆腐,太軟,稍微翻炒易碎)
肉入鍋,小火將肉丁炒出油,炒至金黃
加入切好的筍
炒筍的時間盡量長一點(尤其是冬筍與毛筍),這樣筍的口感會更好
加入雞胗與黑木耳
翻炒均勻
加入豆腐
輕輕翻炒幾下
加入高湯,雞湯鴨湯排骨湯肉湯等都可以!我這個是竹蓀蟲草花雞煲湯(竹蓀蟲草花的雞煲湯的味道特別鮮美)
然后加入適量鹽、糖、生抽、蠔油,加水沒過豆腐
中火燜煮一會,讓豆腐均勻入味,同時品嘗一下咸淡
淀粉加適量水溶解(不要太濃,稀一點)
淀粉勾芡:少量多次加入,邊加邊攪拌均勻直至粘稠狀,太稀不成形,太厚影響口感
撒上蔥花
拌勻出鍋
爽滑鮮嫩的豆腐、脆脆的筍丁,有嚼勁的雞胗丁,再加上鮮美的湯汁,吃在嘴里滿滿的富有層次感
紅燒豆腐:
用料
嫩豆腐三塊
洋蔥小半個
大蒜幾瓣
小米椒幾個
小蔥二根
豆瓣醬兩湯勺
生粉一湯勺
油適量
鹽看情況加
白胡椒粉少許
白糖少許
啤酒兩湯勺
雞精少許
芝麻油少許
紅燒豆腐的做法
嫩豆腐切塊..
大小伱隨意..!
也可以用老豆腐.
只要伱喜歡.
所以.
伱喜不喜歡吃豆腐...!
鍋里燒水.
水開后把豆腐放下去煮一會兒撈出.
放入冷水中冷卻.
懶的話.
這一步可以不用.
直接燒也行..!
洋蔥.大蒜.小米椒.小蔥.切碎備用.
豆瓣醬準備好.
這不是郫縣豆瓣醬哈.
就一般的蠶豆醬..
生粉加水混合均勻.
鍋里放油.
放入大蒜.小米椒爆香..
放入洋蔥炒出香味.
放入豆瓣醬..
放白胡椒粉.少許白糖.生抽..
把豆腐控干水分.
倒入鍋中..
用鍋鏟背部輕推..
混合均勻..
也可以直接晃動鍋子.
如果直接跟炒豆子一樣炒動的.
碎了我是不會賠伱的..
放入兩湯勺啤酒.
蓋上鍋蓋燜一會兒.
木有啤酒的.
就直接忽略這一步吧...!
把生粉水倒入鍋中..
鍋鏟背輕推.
讓豆腐完全的混合均勻.
芡汁收干一些.
嘗嘗咸淡加鹽.雞精..
撒蔥花.
淋芝麻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