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6月9日,許許多多的國共兩黨同志聚集在西安的革命公園里,他們此行只有一個目的——為抗日英雄劉桂五舉辦了一場公祭追悼會。
劉桂五
期間朱老總和彭老總送上挽聯,蔣介石還親自為他撰寫悼文。
所有人都憤怒又悲傷,因為大家都知道,劉桂五的棺槨中放著的遺體并不完整,他的頭顱被日寇割下,始終沒有拿回來。
劉桂五將軍生前到底經歷了什么,他的日本人為什么要割下他的頭顱帶走,現在又被日寇放置在何處呢?
紅油桿子一戰
“抗戰結束后,我一個朋友從日本回來,告訴我看見我父親的頭在日本的戰利品展覽館,被泡在一個裝著福爾馬林的玻璃瓶子里展覽?!?/strong>
在電視臺的采訪中,一位老人雙目含淚向記者講述當初的這件事,他就是劉桂五的女兒劉清芳。
劉桂五將軍頭顱的遺失,一直是國家的遺憾。
1938年,劉桂五將軍的遺體被葬在大青山上,入殮前就只有尸體,怎么也找不到頭顱,實在沒有辦法,當時只能給他的尸體安上了一個假的頭顱入葬。
當時很多人就猜測,劉桂五將軍的頭顱有可能在日本人手里。
因此在1946年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時,中國就曾向日本討還將軍的頭顱,然而日本方面不僅巧言令色死不承認,還為了抹殺這項關鍵證據,偷偷將劉桂五將軍的頭顱運回日本做成標本收藏了起來,這件事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成為所有人的遺憾。
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一位曾經參加侵華戰爭名叫本間源次郎的日寇老兵,公布一張照片,瞬間引起轟動。
照片中的小鬼子一臉得意地看向鏡頭,而它的手里卻捧著一顆鮮血淋漓的頭顱,照片下面寫著一行小字:
“1938年4月,支那戰死將領首級?!?br/>
網絡圖片
他之所以會在幾十年后公布這張照片,也不過是為了向別人炫耀自己立下的“戰功”,堪稱厚顏無恥到令人發指。
隨著該事件在社會公開,關于劉桂五將軍那段塵封的歷史終于也被再次揭開。
那是在抗日戰爭爆發后,隨著張學良將軍被監禁,曾屬于他麾下的劉桂五將軍,帶著自己組建的騎兵師加入到馬占山在大同組建的“東北挺進軍”中,并成為其主力作戰部隊。
1937年9月東北挺進軍接到任務,奉命前往綏遠一帶參與對日作戰。
1937年10月初,日軍開始大舉向綏遠進攻,劉桂五將軍帶隊與日寇交戰,期間多次帶領騎兵師夜襲,重創鬼子軍隊。
為了取得這場作戰的勝利,10月10日夜間,劉桂五將軍和副師長決定兵分兩路,共同夾擊日軍,勢必要完成這場作戰勝利。
這段時間以來,為了應對劉桂五將軍時不時地夜間突襲,小鬼子軍隊早就筋疲力盡了,要不是仗著人多武器裝備好,早就被將軍消滅了。
因此10日晚上的這場戰斗,小鬼子面對我軍的雙向包抄,根本就沒有任何還手之力,被劉桂五的騎兵師追著跑了70多公里,這才勉強留下命在。
這一戰劉桂五將軍和騎兵師,以200傷亡的代價殲滅小鬼子600多人,取得了戰斗的勝利,可見其作戰實力有多強。
劉桂五
事實上這并不是將軍取得的第一次勝利。自從進入綏遠戰場后,他就鮮少敗績,每次遇到鬼子必定要打得他們屁滾尿流,小鬼子應戰又沒有劉桂五兇狠,想跑又跑不過騎兵師。
時間一長只要作戰中提到劉桂五的大名,日寇心都涼了半截,根本不是將軍的對手。也正因為劉桂五將軍戰力彪悍,他和騎兵師的戰士們也成為了日軍的心腹大患。
1938年4月為了消滅這支部隊,日軍調集大量兵力,準備集中“圍剿”東北挺進軍。
東北挺進軍很快探知了這一消息,劉桂五將軍帶領騎兵師主動尋找機會消耗敵人的戰力。
幾天后雙方果然在武川相遇。小鬼子有備而來,知道步兵和騎兵都打不過劉桂五,于是這次作戰專門準備了30多輛裝甲車和大炮。
由于是突然遭遇,劉桂五將軍也沒想到日軍竟然帶了重火力,來不及向外求援,只能硬著頭皮上。
雙方在綏遠武川一帶打了整整五天,劉桂五將軍由于缺少物資和支援,已經瀕臨彈盡糧絕的險境。
1938年4月21日夜間,日寇將馬占山、劉桂五部逼近至固陽縣紅油桿子一帶。挺進軍連日作戰,人乏馬困,為了盡快恢復戰斗力,只能叫醒了附近的老鄉幫忙做飯請求留宿。
為了警衛日軍突襲,馬占山和劉桂五將隊伍分開駐扎在村子周邊,馬占山帶著一隊人馬駐守在村西一個叫李萬紅的農民家附近,劉桂五則前往村子東邊王天良家休整。
除此之外他們還在村子的四面八方部署了崗哨,但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竟然有漢奸出賣了東北挺進軍的蹤跡,敵人趁著戰士們疲乏之際,派出400多日軍和30多輛汽車裝甲車,悄悄包圍了紅油桿子村。
紅油桿子村戰斗遺址
4月22日上午9點,小鬼子對紅油桿子村的馬占山、劉桂五一行人發起攻擊,戰士們憑借老鄉家的院墻與敵人展開殊死搏斗。
經過幾個小時的戰斗,劉桂五部的戰士們率先沖出包圍圈,然而這時劉桂五得知消息,馬占山在村西院落被敵人包圍,情況危急。劉桂五來不及猶豫立即掉頭接應馬占山。
成功帶領馬占山部突圍后,劉桂五不幸被身后的炮彈炸成重傷,他知道自己走不掉了,勸走所有想要營救自己的戰友。
為了民族大義,也為了不成為日寇的俘虜,他用手槍堅持戰斗到最后一刻后,毅然將槍口對準了自己,一聲槍響過后,時年三十六歲的劉桂五壯烈犧牲。
23日早上戰斗徹底結束后,村民們感嘆劉桂五和其他戰士們的大義,自發將他們的遺體埋葬在村西。
然而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日寇竟如此癲狂,他們于24日清早去而復返,逼迫老鄉們告知并挖出劉桂五等人的遺體,隨后用水沖掉了遺體面部的泥沙,在辨認出劉桂五將軍后,不僅用刀割下了他的頭顱,還侮辱他的尸體并拍照留念。
喪心病狂的小鬼子本想損毀帶走劉桂五的尸體,將軍的妻子劉素珍聽到消息后,單槍匹馬進入敵營,搶回了丈夫的遺體,然而將軍的頭顱卻再也找不見了。
劉桂五和妻子劉素珍
隨后馬占山帶領戰士們趕來,幫助劉素珍接回劉桂五的遺體,在看到沒有頭顱后,所有人發誓要為將軍報仇,老鄉們為了表達對將軍的敬意,甚至拿出了自家的門板為劉桂五將軍做了一副薄棺,方便馬占山部隊一行人將其遺體運回西安。
很快劉桂五將軍英勇犧牲并被日寇割下頭顱帶走的消息傳開,一時間舉國震驚,在知道遺體將被運往西安并由國共兩黨共同為其舉辦追悼會后,各界人士紛紛要求參與將軍的追悼活動。
就連早前對劉桂五如鯁在喉,百般看不順眼的蔣介石都決定授予他陸軍中將軍銜,還令人打造雕刻了一個木質頭顱和遺體放在一起,并親自撰寫悼文和挽聯送去西安。
劉桂五將軍死得英勇,頭顱至今漂泊海外。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1939年,馬占山率部為劉桂五在大青山上修建了一座陵墓,是為“忠烈祠”,祭壇上擺放了數不清的戰士神牌,其中最高的一個靈牌擺放在中央,上面寫著“東北挺進軍第六師師長中將劉桂五之靈位”。
薄薄的一塊靈牌似乎想要讓所有人看到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有人鐵骨錚錚,為了保家衛國為了民族大義犧牲,后來人們通過將軍留下的筆記才知道,他還曾跟隨少帥參與了西安事變。
劉桂五將軍與西安事變
1902年劉桂五出生于當時的熱河朝陽縣,也就是現在的遼寧省朝陽市。
早年間曾在宋哲元部當兵,后又從軍白鳳翔部,一路從排長升到了上校團長。因為作戰勇猛能力突出,很快就在隊伍里嶄露頭角,并獲得少帥張學良的賞識。
“九一八事變”后,劉桂五將軍跟隨東北軍一同撤入關內,抗日戰爭爆發前一直在河北陜西甘肅一帶駐防。
劉桂五是東北人,對入侵東北的日寇十分仇視,尤其是他們還策劃炸死了老帥,這讓一直忠誠跟隨張學良的劉桂五對其十分痛恨,所以他也一直堅定地將抗日貫徹到底。
然而當時國共矛盾突出,老蔣不顧外族入侵,一味地執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失去了將侵略者趕走的最佳時機。
這一拖延,咄咄逼人的日本人也出了東北開始向華北一帶侵襲。對于老蔣的自私和獨斷專行少帥張學良也十分不齒。
到了1936年,日本人已陳兵關外,直接將入侵的心思擺在了明面上,全國各部即便沒有老蔣的命令,也開始準備進行抗日。
像張學良將軍這樣的有志之士看清了當前局勢,也看清了老蔣為人,為了在民族危亡之際,團結一切力量統一抗日戰線,少帥和楊虎城將軍決定做一件大事——將蔣介石騙來西安,并綁架他逼迫其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至于將“綁走”蔣介石任務交給誰去辦,此時少帥的心里已經有了一個答案。在他的麾下有一名將領,他在從軍前還當過土匪,混過“社會”綁架勒索不在話下。
同時他又十分厭煩蔣介石的內戰政策,一心只想抗日打鬼子,這個人選就是劉桂五將軍。
于是1936年12月8日下午,張學良找到了劉桂五,想要最后測驗他是否能堪大任。張學良叫來劉桂五表示自己手里有一個棘手的任務,想要交給劉桂五去做,不知道他是否有這個膽量。
劉桂五當即表示,自己對張學良一片忠心,只要張學良信任他,就只管將任務交給他,一定拼盡全力完成。
張學良心中一喜覺得自己沒有看錯人,于是便故意對劉桂五說:“要你去殺了楊虎城,你敢不敢?”
劉桂五沒有絲毫猶豫,轉頭就要出門。
張學良立馬攔下了他解釋道“跟你開玩笑的,楊虎城將軍是我們自己人,我不會要你去刺殺他,不過接下來真正要交給你的任務更危險,我想要你去綁走蔣介石,然后我和楊將軍想辦法讓他放棄內戰,以民國總統的身份團結國內力量統一抗日戰線”。
劉桂五當即應允,于是張學良便帶著白鳳翔、劉桂五等人親自去了位于華清池的蔣介石臨時公館五間廳附近。
行動前張學良將蔣介石的照片交給劉桂五,并再三叮囑“蔣介石身邊守衛森嚴,稍有不慎便會喪命,你一定要謹慎小心”。
劉桂五帶著一隊人馬來到了華清池,很快就和蔣介石的人馬交火,并順利挾持綁走了蔣介石。
當時這件事還被報社當成頭版頭條報道了出來。因為這件事做得干凈利落,劉桂五也因此被擢升為騎兵第二軍第6師少將師長。
然而這一頭銜還沒做多久,隨著老蔣迫于形勢與中國握手言和,并發表共同抗日宣言,張學良隨即被蔣介石軟禁,東北軍的處境也變得尷尬起來。
尤其是親自帶人綁走蔣介石的劉桂五處境十分危險,但是好在大戰在即,蔣介石也顧不上處理劉桂五,于是劉桂五便帶著騎兵師投奔了在綏遠的馬占山部,并成功被編入東北挺進軍序列。
1937年8月8日,正準備帶兵投奔馬占山前的劉桂五在臨行前給兄弟寫了一封信,上面寫著“弟此次出發抗日不成功則成仁,成功則到老家相見,成仁則到九泉相見,望兄安心理家勿以弟為念”,可見當時劉桂五將軍就已經帶著必死的決心和準備,沒想到的是竟一語成讖,將軍真的“馬革裹尸還”。
紅油桿子村戰斗英雄冢
結語
劉桂五犧牲后,盟兄陳樹仁收藏了他生前的遺物和日記,并親自轉交到了家人手里,日記中記述了不少他帶領騎兵團抗日的信息。
1961年劉桂五被追認為革命烈士,2008年4月劉桂五將軍的遺孤劉清芳女士公布了父親生前的日記,2014年經中央、國務院批準,劉桂五將軍被列入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參考資料
【1】李楷謹.血染黃沙殉國猶榮[N].包頭日報,2021-03-17(005)
.DOI:10.28037/n.cnki.nbtbr.2021.000861.
【2】李輝,朱磊華.劉桂五將軍與西安事變[J].蘭臺世界,2001,(12)
:32.DOI:10.16565/j.cnki.1006-7744.2001.12.028.
【3】王銘. 碧血黃沙埋忠骨--訪劉桂五烈士之女劉清芳[J]. 團結,1988(5):44-45.
【4】徐麗麗. 抗日烈士劉桂五[J]. 蘭臺世界,2002(9):41.
【5】抗日名將劉桂五以身殉國,頭顱被日軍割下運回日本展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